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 基本公共卫生,我服务,你健康

基层卫生智库


2017年7月10日下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进展、取得成效、公众获得等有关情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进展如何?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    高光明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造福百姓所做出的重大决定,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服务模式转变的典范。为城乡居民免费自愿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居民提供”的具体产品,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项目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至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从人均15元稳步提高至45元,项目内容从9类扩展至12类,主要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慢性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新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等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服务免费,直接面向群众,主要由全国71万多家基层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供。例如,为居民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为0-6岁儿童提供家庭访视和随访服务,非常熟悉的免费接种疫苗服务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常规疫苗接种包括12种,可预防13种疾病,0-6岁期间,根据国家接种的程序表,在出生时接种两针,到6岁完成,一共接种28次;还有为孕产妇提供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和产前检查以及产后访视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等健康体检;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以及肺结核患者提供随访和用药指导服务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服务数量快速增加,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根据医改监测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6.4%,分别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8835万人和2164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1.18亿人。2016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1.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1.06%,6岁以下儿童管理率达到92.4%。


各地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手段,完善措施,方便群众获得服务。现场宣传展板上的一些二维码,就是一些地方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线上方式,方便群众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地方自愿上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公布了4000多个地方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众号和APP。如,四川省新津县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健康宣教和预约服务,江苏省张家港市向市民个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方便群众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很受鼓舞。


为指导和督促各地规范开展服务,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建章立制。先后制订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导意见》等,并适时进行修订,使工作有章可循。二是严格考核。2011-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财政部,连续7年委托第三方对各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累计考核107省次,建立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的奖惩机制,共落实奖惩资金1.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开展。三是加大宣传。先后组织编写了面向群众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00问》,邀请林永健著名演员制作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益广告,在央视多个频道播放,并免费提供给各地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生工程。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45元进一步提高至50元,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视和关怀,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对此项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李斌主任、马晓伟副主任对做好项目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狠抓服务质量,提高群众获得感。


下一步工作将主要围绕提高居民感受度和增强居民获得感,做实、做精、做细项目,推动服务再上新台阶。7月份,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主题为“你健康、我服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活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宣传月活动一个组成部分。下一步,将以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同质化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逐步向居民个人公开电子健康档案。及时总结地方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国推广。鼓励地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多种线上服务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健康管理在基层。


北京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如何?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   刘泽军


北京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项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健康北京”的发展战略,按照统一管理、条块结合、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地健全管理机制,强化体系建设。


从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后,北京市居民健康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2009年的80.47岁上升到2016年底的82.0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09年的14.55/10万和3.49‰,下降到2016年的10.83/10万和2.21‰,分别下降了25.57%和36.68%,基本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

主要工作

◆第一,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为完善体系建设,我市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和队伍培养。2006-2016年,全市社区卫生基本设施设备配备经费已经投入了31亿元,提升了硬件服务的能力。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1950家,农村地区设立村卫生室一共2745家,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覆盖。全市社区卫生从业人员35105人,相比2009年增长了28.2%。为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实施了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的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机制化和规范化。


◆第二,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北京市为常住居民免费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北京的全面落地,各项工作成绩逐渐凸显。一是全市健康档案服务管理稳步推进。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共计1754.54万份。二是预防接种服务成效显著。预防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已连续32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连续20年无白喉病例,另外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等疾病发病率已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三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全面实施。为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截止到2016年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已经达到327.89万人,培养家庭保健员2万多名,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7.49%,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8.9%,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始终保持在66%以上。四是健康教育服务不断提升。构建了市、区、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健康教育服务网络,运用个性化与普及性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五是中医药健康管理规范实施。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给予中医药保健指导,通过家长对儿童进行中医饮食调养、中医保健等指导,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第三,不断扩充服务内容。在注重常规工作开展的同时,北京市还从群众健康实际出发,优化服务政策,改进服务措施。一是深化和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以预约就诊以及将健康管理融入诊疗服务全过程为主要理念的服务模式,打造签约服务团队。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是3762个,组成人员共计17053人,全市累计签约384.16万户,771.11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是35.49%。二是加强孕产妇全程动态管理,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高危孕妇的初筛和规范转诊随访,明确高危孕产妇分级分类标准,使高危孕妇尽早纳入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系统。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一类疫苗接种后异常反映补偿工作的基础,同时建立了预防接种异常反映补偿全程引入商业保险的服务机制。四是与市综治、公安、民政等部门研究制订了《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康护管理补贴的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和管理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进展如何?


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主任    张朝阳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监管中心连续七年作为第三方组织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


首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奋斗方向,是深化医改的总目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的福祉为工作重点的决心和意志。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以城乡均等、全民免费为设计特点的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它的实施在国际上再一次树立了中国公共卫生品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使得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不断提高,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获得感进一步增强。2017年对常住居民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居民对项目免费政策和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8.67%,比2013年上升了49.52%,受调查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服务对象,对所获得的健康管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89.25%,比2011年上升近9%。89.23%的重点服务对象认为,自己或者家人获得的服务有助于预防疾病、改善健康。92.51%的重点服务对象表示,愿意继续在基层获得基础的服务。


二是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不断提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有所提高,据各省区市考核结果显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基本达到了国家年度目标,在提高考核要求的基础上,重点人群获得服务的真实性和服务质量总体仍呈现提高的趋势。现场考核抽查显示,2016年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性均达到95%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完整率、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9.27%和58.71%。抽查的2015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性达到了99.3%,规范管理率为64.56%,预防接种服务持续保持较好水平,各区县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均达到了100%。


三是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性不断改善,实施质量逐步提高。2010年度到2014年度期间,现场考核的各类健康管理率服务的真实性、规范性整体呈增长趋势,资金管理逐步规范,资金的到位率、资金的支出率和专项核算比例不断提高,资金支出违规率大幅度下降。


最后,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一方面是服务内容逐步扩大,资金投入得到保障。自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以来,政府人均补助标准从15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45元,服务项目从9类增加到12类,服务对象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并突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以及重点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第二方面是规范考核和科学评价成为这个项目的品牌,考核评价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统筹组织,建立起了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统一的技术规范,并将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拨付挂钩,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建立长效绩效评价机制的公共卫生项目。


通过连续七年的现场考核评价结果来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符合医学规律、体现国家责任、满足群众需求、奠定健康基础、展现科学管理的民生项目。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切实落实,一定能为改善国民健康发挥更重要的、更加基础的作用。






▲客服微信号


我们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业务讨论群,扫描客服的二维码,赶快加入群聊哦!



来源:健康中国



↓↓↓ 点击"阅读原文" ,您想要的干货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