【夜半追忆】善良的母亲

济源市中医院


    母亲虽然已离开13年零3个月了,但始终觉得善良的妈妈时时刻刻陪伴在我的身边。闭上眼睛,常常能看到慈祥的妈妈; 睡梦中,妈妈却不会踏进我的梦乡。唯一的一次“母女”相会,是因心爱的老公回贵州,孤独的我因思念夜不能寐而常常哭泣流泪,这时,母亲的面容出现在了穿衣镜前。短短的一刹那,面露微愠,雲花一现,又悄然而逝。善良的母亲,慈爱的妈妈,我情不自禁地抱着镜子,喃喃地喊着“妈……”


妈妈刚刚离开的那几年,我常常泪流满面,甚至不敢忆起妈妈的面容,每逢即将将那熟悉的五官揉合在一起时,心里总是犹如刀割般疼痛;那刀,撕裂着我的心,敲打着我的大脑。


作为最小的女儿,最能忆起的就是妈妈的善良。在我未满周岁时,父亲就撒手人寰,撇下孤单的母亲艰难地拉扯着我们姊妹六人。在那缺衣少吃一切凭挣工分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七口人的生活尤为艰难。常常是姊妹几人围在小饭桌前,每人盛半碗能照得见人影的玉米糁汤,碗底间或有两三块红薯,下饭的菜就是被母亲那一双饱经风霜的手腌制出来的萝卜条。

那时,经常有要饭的人路过。每逢这时,母亲都会从家里的布袋里舀一小碗玉米粒倒在要饭人的篮子里,再给他一个玉米面馍馍;如果刚好遇上俺家的饭熟了,还会把家里为数不多的饭再舀给他一碗,换来一句感谢的话:“好心的大娘,谢您啦!”。不懂事的我,总是拉着母亲的手,眼巴巴地盯着,不想让母亲给别人吃食,因为我们自己都吃不饱,经常饿肚子。妈妈就一边拉着哭闹的我,一边唠叨着:“快走吧,俺家也不宽裕,孩儿们也没啥吃,只能给你这么多。”

这样的场景,时常在我家上演,隔三岔五,总会来个要饭的,母亲从来没让一个要饭的空手离开过我家。还常常教育我们:可怜那,要不是实在没吃没喝,谁会出来要饭?

久而久之,每逢要饭的人上门,无论母亲在家与否,我们总会像母亲一样递上一份珍贵的吃食。这样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我们至今。姊妹几人,直到现在,每逢邻里亲朋遇到困难,总会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而我们也因此获得了好人缘。这都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用她那颗善良的心,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没有文化的母亲,说不出高深的道理和警句哲言,却用她那颗善良的心,时时提醒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本期编辑:赵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