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准“唯成份论”是死路一条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而今,西医的理念和思想却指导着中药的标准。
1、药典变迁之路:中药标准西化之路
2017年4月21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30家企业生产的33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公告。而不合格的原因不再是什么染色、假药,而是某个品种含量指标不合格,甚至还有很多性状(片型)不合格。
谈中药标准的发展历程,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看历次中国药典的标准变迁。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载的中药材就基源与外观形状鉴别,中成药则仅有处方和制法,没有任何检验项目。
20世纪60年代徐国均先生提出用显微鉴别法来检测中药的质量后,1977年版药典大量采用了显微鉴别法鉴定中药的质量。
1985年版药典,色谱、光谱技术开始被采用。
2000年版药典,收载含量测定的品种已达308种。
2005年版药典,TLC薄层鉴别已达339种。
2010年开始大规模增加中药饮片标准,基本涵盖临床常用中药饮片;不断增加TLC鉴别、HPLC含量测定的同时,开始出现DNA,特征和指纹图谱等新技术,试图解决单一化学成分评判中药的局限性问题。
2015年版药店,则更加侧重于农残、重金属、黄曲霉、二氧化硫等安全性标准的提高。
从药典中药标准的发展来看,基本是一条中药标准西化的路。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药标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按照这样下去,中药将逐渐萎缩,形成中药生产厂无药可产,市场上无药可卖,中医无药可用的三无现象,这是扼杀中医药的一个无形杀手,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中药理论自古讲的是道地、炮制、四气、五味、归经、功用、主治、配伍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宝贵材富。中医药有中医药的理论,不应该完全用西医药的理论全面取代中医药。
药典标准下,为何竟无可用之药?
2、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西化标准参不破的传统理论
药典用麻黄碱的含量来评价麻黄的质量,麻黄的茎是发汗解表的,麻黄的根是止汗收敛的,用麻黄碱能够说明药物不同部位的功能吗?
生石膏成份是硫酸钙,你说硫酸钙能代替生石膏吗?把硫酸钙放进白虎汤里能退热吗?
中医治病,辨阴阳、分虚实、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药的药性在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这些才是中药灵魂的东西,绝不是药典侧重的那些所谓化学成分含量。
生麻黄和炙麻黄炮制过就不一样,生麻黄发汗作用强,用蜜炙过以后就成了止咳平喘药。
说关木通有毒性吗?有,但是可以通过药物的协同配伍作用或者炮制方法化解掉它的毒性。
首乌有小毒,对肝肾有损害,但是经过古法炮制,即用黑豆水浸泡,再九蒸九制,之后就没有毒了,反而滋补肝肾、乌发的作用增强了。老祖宗就知道这个黑豆水能解何首乌的毒。
还有远志,用好了,它没有那个麻劲儿,有很好的安神作用,但用不好也有毒,会出现麻劲儿,还会出现一些中毒症状。怎么解远志的毒?就是用甘草水一拌,泡过,再炙,就化解了毒性。
中药炮制是个大学问,有的炮制是用来增效的,有的是用来解毒的,有的是用来改变归经的。干姜、生姜、泡姜、当归头、当归尾、当归身有效成份相同,作用完全不同。这些都是西化标准所不能检测和量化,却实际存在着的中医药理论和效果。中药是非常讲究的,你说现行中药药典有这方面的学问吗?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称何首乌,其横断面有特征性的“云锦花纹”;炮制加工品,称制何首乌,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向左滑动查看制何首乌饮片)
3、纯西化的错误导向
临床和市场的断层
现在干中药这个行业真是太憋屈,你想做实事,标准不允许你,你按标准搞合法,但其实质是差药、劣药,用这样的药又良心上过不去。而且很多的道地药材还会逐渐消失。
白术,质量最好的当属浙江产地,其他产地很容易符合药典标准,价格便宜,谁还会买浙白术?没有了经济利益,中药的道地产地谁来坚守?
药典标准含量测定项目“连翘苷和连翘脂苷A”时,青翘各成份含量高,老翘含量偏低。但懂医的都知道,连翘极容易“伤胃”,小孩子服完“双黄连口服液”后往往会因“胃寒”而胃口不佳。老翘因其受过霜杀,大大减弱其峻烈之性,从而在清热败毒同时避免过多伤及“胃气”,故在传统上基本以老翘入药。虽然临床上使用老连翘才管用,但是青连翘检测含量能过关于是老连翘价格就低得多,药厂也就直接采购青连翘。而产地农民更是受市场误导,大多在行情好的时候抢青,谁也不愿意把青翘熬成老翘。
药典上规定,山药的性状要求光滑平整,但实际上山药正常干燥表面就是皱的,用硫磺熏过才是光滑的,我们按良心办事,但一抽检就被认为是假药,我们卖真货皱皮的,一销售就被罚款,赚的还不如罚的。后来药典也变了,说真货光的也有,皱的也有,很多人卖了好多年“假”山药才被澄清是真山药。最要命的是,现在至少还有人懂这些,但是如果承继乏人,恐怕以后连这些也不知道了,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以至于大家都不懂得好的道地药材,而中药没有了,中医也必定走不远。中药,你必须按照中医药的传统理论体系传承它、典范它。
4、用橘子的标准去规范苹果
如果在药典的标准下,简单地用化学成份定性、定量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那中药还讲什么道地,还讲什么用药部位、采收时间,还讲什么炮制,还讲什么性味归经与君臣佐使呢?如果化学成份就是中药的有效成份,那直接提取成分不就得了,还要汤剂干什么?总之,用现有的中药药典,用化学成份来定性、定量中药,来规范中药,必然把中医中药带进死胡同。
中医西医就像火车道的两条轨,平行向前才能为人的健康做贡献,切不可交叉论证,它们分属是两个完整的、又完全不同的论证体系,自成一体,万不可妄图用甲事物证明乙事物,用甲体系证明乙体系或对比彼此的优劣。一定是各有优劣,只有相辅相成,彼此认可,彼此尊重,扬长避短,各美其美,才能“天下大同”。
因此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迫切要求近快重新修订中药药典,还中医中药的本来面目,坚决取缔以西代中、中医药西化的错误作法,宏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让中医药事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