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肾”非西医之“肾”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医学体系,包括对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不相同。
中医学对肾是非常重视的,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藏有先天之精,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生命之源。它的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如果肾精妄泄,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肾主骨生髓充脑,其华为发,开窍于耳和二阴,肾虚会影响骨质代谢、健忘、反应迟钝、脱发、耳鸣耳聋及性欲减退、女性月经失调及性功能障碍等;肾主纳气,肾不纳气,则呼吸表浅、动则气喘;肾主水液代谢,肾病则会表现出小便滴沥甚则点滴不出、夜尿频多、肢体或全身浮肿等。
而西医学中的肾,指的是泌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器官,与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共同组成泌尿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泄尿液,排泄人体代谢废物。当然现代研究认为,肾脏也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作用是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骨骼生长等。
可见,中医之“肾”和西医之“肾”相去甚远。中医之“肾”,功能和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西医之“肾”。前面所说王大爷的“肾功能”检查异常,实际上指的是西医的“肾”功能。
肾虚不可一语以蔽之
肾主藏精,内寄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一有耗伤,则诸脏皆病,故肾病多虚证。肾病常见者,有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阴亏虚和肾阳虚衰之不同,宜明辨。
肾主藏精,肾精不足是指肾所藏之精亏损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在小儿,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在成人,男子为精少不育,女子则经闭不行;性功能减退,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迟缓,精神萎靡,足痿软无力等。
肾气不固,是指肾气亏虚,固摄失职,所表现出的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男子还可见滑精早泄,女子可有带下清稀,或胎滑易动等。
肾不纳气,是指肾气虚衰,气不归元。多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更甚,自汗,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
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如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易于勃起,遗精,女子经少经闭,或可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小便黄,大便秘结等。
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可见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明显,头目晕眩,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浮肿,大便泄泻,或可见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
肾虚如何调补
肾虚如何调补?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有患者或朋友向我咨询,通常我会告诉他几个要点:
1、减少损伤就是最大的保护
肾中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赋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不可再生,弥足珍贵;后天之精,有赖于后天摄入饮食物转化而来的水谷精气。房事无度,导致肾中精气妄泄,久之,则会出现肾精不足、肾气亏虚表现,继而出现肾阴、肾阳不的足。所以房事有节,减少肾精妄泄,就是对肾脏最大的保护。所谓房事有节,第一:当因人制宜。《素问》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盘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而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而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综上所述,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其肾中所藏的精气是不同的,少年精气未充,不宜过早行房,否则,肾中精气早泄,日后会导致精气不足;中年以后,肾中精气渐亏,房事有度,不宜过频,否则,亦可导致肾中精气妄泄。第二、因时制宜:酒后,尤其是大量饮酒、醉酒以后,不宜行房事。因为酒性辛热,其性耗散,酒后行房,易导致精气耗散过多。第二、天气寒冷,尤其是冬季,应减少房事的频率。因“冬三月,此谓闭藏”,精关宜闭不宜开,逆之则伤肾。
2、饮食调补。中医学认为咸味入肾,过食咸则伤肾,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宜清淡饮食,尤不能过咸。可以食用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如枸杞、山药、桑椹、黑芝麻、核桃仁等以补肾。
3、中医学认为肾主骨,久立伤骨,进而及肾;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寒,易伤及肾阳。故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久立,注意腰部保暖。
4、对于肾病表现明显患者,应辨别其证型后,给予相应治疗。
常用的补益肾精类中药有:
补益肾精类:熟地、枸杞、鹿茸、黑芝麻、补骨脂、山茱萸;
补益肾阴类:枸杞、桑椹、黑芝麻、旱莲草、女贞子、龟甲、鳖甲;
补益肾阳类:淫羊霍、巴戟天、仙茅、肉苁蓉、菟丝子、韭菜子;
补肾纳气平喘类:冬虫夏草、蛤蚧、核桃仁、海狗肾、紫石英;
补肾固精缩尿类:桑螵蛸、菟丝子、覆盆子。
常用的补肾类名方有:
补肾阴类: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补肾阳类:都气丸、右归丸;
阴阳双补类:龟鹿二仙胶。
当然,如果您确实有着上述肾虚方面的表现,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请专业的中医师,为您准确详细辩证后处方用药,方能收到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