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他,身有残疾,却守护乡邻健康四十载……

荆门卫生计生

点击上方“荆门卫生计生可以订阅哦!



        他默默扎根家乡,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40多年;他心系乡邻,多次主动护送病危群众直至转危为安;他身有残疾,未成为社会的包袱,而是通过治病救人,在基层踏踏实实为乡邻服务。他,就是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杨畈村村医杨亚丰











轻触指尖

观看视频



情系

乡邻

        1956年,杨亚丰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腿部残疾至今。贫寒的家境,苦闷、彷徨、无助甚至绝望,伴随他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幸运的是,父母没有放弃他。他跟其他孩子一样,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稍稍懂事后,他就给自己打气: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的人。


        高中毕业后,杨亚丰经过卫生培训学习,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开始了行医路。


        谁家的老人有病没人照顾,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4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村子每一处角落。6组80多岁的老人吴秀青,她老伴去世后,子女均不在身边,她患有高血压风湿病等,行走困难。杨亚丰每个月到她家探访几次,关心她的饮食起居之后,做常规检查,每次都至少花半个小时。虽然是多次出诊服务,但从未收过任何费用。这已有三四个年头。吴秀青含着泪说:“我老了,走不动了,你自己出行都不方便,还大老远地帮我看病,我的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一组村民李元财,患有慢性糖尿病。他坚持上门免费检查和治疗。这一做,就是五年。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知道。


        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他最挂心和惦记的。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尽快帮患者转到上级医院,不知有多少村民躲过了死神。


        老一辈的人,尊他,喊他“杨先生”,年轻辈的人,敬他,喊他“杨医生”……他说,自己只是尽了职责,尽了本分。


无怨

无悔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他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冲锋在前,为群众送上洪涝后防大疫的消毒药品,向群众宣传饮用安全卫生水等防病知识。


        2003年的非典防控,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外出返乡人员情况,他早出晚归,走村入户,跟村民们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知识。为了10多名陆续回来的返乡人员的健康,他不厌其烦,早晚测体温,询问身体状况等,毫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还有不被理解,但他无怨无悔。他觉得,值得!


        在行医过程中,杨亚丰讲诚信,行善举,济贫困,慕名来找他看病的人日益增多,平均每年服务5000多人次,不仅有团林铺镇邻村的,还有沙洋县五里镇、东宝区牌楼镇等地的。每天7点开始忙碌,中午不休息,要忙到下午五六点。晚上遇到突发病患,随叫随到。



不言

放弃

        2010年,掇刀区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建档案、刷新农合医保卡,都得懂电脑,对于年近六旬的杨亚丰来说,更是困难重重。


        不懂电脑,学!他向年轻医生请教,让子女回来辅导,不到1个月,杨亚丰就掌握了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同时他还学会了微信,用微信联络病人,宣传政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他积极宣传医改政策,并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患者一分钱。他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从医45年,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杨亚丰心中装着每位村民的“健康档案”,一年365天,他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需要他的村民们。虽然他身有残疾,却通过他的一双手让患者从病痛中走出来,以病残之躯呵护着乡亲健康,无怨无悔。



荆门卫生计生

微信号:jmswsj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