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屡登“黑榜” 中药饮片却成医院和药企“摇钱树”
销售红得发紫,质量屡登“黑榜”,中药饮片今年以来出现了“怪现象”——不合格率依然居高不下,占据被曝光产品七成之多,在医药行业里面仍属于“后进生”代表;但医院渠道却销售井喷,康美药业、香雪制药等药企依赖其业绩飘红。“政策、市场共同作用下,中药饮片依然吃香,但专项整治也不能停,正因为市场规模在扩大,所以有必要加速转型升级。”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公布了中药饮片不合格通告,安徽沪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生产的2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而到七月底为止,今年以来食药监总局在药品抽检方面共计曝光532批次不合格产品,其中中药饮片高达410批次,占比超过77%,曝光品种包括黄芪、胖大海等“大众情人”类,不合格项目涵盖性状、浸出物、二氧化硫残留量等多个方面。
记者发现,食药监总局近两年来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曝光可谓巨细靡遗、全年无休。据了解,被发现的不合格中药饮片都会被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对于已流入市场的将进行召回,涉事企业也会被立案调查。
对此,有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质量曝光与行情看涨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因为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在扩大,所以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会将其列为‘靶子’,进行长期专项整治;又因为检查频率加大、准入门槛抬高,导致产业升级加速、供需关系出现调整,价格也开始飞升。”
中药饮片成医院和药企“摇钱树”
中药饮片成医院和药企“摇钱树”
尽管质量问题看似层出不穷,但却不妨碍中药饮片在市场上“傲视群雄”,尤其是医院渠道出现放量增长,让化学药老大哥羡慕不已。其中奥妙在哪?原来,政策在背后起作用。
据了解,中药饮片目前仍属于不占“药占比”指标考核的药品,而对于医院来说,“药占比”红线绝不愿破,开具考核之外的药品则没有压力;而按要求,不久后所有公立医院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选用中药饮片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在这种背景下,中药饮片既能赚钱又不被纳入“药占比”考核,其在医院渠道畅销几乎势在必行。
面对市场门槛抬高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提高、医院销售增长带来的规模扩大,尝到销售额大幅攀升的各大龙头中药企业未来有望加码布局中药饮片。主营业务包括中药饮片的康美药业,去年中药饮片营业收入为47亿元,同比增长26.43%,占公司总营收的21.74%;香雪制药去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中药饮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55.16%,占公司总营收的32.9%。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长按关注:医药投资并购第一平台
医药并购圈: 实时更新医药行业投资并购资讯,随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医药行业投融资和并购案例,并购专业知识分享。
积累人脉找项目找渠道
加微信:18320805617,申请加入医药并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