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洪涝灾害过后,确保无大疫很重要!

西安卫生


导读


 大灾之后常常伴随着大疫。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类生活设施被破坏(供水、供电系统、房屋等),食物短缺、燃料短缺、水体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宿主动物生物媒介及病原体之间旧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为传染病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灾区饮水和饮食卫生无法得到保证,再加上蚊蝇滋生、鼠蚤活跃等因素,肠道传染病往往是灾后最常见的传染病。而人群集中、居住条件差、卫生环境恶劣等因素极易引起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染病的暴发。同时,情绪不安和心理压抑会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传染病发作机会增加。

预防措施

1

1

1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注意保护水源,对于集中供水的地区,要派专人看管,定期实施消毒,盛装生活饮用水用具要专用,生活用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消毒,饮用水必须经消毒后烧开饮用。对没有集中饮水的地方,要重新选择水源,尽量在水源上游,选择井水等洁净水源作为临时水源,对井水进行淘洗,消毒后使用。水源应进行必要的保护,避免人畜误入。

1、不要食用被水淹过或受其它原因污染过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及霉变过期的食品;

2、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病死、淹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

3、不吃凉拌菜;要避免患有痢疾、伤寒、肝炎及其带菌者以及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人员进行食品加工制作;

此外,还要防止误食有毒的蘑菇、野菜、野果等,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1

2

1

注重居室器具环境消毒。灾害发生之后,特别是洪涝灾害、泥石流等,要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理、消毒,改善环境卫生。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一是干热消毒法。烧灼可用于金属等耐热物品消毒,焚烧主要用于废弃物消毒。

二是湿热消毒法。加热65℃,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常用于牛奶消毒;煮沸100℃,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常用于食具、奶瓶消毒;流动蒸汽100℃,10分钟,常用于食具、食品消毒。

三是化学消毒法。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碘伏等,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1

3

1


注意环境卫生,落实防蚊、灭蝇、灭鼠等措施。选择的临时居住地地势要较高,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生活污水要利用排水沟引至远离临时住地和饮用水源的地方。动物尸体要焚烧或深埋;尽快填平临时住地周围的坑洼,清除杂草,四周要挖排水沟;在蚊蝇孳生处用喷洒药物和扑打等方法消灭蚊蝇、老鼠;发现死鼠,不要直接接触,应向疾病控制或动物疫病部门报告;日常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有条件者,可用2%~5%的新洁灭净洗消液将衣服被单浸泡15~20分钟后再作常规洗涤。

1

4

1

及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灾区的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要及时接种甲肝、乙脑、戊肝、钩端螺旋体等疫苗,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1

5

1

传染性疾病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在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人口居住拥挤,人畜混杂等现象往往难于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因此,如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确保得到及时治疗,如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应主动配合医生做好消毒、隔离治疗等措施。

1

6

1

调整心态,正确应对灾害。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影响,如:房屋损坏,水源破坏,粮食、被褥潮湿,道路积水等等,但这是暂时的,在灾害面前,要正确应对,相信政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灾情和灾后家园重建工作中来。

另外,还要避免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如地震之后常发生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