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药品进得了医保,却进不了医院?
点击上方“医药地方台” 可订阅哦!
在今年7月的第二轮药品价格谈判中,共有36个药品谈判成功,被纳入国家乙级医保目录。按照理想的进程,随着新医保的逐渐落地,各省的患者都应能享受到药价降低带来的实惠。
然而事实是,近日有报道指出,江苏省多家医院并未对已纳入当地医保的36个谈判药品进行采购,导致患者仍得自费在院外高价购药。
所幸,重庆、安徽有新做法……
医院:没钱又没自由
事实上,早在药品谈判结果公布之初,还没开始执行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轮进入医保的36个药品,虽已在价格谈判中被迫降价,但绝大部分药品来自于恶性肿瘤治疗和罕见病治疗领域,临床价值较高,贵族药特性不会轻易改变。
对医院而言,药品价格越高,面临的财政压力就越大。一方面,由于药品零差价政策医院已无法从药品上牟利,但还得承担药品运输、保存及人力等成本。
另一方面,高价值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对地方的医保基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少医院都没有获得当地政府足够的财政补助。因而有些医院选择不购入并储存高价值药品,让患者自行在院外病房购买所需要药物。
而在财政压力之外,药占比的考核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医院和医生的肩上。国家要求在今年内实现药占比控制在30%左右,公立医院势必会对高价药的使用变得非常敏感,这将大大影响谈判药品的可及性。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医院的用药额度满了,即使医保提供报销,患者也无法使用该药。
我们要明确一点,谈判成功能顺利进入医保的药品,仅代表是拿到了进入医院的资格证书,并不意味着拿到了入场券。用不用,用多少,怎么用还是由医院决定。说得直白点,也即是由他们的利益决定。零加成后医院没有利润,药占比又考核医院开高价药,在医院里买不到谈判药品?医院也表示是无奈之举。
因此,上述短板没解决,药品在医院的准入机制就会自动拦截谈判药品的进入。
药企:砸了钱也没换来想要的
药价谈判可以说是一场博弈,在患者、药企、医院这几方间进行利益的拉扯。在这场游戏中,政府更多的是为老百姓谋福祉,而药企往往显得比较被动。虽说是谈判,但药企并没有从政府那里获得太多的话语权,基本失去还价能力,处于只能接受让步的一个境地。
据统计,谈判药品进入医保的支付标准与2016年的价格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降幅最高的甚至达到70%。在药企层面,如此大的利润空间牺牲之下,还积极进行药价谈判敲的是以价换量的算盘。
假如像江苏省这样的情况成为常态,药企势必会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大失所望。因而政府在某种意义上有义务保证企业有利可图,提供各种保障促使政策的落实。
近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药品采购使用管理的通知》,对药价谈判的成果落地作出强调: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谈判药品政策,切实做好相关政策衔接,提升药物可及性,让更多患者受惠,增强群众认同感和获得感。国家谈判药品暂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考核,实行单独核算、合理调控。
这意味着,药占比对谈判药品进入医院的束缚在安徽当地算是解绑了。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放大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利好,患者能享受到实惠,药企也能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药价谈判产品能够不受限制地在当地医院使用,销量的增长可谓是非常可观。
其实早在第一轮药价谈判过后,重庆就提出,将国家谈判药品,包括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这3个药品实行单独核算,各医疗机构统计、填报药占比指标时不纳入计算。
安徽与重庆的做法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为辛苦谈判出来的结果能落实到地带来扎实的帮助。与其说是对进入药品谈判的药企的一个优惠政策,倒不如说是药品谈判制度与实施标准的逐步完善。换而言之,这是地方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深入,值得各地效仿。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各地医保资金筹资水平的差异,但是一些经济发达省份以及对高价药需求较大的地区,取消谈判药品对药占比的考核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内容来源:医药地方台(yiyaoguanchajia)
作者:川柏
长按指纹
一键订阅
医药地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