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护事迹展示 | 左权县龙泉乡西寨村村医张海霞
2017年3月,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卫计委等10个部门,组织开展了“最美晋中人”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事迹展示、公众投票、评委评议等环节,在2018年1月召开的“最美晋中人”颁奖大会上,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祁县中医院文建福等20人分获“最美医护”及“最美医护提名”称号。在此,我们将“最美”的事迹进行再一次集中展示,让“人人学习最美、人人成为最美、人人宣传最美、人人尊重最美”成为风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开创进取,为推动健康晋中建设作出新的业绩!
今天的最美人物是在“最美晋中人”评选活动中获得“最美医护”称号的左权县龙泉乡西寨村村医张海霞——
一个蹒跚的身影,一头挎着药箱,一头拿着医疗器具,东家出来西家进,打针、输液、看病、送药,在龙泉乡西寨村,40岁的张海霞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奔波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在村民们的心目中她是最美的乡村天使,老百姓亲切地称她“农民的120”。
身残志坚
做百姓信赖的好医生
张海霞天生残疾,从小亲眼目睹了村里人求医难的状况,立志要当一名医生。于是在西寨村党支部和群众的推荐下,她于1993年进了卫生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到县、乡医院实践的好机会,毅然选择了医疗条件差、经济待遇低的西寨村卫生所,从此走上了乡村从医路。
很快,她便成了西寨村及邻村乡亲们非常信赖的好医生。村里谁有个头痛脑热的,找到海霞,她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量血压、测体温,先免费为老人检查一遍,然后开上几块钱的药。哪家小孩身体不舒服,找到海霞,一进门,她先给孩子一个小玩具或水果糖,稳住孩子情绪,再给孩子打针或输液。慢慢的,海霞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村里百姓的信赖,她的美名传到了四里八乡,好多人慕名前来就医,有搬进县城里居住的村民,也时不时地要回来找她,小孩子病了也哭着要找她:“让海霞阿姨打针,她打针不疼”。现在,她的诊所的床位已由原来的两张扩大到八张。
20多年来,她对待每一个病人都是细致、周到,好多人说她是“细心大夫”、“程序大夫”,海霞总是笑着说,“对待病情一点都不能马虎,万分之一的不认真,就是对病人百分之百的伤害。”
随叫随到
百姓的命比天大
无论严寒酷暑、风雪雨夜,海霞都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一年365日,她很少午休,没有吃过一顿正点午饭,在周围十几个村庄的小路上,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摔了多少次,每条小路有几个弯,几处崖,她都了如指掌。几乎每家每户几口人,每人身体状况咋样,她都装在心里。
那是1997年的冬天,距离西寨村十里的范家庄村,有位叫王花的高龄产妇,自作主张在家里生产,生死关头,家里人急了,凌晨两点多找到海霞,睡梦中的海霞急忙披衣起床,拎上产包药箱,随产妇家人向范家庄奔去,产妇的家人知道海霞身体残疾,夜里走路有困难,让她稍慢点,不想海霞比他们还着急,不顾道路坑洼崎岖,连跑带爬,以最短的时间到了产妇家,换上接生服,紧张有序地抢救,在她的精心助产下,婴儿分娩,大人小孩都平安。当时海霞惨白的脸上大汗淋漓,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便精疲力尽地倒在床上。
去年一个深夜,村民张军突发上腹疼痛,前来就诊,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通过仔细检查,海霞考虑病人患上急性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必须马上到县医院治疗。可是,刘军和家人身上当时都没有带一分钱,海霞二话不说带上现金就和他一起雇车到了县医院,直至刘军做了手术稳定下来,海霞一颗心才放下来,这时已是第二天中午。
无私奉献
村民是我的父母兄妹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海霞一直受到病人的信赖和信任,从医多年,她从不收一分钱的出诊费,从不乱用药,能吃药的绝不打针,能打针的绝不输液,她还买了许多中医书籍学习,有时开个小偏方,不花几块钱就能让病人药到病除。行医于她己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救助与守护。她说,今天村民把我当成救命恩人,他们都是我的父母兄妹,他们离不开我,我更是离不开他们。
去年正月十四,她70岁高龄的父亲不小心把脚腕摔坏了,经县医院检查,诊断为右踝骨粉碎性骨折,需要转到省医院做手术,这不仅需要人陪伴,更需要懂医的她,但她想的更多的是本村的好几个癌症患者,他们刚手术回来,要打针输液,还有三四个孕妇到了临产期,她一时难以抉择,六十多岁的老母亲看出了她的心思,说:“海霞,你留下吧,你是大家的医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了别人。”看着父亲疼痛难忍的面孔,她心里真的不知道是一股什么滋味,但她转念又想:父亲的病比起那些癌症患者,还是小事,最后决定由母亲和丈夫陪同父亲去省医院医治,她留在家坚守岗位。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中午,家家都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而癌症患者刘明凤,大便不通,把人憋得满脸通红直哼哼,她随即放下碗,去给患者灌肠做通便处理,费了很大劲,患者才得救。平时,吃饭时出诊是常有的事,有时忙碌完回去,孩子已经睡在沙发上了,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海霞阵阵愧疚。
海霞除了日常诊疗工作,还为村民们做健康宣传,她两个月组织一次群众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每月还以黑板报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她还为所有村民都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并年年逐一核对、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都做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和儿童做到定期随访。
改善条件
一辈子留在乡亲们身边
作为村卫生所的负责人,卫生所各方面的良性发展一直是她工作之余思考的问题,她积极响应卫生部门推行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卫生院支持一点、村委会支持一点、自己拿一点的办法,修建了200多平米的卫生所,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条件。为了患者冬季就医的取暖问题,不惜重金,买了暖气所用器材,请了技工安装暖气,使患者在严寒的冬季都能在温暖舒适的环境接受治疗。卫生所建好了,但没配置厕所,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随即一家人自己动手,挖坑、买砖、砌墙,用了五天时间,建起了厕所,解决了患者上厕所一大难题。
舍小家,顾大家。这是张海霞二十多年来乡村行医路上的真实写照。她自担任乡村医生以来,连续几年被县、乡评为“先进个人”。她笑着和别人说:“每治好一个病人,听到他们赞许的话语,我就觉得,再大的辛苦,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情愿一辈子留在乡亲们的身边,做一名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