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做好这几点,就可以安全过冬了!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给养殖饲养和管理都带来了很严格的挑战。那么冬季养殖需要注意些什么那?
1 、温度的控制
温度对蛋鸡的生产、产蛋、蛋重、蛋的品质、受精率和饲料转化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产蛋鸡适宜温度范围为5~28℃,一般来讲秋季可以满足这个温度范围。但产蛋适宜温度为13~23℃,其中13~16℃时产蛋率最高,16~20℃饲料转化率效果最佳。由于秋冬季节温差变化较大。保持鸡舍内温度平稳是不可忽视的。当然,秋季只用关闭舍内门窗就能起到调节舍内温度高低的作用。关键是冬季,特别是目前广大专业户大多采用开放式的鸡舍,如果遇到温度急剧下降到5℃以下时,则会造成产蛋率急剧下降,耗料量明显增多,甚至低温会使鸡冠、爪等出现冻伤。因此,必须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2、减少鸡舍热量的散发
开放式鸡舍可将过道的窗户封严。如果是地面平养鸡舍,可实行暖窝饲养,其简单办法是在鸡舍内用火炉提高室温,或将产蛋箱放在向阳背风处,用薄膜搭个小棚,使产蛋处有个温暖的环境。
3、 减少鸡体热量的散发
防止鸡的羽毛被淋湿。这主要是要注意防止乳头饮水器或水槽漏水。防止鸡伏卧于潮湿的垫草上。因鸡伏卧在潮湿的垫草上会增加鸡体热量的散发,必须经常更换垫草或增铺干燥的新草。防止冷风吹袭鸡体。舍内的冷风可能来自门、窗的缝隙,应加设挡板,以免风直吹鸡体。有的冷风来自粪沟,使鸡舍内温度变低,这对笼养产蛋鸡影响较大,因此,冬季在粪沟处要安装插板御寒。
4、补充人工光照
秋天开始,日照时间逐渐缩短,而当年饲养的母鸡一般于秋季开产,养于开放式鸡舍的母鸡,如不补充光照就不能提高产蛋率。为使鸡群的产蛋高峰适时出现。提高冬季产蛋量,应补充光照。 一般自然光照少于12h,应采用人工补光的办法,每天补到14~16h。补光时间大约从9月下旬开始至次年3月底为止。每天补光时间有早晨、晚上或早晚几种。如早晚两头补光,即早上5点开灯至天亮,晚上天黑前开灯至7点(可根据地区、纬度不同自己确定)。如果要达到光照16小时,则可早上提前、晚上延迟,以免鸡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引起减产或换羽。如灯高2m,则每15平方米地面设一盏有良好反射罩的40瓦灯泡,鸡体所受到的强度大约为10Lx。对体羽发育差、鸡龄小、体重轻的鸡群不要进行补充光照,可推迟一段时间再补充,否则容易使鸡群早产、早衰。全年产蛋量减少。
5、注意通风
在秋冬季节,为了保持鸡舍内温度,往往将门窗紧闭,忽视了通风,致使舍内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浓度严重超标,同时,致病微生物的尘埃比例也大大影响鸡群的健康与产蛋。一般冬季鸡舍内换气主要靠风力和温差,由于风速和缝隙的缘故,故依靠风力换气时,又不能让风直接吹到鸡体。特别是早上开窗时既要注意保证舍内最低换气量,又要解决好保温与换气这对矛盾,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与生产效益。
6、合理制定饲料配方
鸡的产蛋量与年龄、体重、产蛋率、饲料中能量水平以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季节变化和产蛋需要适当调整日粮营养水平。鸡的冬季采食明显高于夏季。据测,蛋鸡1月份采食量比7月份高16%~20%。根据冬季鸡的采食量大,消耗热能多的特点,在饲料搭配上应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然而冬季由于采食量多,能量较高也要防止能量转化为脂肪,引起过肥或脂肪肝综合症。所以,产蛋鸡群要测定体重,对体重超标的,也要进行限喂措施。
7、及时淘汰和转群
秋季因自然换羽的影响,产蛋量呈下降趋势。此时,对鸡必须进行一次鉴定,将高产的鸡留下来,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将低产的鸡应抓紧淘汰,因为春季饲养的新母鸡即将开产,急需转入产蛋鸡舍,所以要结合转群进行淘汰,这可以一举两得。转群是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处理不当,会对鸡产生较大的应激,这种应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转群本身直接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对新的环境不习惯而产生应激。
/8、严格控制应激对产蛋的影响
蛋鸡开产时对外界的各种因素都比较敏感,一旦受到某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生理机能改变,产蛋率下降。要避免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如鸡群过大、密度过大、并群等,以及管理性逆境,如缺食、断水、定时饲喂大大延后、断喙、接种、捕捉、饲养人员与作业程序改换等。
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应激因素对产蛋鸡的影响,保持各种环境因素尽可能的适宜、稳定或渐变。发现问题要及时改进。最好能预测,使控制措施提前。
/9、 仔细观察鸡群
虽然此项工作较为一般,但对产蛋鸡的管理却是十分重要。
在清晨,舍内开灯后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夜间关灯后仔细听鸡群是否有呼吸道疾病的异常声音。及时检查耗料及产蛋情况是否有下降。喂料、给水时要观察水、食槽的结构和数量是否能满足鸡的采食和饮水需要。观察舍内环境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严重有喙蛋癖的鸡应立即淘汰,对新上笼的鸡要注意观察,如发现遇有"挂头"、"别脖"、"扎翅"时,应及时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