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并非“万能”药,3大注意事项需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药店人”微信公众号(yaodianren520)
国内一项针对阿司匹林的调查显示,阿司匹林应用十分普遍,大家对其认同程度也较高,但终究是药三分毒,大家千万不能盲目服药,否则可能出现不良的效果,如长期服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会造成凝血方面的问题。
下面一起来了解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服用阿司匹林不当可能引起的反应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建议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
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环加氧酶,血小板合成TXA2的能力需要等到新生血小板补充,需7-8天,血小板凝集受抑制,出血时间延长;大量阿司匹林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引起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倾向。
阿司匹林用量大于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出现深大呼吸、酸碱平衡失衡、脱水、高热,甚至精神错乱。
少数伴有心、肝、肾损害的老年人,即使用药前肾功能正常,也可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
应用于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急性脑病与肝脏脂肪浸润综合征。
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减少尿酸排泄,引起尿酸渚留,引发易感者痛风发作。
服用阿司匹林的三大注意事项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其剂量最好控制在每日75~150毫克。剂量过小,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剂量过大,则增加出血风险,而疗效没有增加。
有些老年患者认为,既然阿司匹林是作为“预防”用药,少服1片或者少服一天都无所谓。殊不知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切不可随意停药。
第一次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最好先去医院做一些针对性的检查,排除消化道溃疡、出血性疾病,同时检查血小板数量、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血小板集聚率。
在服用阿司匹林3~6个月后,要复查血常规和血小板集聚率。如果在服用期间出现大便发黑、腹痛、牙龈出血、皮肤淤斑等症状,须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阿司匹林不可与这些药同服
服用阿司匹林要慎重,与以下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额外的风险。
阿司匹林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阿司匹林与抗凝药中的双香豆素合用,易致患者出血;
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
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
与利尿剂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杨酸中毒。
本文综合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当代健康报等整理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发送#精品#到药店人公众号
多篇精品文章任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