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春天湿气大涨 减湿去湿从生活方式着手

孝感卫生计生

湿气,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人体湿气重,由此影响健康。


中医上认为,湿气的形成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加上后天不注意养生,长期居住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又因饮食习惯不良,爱吃甜食、油腻之品,导致湿气内蕴化热积蓄在体内,造成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建议平时要有意识地祛湿排毒。



湿气自我判断



1.观察体重


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自身的体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增加,甚至会出现虚胖!体内湿气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自身下肢出现水肿的现象。所以,可以观察自身的体重及下肢水肿情况来判断自身的体内是否存在湿气!


2.观察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腻,并伴随有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明显齿痕等,则说明体内有湿气。


3.观察大小便


湿气重的人,会有小便混浊、大便溏泄等症状。如果大便成形,湿气重会使大便黏腻,很难冲干净厕所。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4.观察皮肤


湿气重的人,皮肤会感到痒痒的,像有蚤子在身体爬动一般难受,用手去抓痒,有红色凸起,像被蚊子叮一样。


5.观察关节


当湿邪伤及到关节时,很明显的就是侵蚀关节,使关节部分气血运行失调,运行不畅,出现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



湿气都有哪些危害?



  • 1.伤害关节。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 2.带下病。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 3.月经不调。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 4.阴道炎。阴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诱发阴道炎或导致阴道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 5.肥胖+浮肿。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 6.影响排泄。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 7.影响性功能。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湿气影响肾气的宣化功能,导致水汽停滞,造成肾积水,影响性功能。


除了上述危害外,体内湿气重的人会有全身乏力,排便粘腻感等多种不适症状,时间久了容易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减湿去湿从生活方式着手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第3招:避开湿气的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借助电器进行除湿。



养脾胃是祛湿治本之道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一款食疗袪湿的方子,以红豆、薏米为主,几千年来百试百灵,留传至今,不知道造福了多少受湿气所害的人们。


此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配红豆的薏米要通过细火炒制,薏米性寒必须使用炒过的薏米来减轻寒性,否则会伤脾。更必须铺以红枣、枸杞、荞麦、葛根,滋补脾胃、相辅相成,再加上冰糖可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这样食用,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


由于湿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因此,祛除了多余的湿气之后,还得养脾胃。在祛除湿气之后,可以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煲汤,有健脾养胃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式,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如用淮山、茯苓、薏米煲汤。这是夏季常用的健脾祛湿汤方。


湿气常常潜伏在我们的体内。如果在阴湿天气时身体出现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说明你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了,需要及时祛除。



薏米红豆粥去湿人人皆宜



祛除体内湿气,薏米红豆粥是佳品,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薏米,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 “赤小豆”,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红色入心,它还有补心功用。在熬薏米红豆粥时,不要加大米进去。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除掉。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也如同慢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来源:人民网健康)

大家都在看:

【卫计动态】应城市召开工作会 明确推进“五项改革” 提升“三大”能力

【卫计故事】为了生命,孝感急救人上演十八般武艺!

【健康】双手这样拍拍,调节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