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骨伤科彭俊铭主任教你认识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及危害
县医院骨伤科门诊:彭俊铭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一般认为,骨质疏松不能算作疾病,只有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出现疼痛、骨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时方可称作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而我们国家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后果之一就是骨质疏松患者的增加,根据相关调查预计到2020年,我国患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居民将上升至接近2.9亿,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更将超过5.3亿。其严重的后果就是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这一高消费、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对患者和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如何进行骨质疏松的防治,降低老年人骨折的风险,是一个急需科普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骨质疏松症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疼痛、脊柱变形(身长缩短、驼背)、脆性骨折。但许多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脊柱畸形和伸展活动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即日常生活中遭受轻微创伤或日常生活中即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例如剧烈的咳嗽和打喷嚏导致的肋骨和腰椎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碗部和肩部。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伴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年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重要的健康问题,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