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现场操作手册
第一章 地震的现场急救原则
一 医疗处置原则
1 医疗技术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
2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3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4 先分类再后送
5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6 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二 伤员的医疗救护原则
(一)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在大体查明人员被埋情况后,建立抢救小组,就近分处展开,先挖后救,挖救结合,按抢挖、急救、运送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抢救工作效率。
(二)对被救出垂危伤员进行急救,先救命、后治伤。特别要注意清除口鼻的泥土,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对开放性伤面给予包扎,骨折应予固定。
(四)脊柱骨折在地震中十分常见,在现场又难以确诊,运送伤员要用硬质担架并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
(五)检伤分类。对需要进行医疗救护的伤员,必须初步分类,分清轻重缓急。对严重威胁生命的重伤员,如窒息、骨折、大出血、昏迷等,先行抢救。在交通运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实施分级医疗救护,以减轻灾区救护任务的压力。
(六)危重伤员的现场救护
1.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休克伤员取平卧位,对伴有胸腹外伤者,要迅速护送转至医疗单位
3.对严重的、开放性、污染的创面,要除去泥土秽物,用无菌敷料或其他干净物覆盖
三 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1 伤员分类及伤卡的填写
Ⅰ类伤(填红色伤卡):危重,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抢救
Ⅱ类伤(填黄色伤卡):病重,暂无生命危险,需及时转运救治
Ⅲ类伤(填绿色伤卡):轻伤,可稍候处理
0类伤(填黑色伤卡):死亡
2 救护区标志的设置
用彩旗显示救护区的位置在混乱的现场意义及价值十分重要。其目的是便于担架从分类组抬出的伤员准确地送到相应的救护组,以便于转运伤员
Ⅰ类伤救护区插红色彩旗显示;
Ⅱ类伤救护区插黄色彩旗显示;
Ⅲ类伤救护区插绿色彩旗显示;
0类伤救护区插黑色旗显示。
四 现场急救总则
1、 先复苏后固定
2、 先止血后包扎
3、 先重伤后轻伤
4、 急救与呼救并重
5、 先救治后运送
6、 搬运与医护一致
五 伤员转送指征
① 下列情况之一的伤病员应该后送: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
●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作完者
●伤病情有变化已经处置者
●体温在38.5℃以下者
②下例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
● 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
● 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脑疝可能者
● 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
● 胸、腹部术后病情不稳定者
● 骨折固定不确定或未经妥善处理者
六 伤员分类分层转运
1、轻度损伤:现场一般处置后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或暂住点
2、中度损伤:现场应急处理,对症救治,转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或野战医院
3、重度损伤:现场急救,维持生命,符合指征转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4、死亡:善后处理,转遗体存放点
第二章 现场医疗操作技术指南
一、现场评估
现场的巡视首先应注意可能对救护本人、病人或旁观者造成的伤害及进入现场的安全性,
其次是对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原因进行判断;
最后确定受伤者人数,在数秒钟内完成评估。
(一) 评估情况
评估必须迅速,控制情绪,尽快了解情况。检查现场包括现场的安全、引起的原因、受伤人数等,以及自身、伤病人及旁观者是否伸出险境,伤病人是否有生命危险存在,然后,判断现场可以应用的资源及需要何种支援、可能采取的救护行动。
(二) 保障自身安全
在进行现场救护时,造成意外的原因可能会对参与救护人产生危险,所以,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
(三) 个人防护设备
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当中,采用个人防护用品,阻止病原体进入身体。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呼吸面罩、呼吸膜等实施人工呼吸,还因戴上医用手套、眼罩、口罩等个人防护品。
个人防护设备必须放在容易获取的地方,以便现场的即用
二、判断危重病情
在现场巡视后进行对病人的最初评估。寻找病人,尤其是处在情况复杂现场,救护人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病人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
(一) 意识
先判断病人神志是否清醒。
在呼唤、轻拍、推动时病人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其他反应,表明病人有意识。
如病人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重状态。
(二) 气道
保持气道畅通。
如病人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
(三) 呼吸
评估呼吸活动。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危重病人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呈叹息样。无反应的病人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四)循环体征
检查循环系统体征如呼吸、咳嗽、运动、皮肤颜色,脉搏情况,进行判断。
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60-80次,儿童每分钟110-120次。
检查病人皮肤的温度,颜色。可以知道皮肤循环和氧代谢情况,如病人的面色苍白或青紫,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发冷等。
(五)瞳孔反应
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双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变化揭示了脑病变的严重性。
(六)病情判断
当完成现场评估后,再对病人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脊柱、四肢进行检查,看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形、触痛、肿胀等体征,有助于对病人的病情判断。还要注意病人的总体情况,如表情淡漠不语、冷汗口渴、呼吸急促、肢体不能活动等变化为病情危重的表现;对外伤病人还应观察神志不清程度,呼吸次数和强弱,脉搏次数和强弱;注意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立即止血。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容易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三、创伤止血技术
止血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指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法止血。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的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
操作要点: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为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出血部位
根据伤口出血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止血法止血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压迫止血
不要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而应在其上另加敷料保持压力
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的高度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止血带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四、常用止血方法:
(一) 加垫屈肢止血
对于外伤伤口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损伤者,用此法。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每隔50分钟缓慢松开3-5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二) 止血带止血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操作要点:
肢体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
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50分钟要放松3-5分钟
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三) 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
1、 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采取哪种止血方法
2、 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颈动脉和股动脉损伤出血凶险,首先要采用指压止血发,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实行加压包扎法止血。
3、 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伤,不可一味增加压力
(四) 不同部位的止血法
1、 颈动脉损伤
颈动脉损伤出血首先用指压止血,用大拇指压迫出血的下段,再用无菌纱布填塞伤口,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用大块干净布料或多条三角巾卷成团,压在出血部位。使伤病人头部向出血侧侧屈。
2、 腹股沟处股动脉损伤
迅速用指压止血法止血,转运时间长时,用可用大块干净布料或多条三角巾卷成团,压在出血部位,充分屈曲髋、膝关节压迫血管,三角巾将腿和腰部缠绕固定。
3、 膕窝处膕动脉损伤
迅速用指压止血法止血,用大块干净布卷团压膕窝处,将膝关节充分屈曲,用绷带、三角巾固定。如止血不完全,可在大腿用止血带。
4、 头部伤口出血
头发血管丰富,损伤后出血多,不易止血。
纱布压在伤口上,将尼龙套套在头上或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5.手指伤口出血
手指两侧有两条小动脉供血,血运丰富。
用拇指和食指掐住伤指根部两侧的指动脉,用一块小纱布压在伤口上,用尼龙指套套在伤口上固定纱布,或用绷带缠绕固定,可用手帕或其他布料代替纱布和绷带。
6.深部伤口出血
伤口较大较深,组织损伤严重,可能损伤中等血管,出血多。将纱布打开,轻轻塞进伤口,将伤口填实,压迫止血,用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绕肢体加压包扎。如出血严重可加用止血带,可用三角巾或其他干净布料代替纱布,绷带。
五、现场包扎技术
伤口判断
现场处理时,要仔细检查伤口的位置、大小、深浅、污染程度及异物特点。
(一) 伤口深,出血多,可能有血管损伤。
(二) 胸部伤口可能有气胸。
(三) 腹部伤口可能有肝脾或胃肠损伤。
(四) 肢体畸形可能有骨折。
(五) 异物扎入人体可能损伤大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
操作要点: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情
伤口封闭要严密,防止污染伤口
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六、开放伤的现场处理
操作要点: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为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口的部位
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
用妥善的方法止血、包扎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一) 一般伤口的处理
表浅一般伤口,无嵌入性异物,不伴血管神经损伤,容易止血
现场有条件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伤口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让酒精进入伤口)。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如现场无条件,可以就地取材。伤口可用洁净布料、毛巾、衣物等压迫,快速转送到医院进行清创。
(二)头部伤口
头部伤口常见。头皮血运丰富、出血较多,常伴有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
头部伤口要尽快用无菌敷料或洁净布料压迫止血。用尼龙网套固定敷料包扎。
如有耳、鼻漏液说明有颅底骨折,这时禁止堵塞耳道和鼻孔,以防颅内感染及颅内压力增高。现场如有条件,先用无菌敷料擦净耳、鼻周围的血迹及污染物,用酒精消毒。如无上述物品,可用清洁的毛巾、纸巾等将耳朵、鼻孔周围擦拭干净。
(三)肢体离断伤
严重创伤,如车祸、机器碾轧伤等可造成肢体离断,伤病人伤势重
现场首先止血,一般需要上止血带
多数肢体离断伤组织碾挫较重,血管很快回缩,并形成血栓,出血并非喷射性。这时,仅行残端包扎即可。如果出血多,呈喷射性,先用指压止血法止血,然后上止血带,再行包扎
用大量纱布压再肢体残端,用回返式包扎法加压包扎
用宽胶布从肢端开始向上拉紧粘贴,以加强加压止血和防止敷料脱落
离断的肢体要用布料包好,外面套一层塑料袋,放在另一装满冰块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
如果离断的肢体尚有部分组织相连,则直接包扎,并按骨折固定法进行固定
如有大的骨块脱出,应同时包好,一同送医院,不能丢弃
(四)开放性气胸
严重创伤或刀扎伤等可造成胸部开放伤,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伤病人感觉呼吸困难,伤口伴随呼吸可有气流声发出
立即用纱布或清洁敷料压在伤口上
用胶布将敷料固定,将伤侧手臂抬高
用三角巾折成宽带绕胸固定于健侧打结
或用四条四指宽带绕胸固定于健侧分别打结
伤病人取半卧位
(五)腹部内脏脱出
发现腹部有内脏脱出,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
立即用大块敷料覆盖伤口
用三角巾做环行圈,圈的大小以能将腹内脱出物环套为宜,将环行圈环套脱出物
然后用饭碗或茶缸将环行圈一并扣住
三角巾腹部包扎
伤病人平卧,双腿屈曲。脊柱板搬运
(六)伤口异物的处理
伤口表浅异物可以祛除,然后包扎伤口。如异物为尖刀、钢筋、木棍、尖石块,并扎入伤口深部,不要轻易祛除,因可引起大出血及神经损伤。这时应维持异物原位不动,待转入医院后处理。
敷料上剪洞,套过异物,置于伤口上
然后用敷料卷圈放在异物两侧,将异物固定
用敷料或者三角巾包扎
(七)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伤口
严重创伤、刀砍伤等造成大血管断裂,出血多,易造成出血性休克。
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伤口较深,出血多,伤口远端脉搏搏动消失,肢体远端苍白、发凉,伤口内可见血管断端喷血,肌肉断裂外露。
手指压迫止血。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用手指压迫伤口上方(或近心端)的血管。先用手指摸清血管搏动处,然后压紧血管。
迅速用纱布压迫伤口止血。如伤口深而大,用纱布填塞压实止血。放置纱布范围要大,超出伤口5-10厘米,这样才能有效止血
用绷带加压包扎
如肢体出血仍然不止,上止血带
(八)注意事项
1、现场不要对伤口进行清创
2、在伤口的表面不要涂抹任何药物
3、密切观察伤病人的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七、现场骨折固定
骨折判断
(一)疼痛
(二)肿胀
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三)畸形
骨折时肢体会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者转向
(四)功能障碍
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五)循环、神经损伤的检查
上肢损伤检查桡动脉有否搏动,下肢损伤检查足背动脉有否搏动;触压伤病人的手指或足趾,询问有何感觉,手指或足趾能否自主活动。
固定原则
(一)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二)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三)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四)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五)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六)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提高。
(七)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八)预防休克
固定方法
要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固定牢固,不能松动、过紧,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压伤。
根据伤情选择固定器材,如以上提到的一些器材,也可根据现场条件就便取材。
操作要点:
置伤病人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
夹板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固定时操作要轻
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应露出指端,便于检查未稍血运情况
(一) 锁骨骨折
锁骨区变形,有血肿,肩部活动疼痛加重。
1. 锁骨固定带
2. 前臂悬吊固定
如无锁骨固定带,现场可不做"8"字固定,因不了解骨折类型,尽量减少对骨折的刺激,一面损伤锁骨下血管,只用三角巾屈肘位悬吊上肢即可,如无三角巾可用围巾代替,或用自身衣襟反折固定。
(二) 上肢骨折
1. 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由摔伤、撞伤和击伤所致。
上臂肿胀、淤血、疼痛,有移位时出现畸形,上肢活动受限。桡神经紧贴肱骨干,易损伤。固定时,骨折处要加厚垫保护以防止桡神经损伤。
铝芯塑型夹板固定:
按上臂长度将夹板制成U型,屈肘位套于上臂
用绷带缠绕固定
前臂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指端露出,便于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木板固定:
两块木板,一块木板放于上臂外侧,从肘部到肩部,另一块放于上臂内测,从肘部到腋下
放衬垫
用绷带缠绕固定
屈肘位悬吊前臂
指端露出,便于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纸板固定
现场如无小夹板和木板可用纸板或杂志本代替
将纸板或杂志的上边剪成弧形,将弧形边放于肩部包住上臂
用布带捆绑固定,可起到暂时固定作用
固定后同样屈肘位悬吊前臂
指端露出,便于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躯干固定
现场无夹板或其他可利用物时,则用三角巾或宽布将上臂固定于胸廓。
三角巾折叠成宽带或用宽布带,通过上臂骨折部绕过胸廓在对侧打结固定
屈肘90度前臂悬吊于胸前
2. 肱骨髁上骨折
位置低,接近肘关节,局部有肱动脉和正中神经,容易损伤。骨折后局部肿胀、畸形、肘关节半屈位。
肱骨髁上骨折现场不宜用夹板固定,因可增加血管神经损伤的机会。
直接用三角巾或围巾等固定于胸廓
前臂悬吊于半屈位
3. 前臂骨折
分为桡骨或尺骨,或桡尺骨双骨折。前臂骨折相对稳定,血管神经损伤机会较小。
充气夹板固定
将充气夹板套于前臂
通过充气孔充气固定
夹板固定:
用两块木板固定,加垫
分别置于前臂的外侧、内侧,用三角巾或绷带捆绑固定
屈肘位大悬臂吊于胸前
指端露出,便于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杂志、书等固定
用书本垫于前臂下方,超肘关节和腕关节,用布带捆绑固定
屈肘位大悬臂吊于胸前
指端露出,便于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三) 下肢骨折
1. 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粗大,骨折常由巨大外力,如车祸、高空坠落及重物砸伤所致,损伤严重,出血多,易出现休克
木板固定:
用两块木板,一块长木板从伤侧腋窝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
在腋下、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
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膝、踝、腋下和腰部
如有一块夹板则放于外伤外侧,从腋下到外踝,固定方法同上
用"8"字法固定足踝。将宽带置于足底,环绕足背两端交叉,再环绕踝部回反打结固定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健肢固定:
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七条宽带将双下肢固定在一起
两膝、两踝及两腿间隙之间垫好衬垫
用"8"字法固定足踝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2. 小腿骨折
小腿骨折骨折端易刺破小腿前方皮肤,造成骨外露。因此,在骨折处要加后垫保护。出血,肿胀严重时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造成小腿缺血、坏死。
小腿骨折固定时切忌固定过紧。
铝芯塑型夹板固定:
按小腿长度将夹板制成U形,置于小腿
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木板固定:
两块木板,一块长木板从伤侧髋关节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
分别放于伤肢的内侧和外侧
在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放棉垫保护,在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
用"8"字法固定足踝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健肢固定与大腿固定相同
(四) 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可发生在颈椎和胸腰椎,骨折部移位压迫脊髓能造成瘫痪。
1. 颈椎骨折
头部朝下摔伤或高速行车时突然刹车,受伤后颈部疼痛,四肢瘫痪,应考虑有颈椎损伤,要立即固定。
(1)脊柱板固定:
双手牵引头部恢复颈椎轴线位。上颈托或自制颈套固定
保持伤病人身体长轴一致位侧翻,放置脊柱固定板,平卧位
将头部固定,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在脊柱板上,以免运输途中颠簸、晃动
(2)木板固定:
用一长、宽与伤病人身高、肩宽相仿的木板做固定物,并作为搬运工具
动作要轻柔,并保持伤病人身体长轴一致侧卧,放置木板
伤病人平卧,保持身体平直于木板上
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
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于木板上,免运输途中颠簸、晃动
双手用绷带固定放于腹部
2、胸腰椎骨折
坠落伤、砸伤、交通伤等严重创伤后腰背疼痛,尤其有双下肢瘫痪时应考虑胸腰椎骨折。疑有胸腰椎骨折时,禁止坐起或站立,以免加重损伤。固定方法同颈椎固定。
(五)骨盆骨折
骨盆受到强大的外力碰撞、挤压发生骨折
伤病人为仰卧位,两膝下放置软垫,膝部屈曲以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
用宽布带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捆扎紧
在两腿间或一侧打结固定
两膝之间加放衬垫,用宽绷带捆扎固定
两踝间加放衬垫,用宽绷带"8"字捆扎固定
(六)开放性骨折
敷料覆盖外露骨及伤口
在伤口周围放置环行衬垫,绷带包扎固定
夹板固定骨折
如出血多需要上止血带
不要将外露的骨质还纳,以免污染伤口深部,造成血管、神经的再损伤
(七)注意事项
1、开放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
2、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
3、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
八、创伤的搬运护送
搬运护送原则
(一) 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
(二) 做好伤病人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三) 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
(四) 伤病人体位要适宜。
(五) 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伤病人。
(六) 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七) 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八) 注意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搬运操作要点:
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行站立
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现场搬运注意事项
1、 搬动要平稳,避免牵拉硬拽,防止损伤加重
2、 特别要保持脊柱轴位,防止脊髓损伤
3、 疑有脊柱骨折时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方法
4、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伤病人的呼吸、脉搏变化,并随时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
5、 要将伤病人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扭动和过度颠簸
护送
在护送途中应注意三个方面:
(一) 严密观察病情
因为需要运送至医院的病人情况多比较危重,所以在现场搬运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伤病情,有时甚至能刺激、诱发某些症状的再度出现,如呕吐、抽搐等。因此,在运送途中要严密观察伤病情。
途中应观察伤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瞳孔、血压、面色以及主要伤情的变化。
(二) 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因搬运等原因可导致病情变化,当出现危及生命情况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处理。若呼吸、心跳突然出现危象或骤停,则应毫不犹豫地在救护车等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以免前功尽弃。
(三) 具体病情的变化
在运送病人的途中,若病人的伤情出现了明显恶化,也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如对肢体包扎膕紧,造成肢体缺血而使手指、足趾变凉发紫,则应立即调整包扎;远距离长时间转运伤病人,止血带需定时放松;病人频繁剧烈的抽搐、呕吐等,需要立即作相应处理。
九、特别伤
多发伤伤员急救现场救护原则
1准确判断伤情。
不但应迅速明确损伤累及部位,还应确定其损伤是否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需优先处理。
其救护顺序一般为心胸部外伤--腹部外伤--颅脑损伤--四肢、脊柱损伤等
2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搬运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适当的体位
3心搏和呼吸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4对连枷胸患者,立即予以加压包扎;开放性气胸应用大块敷料密封胸壁创口,张力性气胸用注射器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