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位重塑中医培养轨迹

医药头条总汇

解决中医人才培养“路很近,心很远”的困局迫在眉睫。

  1月29日,北京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北京同仁堂集团董事长梅群提议,“除了扩招,企业可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培养中医药人才。”他列举道,北京市中医药专业大中专毕业生,每年分配的人数与中医院和药店不断扩大的规模需求以及整个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不匹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调查显示,当年国家有5315名中医学生的培养计划,但中医临床专业学生仅1000名;全国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仅有约3人,每万人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到4张。

  针对当前中医药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矛盾,教育部日前也开出治疗“处方”——其官网发布的《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分为博士、硕士两级,含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自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提出“重点以加快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力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目标后,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人才成了当前破局的“抓手”。  

重临床独设学位

  记者查看了前述《方案》的九款内容,文字不多,但处处流露出国家为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人才的迫切需求,接下来将着力创新和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将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中医人才流失现象日渐严重。“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很紧迫。”中部某省中医院副院长胡宝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多是按西医的大学教育方式进行的,而传统的“师带徒”培养模式逐渐被边缘化,甚至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或已失传,然而对中医感兴趣、愿意学的人并不多,所以教育方法要创新。

  就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进行本科教学改革试点。这是《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发布后,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教育或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首例实战。

  “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不建立,中医分级诊疗、中医人才分级教育将很难实现。”1月29日,国家级名中医、成都中医名医馆教授张勇委员在四川省“两会”上提出,取代原来的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注重中医经典文化的传承,“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医学高校发展的主要趋势。

  前述《方案》同时也强调要注重临床型与科研型人才的培养。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对记者直言道,“作为一门数千年传承的‘经验性’学科,中医在民间有广泛的认同,但人才培养遇到困境。”作为中医临床一线的专家,他建议今后要注重提高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

  尴尬的是,一方面中医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医学政策扶持不足、人才青黄不接和中医内部渐渐瓦解等问题严重。

  据悉,去年同仁堂和北京城市学院共同招收了一批中药技师的研究生,现已通过了统考和专业考试,预计2016年就可上岗进入基层工作。

  胡宝强在基层中医院工作多年,“医院可通过名老中医坐诊、设置重点专科和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发与应用等形式在中医药特色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领域发力。”  

找回中医的自信

  据悉,以往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颁发的都是医学或理学学位。因此,相关学科的资金、设备、基础设施的投入就会受到限制。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业界人士指出,“有几件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破局:一是文化的回归。目前,行业内多是脱离理论体系在谈中医药的发展,这使得当前中医药的发展似乎缺少灵魂;二是要改变目前中医院多是按西医的方式看病的模式;三是要在中医药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中医药评价体系,不能总是按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药。目前中医药能生存得益于‘以药养医’机制的存在,随着医药分开加速,中医药的持续性值得深思。”

  需要注意,光强调教育部专设中医学位能激励中医人才、重焕中医传承恐怕还不够,只有中医药文化的真正强大,才会有产业的强盛。值得玩味的是,记者获悉,临床上70%以上是西医生在开中药,去中医院看病的越来越少,而中医院处方中西医又占到55%以上。

  石学敏说,“不少基层中医院难以盈利,亏损或濒临倒逼的现状影响着医生处方,中医药是经验医学,其基础理论与临床技术体系需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临床循证研究,用实际疗效和数据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

  更何况,随着中医临床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疗机构在实施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形成“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新模式,以促进重点病种研究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研究与传承的方法学创新。

  不难看出,中医药自信的发展,文化是根基,产业是前提。前述专家认为,“这是个系统工程,除传统理论外,中医还要了解基本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掌握基本的现代医学技能,实现现代科技应与传统理论在临床中融合。且在中医和中药产业政策中应协同扶持才能共同发展,进而让学生有兴趣、有基础走进中医世界。”

本报记者 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