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的故事(下):医者,仁心 | 生命之歌
我把爱唱给你听
Singing about Love
幕后故事(下)
作为艺术家,她的风采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而多年前,在电影《喜迎门》里塑造的二媳妇形象,依然是那一代人心里的偶像。
是什么,让温玉娟泪流满面
“父亲犹豫了
女儿哭了
我的心,碎了
赵炬,我的丈夫
你同意吗?”
读到这里,温玉娟哽咽了。
彩排,一般演员只是走走台位,即便试读一遍,也只是结合大屏幕画面确定一下语速,但是温玉娟,却倾情投入,不仅把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读哭了,她自己也是泪流满面。
诗的名字叫《妻子的决定》,讲的是援藏医生赵炬的故事。进藏第五天,赵炬突发疾病,昏迷不清,所有的医学手段,都无力回天,最终,妻子做了一个决定:器官捐献。
对于赵炬妻子来讲,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对于晚会创作者而言,这是一个虐心的节目。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诗人和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将“不能言”予以言说,并送达观众的心里。当他们面对一个故事一个主人公,就像一个医生面对一台手术一个病人,手术成功,人们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但在医术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悲悯、对情感的体察,是将患者之痛在自己的心里痛过千遍万遍之后的谨慎、专注和虔诚。
“在护理你的两个月零五天
在端详你的每分每秒
有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我想留住你
我想让你重返人间”
平淡如水,但却痛走筋脉,苦入心经。
晚会现场,温玉娟完美演绎了这首诗,让人在痛彻心扉之后,感悟生命的美好,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重量,成为《生命之歌》最哀婉而又最有力的旋律。
注入生命里的生命是不死的!
是告慰,更是激励。
——董晓
《生命之歌》导演、CCTV-12《平安365》记者
宗平:一个“假大夫”的真情怀
“唉,我们这一行
就像走钢丝
永远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
每次无影灯熄灭的时候
我都会恍惚
我要用很长时间寻找自己:
我是谁?我在哪里?”
而当宗平一张口,他浑厚的男中音在演播室回荡的时候,他不仅像个医生,而且简直就是一个医生。他曾经饰演过医生,还在朝阳医院体验过生活,这些功课,在这个作品中全都用上了。
“我不是救星,不是神
有时候,医学也不是!
我失败过,眼睁睁的
一个生命在我的手中一点点失去温度
那一天,我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
摔碎了所有的酒瓶子
到处都是玻璃渣子
闪着诡异的光
像一双双眼睛看着我”
演出之后,有位观众索要诗文原稿,并表示特别想结识一下这位说出我们心里话的医生。
舞台上,演员宗平不是医生;
舞台下,那位“写词儿“的诗人也不是医生。
“你上辈子是医生吗?”
当剧本初稿在创作团队亮相的时候,我们问诗人。
“各种职业,其实都是相通的”--诗人淡淡回答。
而这个作品最震撼的地方,恰恰在于,医生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通”之处。
我不怕病魔
我不怕我的敌人
我害怕的是手术室外的那一双双眼睛
我害怕他们把我当成敌人。
医患关系,是人类与病魔搏斗过程中最亲密的一种合作关系,同时,它又一度成为医生和病人心里最难拆解的心结。
不! 不! 不!
你不是敌人
永远不是
病魔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可是,可是……年轻的医生
我们是无助的病人啊
你面对的是一台手术
一个工作
我面对的是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家庭的希望
是24小时无处不在的幸福或痛苦
我怎么可能允许你失策!失误!失败?
一个医生的独白,一次内心深处的对话,一次艺术化的碰撞,让很多人心里冰雪消融,在职业的“不通”之处,走向人性的相通之所。
任何形式的关系,医患也好、其他的工作合作也好,甚至夫妻、甚至父子,信任都是关系的基石,而将心比心,都是通向彼此最近的距离。
——张雳君
《生命之歌》节目统筹、CCTV-12《平安365》主编
8月19日21:42,CCTV-12
我们一起聆听这首生命之歌
我们把爱唱给你听
来源:央视-平安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