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你造么?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20世纪30年代就闻名中华的医学教育四大品牌先后进入“百年老店”的殿堂。其中,协和医学院在9月下旬迎来百年华诞,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同期启动建院百年系列活动。
四大品牌令人称羡,它们从历史到今天不断刷新中国医学教育的高度。现在看,百年老店很多值钱的老家当很有“未来范儿”,其中医教协同的基因、医学与人文并重的课程设置就特别值得品味、继承和光大。
医教协同:学院医院分业不分家
北京王府井有一片中西合璧医学建筑群。1917年9月24日奠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后来建立的附属协和医院,在这里远看是一体,近看有区隔,连接两者的是一条松柏掩映下的露天小道,在繁华的都市中显得格外静谧。
医学院的学生迈上几步就可以到医院临床实践,医院的大夫遇到疑难杂症可以送到医学院分析研究。这种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同根同源发展模式,构成了协和与现在一般医科大学、公立医院不同的特色。
“100年前建立协和医学院的目标,就是世界最高标准医学院的定位,设立医、教、研、公共卫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回望协和医学院与医院的天然伴生,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曹雪涛如是说。
齐鲁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和华西临床医学院也选择同样路径,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医教协同的天然基因。
1914年7月21日,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会正式签订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双方联合在长沙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同时建设医院、护士学校及实验室,以“治疗疾病,授予学生以护理疾病的技术、学识及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
建院于1914年的华西临床医学院与1892年建立的华西医院,至今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教与学相互交融为一体,互为促进、补充。
医学与人文并重:医者仁心从学科设置打根基
仰望“百年老店”历史天空,大医名师灿若星辰,公众对其中的传奇故事百谈不厌。追溯其医者仁心源头,意外发现那居然与当初的学科设置有关。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前身是始于1917年9月的齐鲁大学医科,当时预科学生需要学习中文、心理学等课程。上世纪30年代,齐鲁大学创办国学研究所并延请有老舍、顾颉刚、钱穆等一大批国学名家任教。抗战时期,齐鲁大学医学院和理学院联合设立寄生虫研究所,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理学院增设药学系,如此等等,都充分显现齐鲁医学文理兼修的育人理念。协和医学院也设有中文部,机构不大、权威不小。
人文的情怀与医学的严格并行不悖。老协和流传的说法是: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要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100年里,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博士毕业生不超过3000人。
“协和的大夫都是‘熏’出来的。”中科院院士、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说,这些年,协和始终注重素质培养与文化熏陶,注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注重医德医风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种“熏”帮助医学毕业生走上大师之路。
专业精深加悲悯情怀,走出了一批批胸中有国与民、手中有精与准的医学大家。齐鲁大学教授侯宝璋曾第一次提出并证明了寄生虫在人体肝内寄生可以引起恶性肿瘤。1962年正值国家暂时经济困难之际,他毅然由英国管辖地区香港回到祖国。
“齐鲁医学始终与祖国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山东大学副校长陈子江说,1944年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齐鲁大学学生积极响应,其中医学院1945届学生全体应征入伍,并发表“告全校同学书”。
振兴医学教育,这是重要的两手
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医教协同是一项与“健康中国”休戚相关的重要工程。
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医教协同理念,被视为培养医学人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抓手之一。国务院办公厅今年7月份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医教协同促医学教育改革。医教协同正从四大品牌走入600多所医学院和数以万计的医院。
曾任职北京协和医学院多年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说,北大医学部将继续加强实践型人才培养,通过学院教育和临床规培,培养优秀临床医学人才。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可或缺,尤其要通过人文课程设置补齐教育短板。詹启敏认为,一名优秀医学工作者应当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学会尊重、懂得关爱、诚实守信、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2015年10月,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华西医院、湘雅医院等7家医院共同作为创始会员,成立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为住院医师规培打头阵。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科研教育和临床机构的专家们说,通过学院教育和临床规培全流程结合,将面向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思想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来源:新华社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