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难!难!不解决这个问题,药企真的没法儿活了
小编语:
这几年,我们仿制药市场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瓶颈期,未来支撑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将由仿制药演变为创新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新药研发的行列。
在此有的朋友认为,仿制药还没有做明白呢,没走稳当就想飞了,新药有那么好做吗?做出来几个化合物就能称为新药了?——关于这个问题,不必再做无意义的争论了,做好吃瓜的群众就OK。国外专家早已探讨过新药研发成功的概率是多少、走势如何的问题。
这是一篇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文章,能不能说明问题,大家说了算,我们是吃瓜的群众……
药学研究后,临床研究的成功率是怎么样的呢?
近10年来,国外FDA临床成功率的发展趋势以及哪些情况下临床成功率会更高呢?
近20年来,制药行业研发、生产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也为讨论的核心。新药研发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在下下滑。
实际上,进入临床I期的药物有90%注定要失败。10多年来,我们在各个阶段所搜集到的数据表明,临床成功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为了不断更新研究成果,从1996年到2014年,对药物开发的成功率进行了外部分析,本文作者使用了Informa’s Pharmaprojects数据库,追踪了9200种新型化合物的临床和监察阶段的进展情况。
本文的方法是基于在一定时间段退出的所有药物中,成功药物的比例,计算各个阶段药物的成功率本文总结了临床成功率的主要发展趋势,近期有所改善,但整个行业的成功率已经下降10多年,在2007年到2010年之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导致当时许多大型制剂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转型。
随着行业的改变,在行业的整体水平上,临床成功率的下滑开始出现停止,图1是2014年前3年内的累积成功率。
制药企业的转型,似乎导致了临床成功率的提高,尤其表现在II、III期,成功率逐步提高。表明企业越来越注重早期的评估,以防止后期失败造成代价高昂的损失。
更多的产品在获得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总体行业投合作并减员情况的明显改善,但并未伴随投资合作总体规模的缩小。2008年至2013年期间投资合作并增长显著减少,但整体投资合作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以每年约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从2006年的2,271种新型临床化合物增加到2015年的3,823种化合物。
根据这一数据,2012年的预测(Nat.Rev.DrugDiscov.11,435-436; 2012),到2016年的5年中,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的平均数目将为每年约35个, 2001- 2012年期间平均每年25个。事实上,这个数字还是更高的:2014年,FDA的药物审评研究中心批准了41种新型分子,2015年批准了45种。
在2013年后,行业的增长主要在近科学领域,其中包括免疫肿瘤产品的跟尖浪潮,抗病毒抗感染药物。
这样就可能存在,制药行业过度投资这些“热门”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停滞不前的领域涌现出创新热点,例如心血管疾病(例如,蛋白原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抑制剂)和胃肠疾病(例如基于微生物组的方法),建议有足够的行业跨度来推动整个治疗领域的医疗进展。
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生物制剂产品以每年8.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小分子药物产品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根本没有增长,仅在2015年开始反弹。
目前,生物制剂占制药行业总量的39%,高于1998年的28%。生物制剂领域增长最快的产品为细胞、基因治疗(2010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4%)和抗体(复合年增长率为9.8%)。
生物制剂的成功率高于小分子药物。
除了生物技术的进步之外,推动生物制品扩大的关键因素是生物制剂相对于小分子的成功率更高,在过去3年第一阶段成功的累积率为18%(小分子药物为9%))(图2)。
仔细研究一下总体消耗趋势就可以看出呈下降的趋势。1997至2010年间,小分子药物由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5.6%到2010年前后仅为5.9%)的成功率急剧下降。生物制剂的成功率要稳定得多,但历史上生物制剂只占全球药品的一小部分。
在过去的5年中,特别是小分子药物的成功率有所提高,但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在所有临床开发阶段仍存在显著差异。
合作项目继续有较高的成功率。1998年,合作化合物一期成功率为32.2%,而非合作化合物(定义为由一家“所有者”公司开发的化合物)的成功率为11.5%。要么从临床前研究一直到一家发起公司的批准,要么与原始公司一起被收购。到2010年,这些比例分别下降到12%和4.3%,合作化合物保持领先地位(图3)。
最近,合作和非合作资产的成功率都开始提高,优势在于合作产品维持约8个百分点的优势。
有趣的是,合作的优势现在在后期发展中更为明显(图3)。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评估外部购买的化合物方面变得更加严格,并且在确定可能在开发过程早期失败的公司方面变得更好。
我们更新的数据分析表明,累计成功率和整体行业质量已经开始改善,这可能部分是由于行业正在从量化的“目标投射”方式中转移。我们也看到小型企业转向更多的创新;大型制药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依靠外部创新、有效合作的模式。
内容来源:@药事纵横(Pharmaguider)
搜索来源:思齐俱乐部
原标题:药企创新,难!难!难!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
觉得文章好,点击文末广告给小编加个鸡腿儿~
去实体店太耽误时间了,不要!
看电脑,在出差的路途上太麻烦了,不要!
那就赶快下载制药人自己的生意圈手机APP(制药通)吧!
有了它,您就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寻商机,聊技术,买药机,卖药机,招投标……
抓住制药机械设备行业商机,敬请下载APP(制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