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梧州制药:九十载春秋洗礼铸就中华中药“老字号”

医药经济报


  翻开梧州制药的发展史,你会惊叹于她悠久的历史、历经风霜而长盛不衰的奇迹。

  

  在我国华南地区,有一家中药制药企业名叫梧州制药(全称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她是上市公司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票代码:600252)的核心主导产业。她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前,成长发展在全国闻名的岭南古都广西梧州。在近九十载的沧桑发展中,梧州制药始终秉承“为全民健康造好药”的理念,发扬“救死扶伤、济世天下”的精神,由最初名不经传的微小中草药加工场,破茧成蝶为一家国家级综合型高新技术制药企业和享誉全国的中药“老字号”企业,由一颗闪耀在中药行业最前端的璀璨明珠,成长为一股推动中华中药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就让我们走进这家“老字号”中药企业,感受她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梧州制药系出岭南名药之乡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梧州制药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闪耀辉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深深扎根于我国岭南中医药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

  

  岭南位于我国南部,包括广东、海南两省以及广西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说法。广西梧州更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岭南古都,被喻为“绿城水都”,这里青山环抱、绿水萦绕、阳光和煦、气候宜人。千年古城的气候、土壤、人文给当地传统中医药积淀了深厚的底蕴,优质的生态环境为中草药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使梧州成为岭南中草药生产、流通的汇集地,也是广西中药工业的发源地。据悉,当地可利用的动植物药用资源就达1300多种。梧州人自古以来就有喝凉茶、煲老火汤、做药膳的传统,中医药调理习惯深植于民众之中。梧州制药就是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因势发展,利用田七、苦玄参、五指毛桃、两面针等丰富的道地中药材,研制出心脑血管、跌打损伤、妇科等类别的纯正中药产品,成为岭南名药的优秀代表。

  

  岭南名药,中华之瑰宝,闻名全国,名不虚传。在目前大中药产业的全国布局中,呈现南北两极分布。北极以同仁堂与天士力为代表,南极则以梧州制药、云南白药、广药集团三家为代表。而系出岭南名药的梧州制药,长期专注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精髓,以发展中药现代化、服务和保障公众健康为己任,致力于制造纯正好药,造福全民健康,让中药香飘神州。

    

沧桑巨变见证企业中药梦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真心英雄》的歌词,也是梧州制药人不懈追求美好中药梦的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翻开梧州制药的发展史,你会惊叹于她悠久的历史、历经风霜而长盛不衰的奇迹。据记载,梧州制药的前身可以追朔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9月,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在梧州三角嘴创办了当地的第一家,也是广西唯一一家制药厂。1952年5月,该厂由梧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梧州制药厂;同年12月,为加快广西省会城市的战略需要,集聚全省优势资源支持省会南宁的建设发展,梧州制药厂作为重要资源迁往南宁,其原址以及中药部分产品及技术力量继续留在梧州发展。这是梧州制药业的历史基础。

  

  1958年成立的梧州市中药厂,初期面积仅30平方米,职工10人,靠的是三把柴刀、两副古老脚踏研船和一口炼药铁镬起家。当时,梧州医药人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收集老中医和民间验方,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中成药。其中,梧州制药现在的主打药品之一中华跌打丸就是梧州市中药厂建厂时的起家产品,以少林跌打药方“急性子散”为基础方经药味加减、筛选发展而成。

  

  关于中华跌打丸药方的来历颇为传奇。据传在民国初期,嵩山少林寺一僧人落难梧州身染沉疴,幸得当地世代为商的陈家收容照顾,僧人就赠予少林五枚祖师药方“急性子散”以答谢陈家救命之恩。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陈家生意淡落,陈铁开始改行行医,根据少林“急性子散”药方,通过原始的浸泡研磨方式将中草药捏造成丸,作为日常跌打损伤用药很受欢迎。1956年,陈铁与几位民间医生共同成立了五坊诊所,成为一名持证行医的正骨科医生,并将“急性子散”药方交由草药加工场帮忙加工。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跌打类药品奇缺,1959年梧州市中药厂组织中草医师进行选方,“急性子散”药方被选中,经调整药方组成及成份后由中药厂开始进行作坊式小批量生产,与各诊所和医药站挂勾外销。到1960年,梧州市卫生局的廖寿龙为其起名为中华跌打丸,随后声威大震,并因质优、价廉、疗效可靠而远销大江南北,成为当时跌打治疗的首选药物。但1966年起“中华跌打丸”被歪曲为“中华跌打完”而深受打击,为避“革”求存,被迫更名“跌打丸”得以继续生产。到文革结束,销量已倒退到了十年前。直至1982年才获批恢复使用“中华跌打丸”之名,注册为“中华”牌商标。从此,中华跌打丸产销逐年上升,名声响彻神州大地。“中华牌”也成为了现今我国医药领域唯一一个获准使用的“中华”商标。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双子楼坍塌,大量人员受伤,急需大量治疗创伤的药品。美国药商希望梧州制药能马上供货10万盒,使得具有跌打创伤特殊疗效的中华跌打丸成了紧缺药品。梧州制药及时发扬国际人道主义和救死扶伤精神,在国内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全力以赴赶制了一批中华跌打丸发往美国,在救援中真正起到了救死扶伤的奇特作用。而此前在国内发生的营口地震、唐山地震,以及近几年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鲁甸地震等多次重大灾害救援中,中华跌打丸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1991年6月28日,梧州中药厂与梧州市的制药厂、第二制药厂、第三制药厂四家药企组建成了梧州市制药企业联合公司,短短两年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10027万元,成为广西制药工业企业首家突破亿元产值大关的企业,并开始拥有了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胶囊、注射用血栓通等一批拳头产品以及一批专利技术。1993年又成功改制为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为股份制的梧州制药继续在改革创新和市场考验中经历了10年的磨砺,但企业做强做大的“瓶颈”无法有效解决。直到2003年其被中恒集团收购,才走上了现代化综合型高新技术制药之路。2008年,梧州制药投资3.8亿元建设的梧州制药新生产基地一期落成投产,两三年后二期项目也建成投产。这标志着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全国最大的中药现代科技生产基地由梧州制药建成,打破了原生产场地过小、生产设备陈旧、现代化程度不高、长期产能不足和市场供不应求的“瓶颈”。注射用血栓通的年销售额更从2003年仅有的几百万元,迅速上升到2008年2亿多元,到2013年时已接近40亿元,净利润超7亿元。


  

  2016年2月,广西最大、最强的国有企业广西投资集团入主控股中恒集团,梧州制药作为中恒集团的核心主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目前,梧州制药已是国家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华南地区最大的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拥有广西医药产业工程院、广西药物提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千亿元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先进技术平台,自主创新能力处于领先地位,成功开发了13个大剂型、217个品种、309个药品注册证、国家专利产品5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24个、收载2015年版《中国药典》品种102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45个。治疗优势领域涵盖心脑血管、跌打损伤、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等众多领域。梧州制药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注射用血栓通成为了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用药。注射用血栓通、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胶囊、结石通片等产品被评为广西高新技术产品、广西优质产品和广西名牌产品。中华跌打丸获评国家银质奖。梧州制药产品由于质量上乘、疗效显著、使用安全,畅销全国,深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充分认可和使用,为公众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医改新政推动中药创新发展

  

  当前,随着“十三五”医改新政向纵深推进和“健康中国”的全面建设,医药行业正在进入新一轮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发展已全面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正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面对机遇,作为我国中药的“老字号”企业,梧州制药又将何以适从和应对?


中恒集团总裁、梧州制药董事长 欧阳静波

  

  对此,中恒集团总裁、梧州制药董事长欧阳静波指出,从国家医改的实际形势和整个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看,我国中药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国家加强实施一致性评价、“两票制”、营改增、医保控费、二次议价等系列重磅政策,对整个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但《中医药法》的立法实施,必将为中医药行业和中药企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创造新机遇,利好品牌中药和优势中药企业发展。特别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红利覆盖到医药、医疗、医保和流通等各个层面,驱动中药全产业链的创新已势在必行,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药企逐鹿的重点。

  

  适应者生存,创新者发展。为了适应医改新政,抓住新一轮历史性机遇,梧州制药已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医药医疗健康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人类生命质量体验为使命,以中药产业链为主体,以消费者健康为延伸,以特色化学药为补充,以研发、营销、资本为核心抓手,致力于打造全球医药健康价值链的服务运营商,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综合性企业。结合当前自身的发展任务,梧州制药已在主动适应新医改,积极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自有产品、优势资源和能力禀赋,在积极做好现有经营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强化创新驱动,不断获取和巩固竞争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实现做强做大,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人类健康再立新功。



■袁世全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