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孩重度呼吸衰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上演生死大营救
医护团队正在抢救患儿康康
4岁男孩重度呼吸衰竭
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临危受命”
1月11日晚6点,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儿内科副主任黄启坤教授接到求救电话:一名4岁男孩因“咳嗽3天、发热2天,呼吸急促1天”在当地辗转两家医院后,病情急剧恶化,迅速出现喘憋、面色青紫、精神萎靡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其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病危,要求转入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诊疗。
接到电话后,黄启坤教授立即组织带领值班人员紧急腾出抢救室,备好人工呼吸机等抢救措施等待患儿到来。2个小时后,救护车将虚弱的康康送来,迅速转入儿内科抢救室。入院时,康康病情十分危重:面色灰青,烦躁不安,四肢末梢紫绀,经皮血氧饱和度70%(正常值为100%),右肺听不到呼吸音。急诊胸部CT提示:右肺全肺不张,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左肺通气过度、纵膈重度右移。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和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黄教授带领的医护团队判断患儿右肺全肺不张,可能是支气管异物所致,并不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需行支气管镜探查明确病因。儿内科值班医师高辉香当即联系呼吸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会诊,并邀请呼吸内科副主任刘宝义教授会诊,共同商讨疾病的诊断及气管镜探查术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最大可能减少患儿肺损伤、减少气胸的发生,黄启坤教授没有为患儿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而是慎重考虑后用较大流量氧气经面罩吸氧,并嘱咐患儿健侧卧位、加强拍背、吸痰等辅助治疗。经以上处理后,病人症状有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升至85%。医护人员同时抓紧时间向家长交代病情,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医护团队正在抢救患儿康康
患儿病情迅速恶化
多学科联合上演生死大营救
1月12日晨8点左右,患儿康康突然出现经皮氧出现明显下降,最低降至60%左右,同时出现面色青灰、异常烦躁、呼吸呻吟等症状,黄启坤教授马上电话汇报医院医务部。医务部高海东主任立即请医务部副主任、麻醉科常务副主任李建军教授紧急组织多学科会诊,会诊科室包括麻醉科、儿科、呼吸科外、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经过对患儿病情的精细分析严密诊断,会诊专家们很快就治疗方案达成共识:首先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睿杰医师用气管镜实施异物取出手术,如果术中出现气胸等并发症,由儿外科张蕾教授立即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如果气管镜手术不能解决问题,最后由张蕾教授实施紧急开胸术。儿科中心护士长李娜带领护理团队也积极准备好术后监护、管理等工作,确保患儿安全。
10点14分,患儿康康被推入手术室,在全麻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潘新良教授赶到手术室指挥抢救工作。儿内科黄启坤教授、刘艳丽医师,呼吸内科刘宝义教授随病人进入手术室,为病人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作准备。
术前术后对比图:左侧为术前胸部CT,
显示右肺不张;右侧为术后患儿恢复正常
术后恢复健康的康康在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