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卫生纸引发的护理思考
导读:一个问题:向患者提供卫生纸,属于护士的工作范畴吗?
作者:关月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护士小叶发微博诉苦--“昨晚值夜班时,有个病人向我要卫生纸,当时特别忙,我又恰巧没带,就直接说没有了,他却质问我作为护士为什么不带,还说非常难听的话,其他病人都看不下去了,他还在那骂骂咧咧……”
相信很多护士都遇到过这事儿,网友“二曼”就说她也被要过卫生纸,“刚从口袋拿出来病人就直接抢走了”,另一位护士自称被要过卫生巾……不少人将此视为小事,但这种小事却非常普遍,还包括 “凌晨一点按呼叫器喊护士关灯关电视”,“让护士修玩具车”“让护士买黄瓜”等等。
更让护士愤愤不平的是,“做这种事的往往都是四肢健全健步如飞的人!”
护士工作量雪上加霜
如上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护士工作量上升。
“我们晚班就一个护士,负责的病区却有50人,碰上病人要抢救的,腿跑得都能打绕,怎么可能做到事事周到?”网友“雷雨骄骄”说。
因为护士数量的严重缺失,中国护士的工作量堪称引领世界。虽然原卫生部早在1978年就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比0.4,但30多年过去了,现状并没改善。深圳儿童医院骨科护士郝某告诉《医学界》,他们普通病房的护士床位比是1:8。网友“付清慕 ”更吐槽,“国内一个护士照顾20来个病人并不罕见!”
国外什么情况?据在美国某军队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陆沄沄介绍,在加州,通常ICU的护士床位比是1比1—2,CCU为1比3—4,内外科术后恢复病房为1比6—7,康复是1比8—10。
对比结果很明显,中国护士承担了更多的护理工作,加上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外加的“找卫生纸洗水果”等护工工作,用“雪上加霜”形容并不为过!
为何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这就是医疗服务不到位的表现,缺乏医疗投入,导致我国普通群众享有的医疗服务还停留在非常基础和简陋的阶段,许多工作只能要病人家属来做。”在小叶的微博下,我们看到这条留言。
这种说法虽不准确,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毕竟我国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确实亟待提高,不过如果寄希望于政府加大医疗投入,未免“够不着”,倒是可以从护工角度找找原因。
据《医学界》了解,其实我国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都有护工,关键是各个医院配比不一样,比如北京协和是每十张床一个,有的则是二十多张床才配一个。护工通常是由独立的护工公司派遣到医院,分医院付费和病人付费两种,医院付费的主要是补充护理人力,一般安排在普通病房。病人付费的每天90-150元不等,一般安排在二级监护,如CCU、EICU、RICU等护理单元。
那么在护工人数少的医院,或者病人本身没有区分护工、护理概念的,护士也就常常被病人当做护工使。当然,碰到个人不愿意付费请护工的,或者医院没有配备护工的,护士就完全兼任了护工的活。
美国:护工只帮助有需要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那么美国是怎么解决的呢?
据陆沄沄介绍,在美国,护工叫护士助理,必须通过正式学校上课培训、临床实习一定时间、通过州里的考试之后,持证才能上岗,每年还得完成一定的“继续学习时间”才能更新执照。每个州的管理制度不同,以加州为例,护士助理属于医院正式职工,级别在护士之下,只负责为病人翻身、推轮椅、洗澡、换尿布、洗脸、剪指甲、戴假牙、开电视、按遥控器、喂饭、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事务,与护士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减轻护士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所有配有护理人员的医疗机构,护士助理不伺候具有自理能力的病人,只负责慢性疾病或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患者的ADLs(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提供生活上的服务,“尊重并鼓励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激励病人尽最大可能完成个人起居及个人卫生,有助于更快恢复,尽早出院。”如果病人完全具备独立完成个人卫生的能力,而仍然要求护工服侍自己,会有专门的社工TEAM找病人谈话,告诉病人,“护士助理是基于病人的medical needs为你的日常起居提供帮助。他们是专业的医疗人员,而不是佣人,也不是餐馆的招待,并非是来服务、取悦有自理能力的人。你应该尽力完成能够自己完成的日常生活事项,这样你出院后才能够尽快适应没有护士助理帮助的生活。”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