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药品将被“撵出”医院,该考虑这些问题了!(1)
来源:互联网
导语:分级诊疗开展推进下,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是大医院的门诊。三级医院取消门诊将使大量一般患者转至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加上医保支付的倾斜,慢病签约服务延展,药品营销结构将发生巨变,基层将成为药企的重点开发对象。
大医院取消门诊,基层医院就诊率上升。事实上,各地三级医院的门诊管理近几年来悄然发生了不少变化——
2015年,上海规划在三级甲等医院取消门诊;
2016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全面实行提前一天预约服务制;
2017年,上海政协召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专题协商会,亦提出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不设门诊,只做疑难杂症患者的诊疗的改革意向;
2017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取消门诊挂号;
2017年11月,江苏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宣布门诊限号、取消普通内科门诊等,只保留专业性的专家门诊;
2017年11月22日,安徽省政府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一方面要求医院不能限制处方外流,同时表示,具备条件的可探索将门诊药房从医疗机构剥离;
……
广东、青海等地也有压缩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的相关报道。
其实,取消门诊并不是三级医院乐意做的事,而是分级诊疗刚性政策及相关的绩效考核倒逼他们这样做。取消普通门诊,大大降低一般患者就诊量,可降低“药占比”,控制消费增长幅度,同时腾出更多精力放在高性价比、高利润收入的疑难重症治疗上。比如豫北基层某县级医院的住院平均消费为3500元左右,而该省2016年三级医院的大病住院最低消费为1.8万元以上。可以说,取消普通门诊一定是今后三级医院的大势所趋!
三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后,分级诊疗在切实推进的同时,无疑将大大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量。尤其是今年政府关于三甲医院必须与基层医院结为医联体的刚性政策出台,很快会有大量省市县医疗机构联体运作,这无疑将大大增加基层的慢病就诊住院量及下转住院量,从而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与销售。以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为例,其与2家三甲医院组成医联体后,上级医院下转的慢病及诊断明确、治疗稳定的住院患者明显增多,下转患者占总住院人数的比例从2016年的0.3%上升到1.5%,其中“三高”病症及肿瘤化疗、康复病人占90%,而慢病药品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药占比”上升近5个百分点!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总有名扬在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