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之声】德艺双馨好医生——记西乡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喜德的先进事迹

西乡县人民医院


走进西乡县人民医院,只见一个身穿白大褂、长着一张俊朗面孔的五十多岁的医生:时而在门诊接诊患者,时而在病房检查病人,时而在胃镜检查室作检查,是那么认真仔细,引人注目。他,就是西乡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被广大群众誉为德艺双馨好医生的任喜德。

医技精深攀高峰

任喜德1981年汉中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乡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刚参加工作,他看到农村缺医少药,群众看病困难,还有的患者生病后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过早地失去了生命。对此,任喜德看到眼里,痛在心上,决心当个好医生,救死扶伤,解除群众病痛,把自己的一片爱心及聪明才智奉献给西乡父老乡亲。

这以后,他一方面勤勤恳恳,认真搞好本职工作,虚心向本院老前辈学习;另一方面又狠下功夫,刻苦钻研业务。这些年来,他除多次到西安、北京、重庆、杭州等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刻苦钻研消化内科理论和先进的临床经验外,还结合临床,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在我县率先开展了电子胃镜检查、电子肠镜检查、内镜下息肉微波治疗等新技术,填补了医院空白。同时,他还总结了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等疑难杂症等诊治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卫生界同仁的广泛好评。

有年秋天,县医院收治了一名周身无力、吞咽困难、眼睛干涩疼痛的疑难重症患者,住院十余天诊断不清。任喜德知道后,就详细询问病情,并通过各种检查,提出了“干燥综合症、肾小管型酸中毒”的诊断,给予相应治疗,使患者病情迅速得到了缓解。对此,其子抱着怀疑态度,又到北京进行复查,其诊断结果与任喜德所诊断的完全一致,患者亲属无限惊喜感慨地说:“想不到这么复杂的病,你们又没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就能作出准确诊断,任大夫真是杏林高手,真不简单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任喜德就是这样,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攀登,苦练过硬本领,并认真学习国内外最新医疗成果,始终站在医疗工作前沿,解除了广大患者病痛,救治了许多疑难杂症病人,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科研成果。特别是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急性心梗、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甲亢危象及酮症酸中毒昏迷等重危患者,均在他精心治疗下,妙手回春,得到了康复。此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县医院科研新项目二项,荣获二等奖二项。并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上发表了《疣状胃炎160例临床分析》《内镜下电切治疗胃息肉100例临床观察》等20多篇论文,多次参加省、国家级学术交流会,充分展示了他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聪明才华。

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任喜德这些艰苦努力,积极付出,认真探索,在医疗技术上取得的喜人成果,使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科室业务带头人,并于1995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6年自学考试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2007年晋升为内科副主任医师,成为我县出类拔萃的消化内科专家。

浓浓爱心天使情

任喜德不但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成为闻名县内外的消化内科专家,而且敬业奉献,德艺双馨,医者仁心,把病人当亲人,对病人充满浓浓的爱心。

他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确立为自己从医准则。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病人当亲人,把年青的当朋友,把年老的当长辈,做广大患者的知心人。并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精良的服务,给患者提供优质医疗,送去暖暖的春风,展现了他动人风采,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良好形象。

为了解除患者病痛,他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心扑在治病救人工作上。三十多年来,他对患者亲切和蔼,耐心细致,一视同仁,认真负责,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不以医谋私,不收取“红包”,把浓浓的爱心奉献给广大患者。

一次,一位家住农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县医院就诊,已整整七天无尿,病情非常危急,而医院又无法开展血液透析。按常规,他只需把病情向家属讲清,转往上级医院即可。可当任喜德得知患者家里十分贫困,假如把病人推出去,患者只有等待死亡。对此,任喜德心情十分沉重,并想起毛主席“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教导,就果断决定救治这个病人。在那最危急的几天里,他没有回家,一直守候在病人身边,查刊物、翻资料,想尽千方百计,用了各种可行方法,精心治疗,热情照顾,终于把病人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并渡过危险期而康复出院。出院时,这位病人紧紧握住任喜德的手,无限感激地说:“是您把我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您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啊!”

团结奉献的“领头雁”

县医院消化内科是西乡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科室。全科共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有中、高级职称医师6人。

任喜德担任该科主任以来,在县医院的领导下,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加强管理,率先垂范,积极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奉献、治病救人,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首先,狠抓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多年来,他针对医疗卫生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并要求全科医护人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视病人为亲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特别在开展“两学一做” 、“三好一满意、争先创优”等活动及总结安排工作中,教育大家廉洁从医,优质服务,杜绝见利忘义、见死不救、以医谋私、收取“红包”等歪风邪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积极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搞好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激发了大家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积极性。

同时,他还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积极搞好传、帮、带,热情扶持青年医生尽快成长。任喜德胸怀开阔,爱惜人才。他常说,要治病救人,解除广大患者病痛,不能只靠少数专家精英,而要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医生,真正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些年来,他经常从政治思想、业务、生活上关心科室青年医生,为他们压担子,解难题,耐心指导,认真搞好传帮带,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促进了科室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了一批医德高、医技精的中青年骨干医生,在消化内科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尤其对一些刚分配到科室工作的青年医生,任喜德更是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并适时送到上级医院培训,使他们很快掌握了医疗技术,成为科室的骨干力量。

此外,任喜德以身作则,默默奉献,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他常说,打铁必须本身硬,行动是无声的命令。他还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要遵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十多年来,他以院为家,以医为乐,为解除患者病痛付出了大量心血汗水。他除管消化内科病区外,仍一直坚持门诊工作,每年接诊病人近万人次,并兼职内窥镜诊治工作,每年作胃镜、结肠镜达二、三千例。同时,凡是每天新来的病人,他都要亲自检查、指导诊治;无论医院有无重危病人,也不管严冬酷暑、天晴下雨,他都坚持每晚亲自来病房查看病人。他没有节、假日,不分上下班,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他没有过个安宁年,没有吃顿安静饭,常常是院里一个电话,他就立即放下碗筷就走,经常累的筋疲力尽,眼睛布满血丝。

不仅如此,任喜德还每年多次参加下乡义诊、卫生宣传、业务辅导、征兵体检,并担任县上卫生专家组和院专家组成员,担负县内外会诊和医疗救援工作。尤其在前几年非典、狂犬病、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社会公共卫生发生危机时,他在县卫生局和院领导的指派下,挺身而出,一马当先,及时出诊、会诊、医疗救治。哪里有问题、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哪里有疫情,哪里有艰险,他就出现在哪里,从不叫苦叫累,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和安危。

一次县非典办接到上级紧急通知,一名从南方打工返乡人员,在火车上接触过疑似非典人员,需立即进行隔离留观,但返乡人员家住距县城百余里之外的山区。当时,已经天黑,非典办要求排查治疗组立即出发,前往该民工家里,将其带回留观站。任喜德知道后,不顾一天上班的劳累,主动请战,和其他两名同志翻山越岭,摸黑而行,往返二、三百里,于次日中午安全将该民工送至留观站,胜利完成了任务。

任喜德就是这样,心里装着病人和西乡卫生事业,唯独没有自己。他的感人事迹、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在午子山下、牧马河两岸广泛地传颂着,赢得了广大患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认可。他先后被汉中市人事局、市卫生局、西乡县委、西乡县政府授予汉中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先进个人、县“优秀服务标兵”、“西乡县首届医德服务标兵”、“西乡县劳动模范”、“西乡县首届名医”等荣誉称号。

一首赞颂任喜德的诗这样写道:

悬壶济世献爱心,救死扶伤天使情。

呕心沥血送春风,德艺双馨好医生。


扫描上方“二维码” 可以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