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共建创新型“健康中国”

诺华制药

未来数年,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负担等问题带来的多重健康威胁,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呼唤着各国政府、企业、学界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中国的健康医疗事业在过去4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推进。诺华集团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是共享中国发展的受益者,更是协力共建健康中国的同行者。


沿着中国的既定方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诺华十分愿意参与这一伟大进程,为共同建设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近些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深化改革,有效解决了阻碍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创新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创新要素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这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描画了美好前景。


建立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和生态环境,需要营造公平诚信守法的产业氛围,给创新更多激励、空间和保障,才能更好地汇聚全球的创新资源。要发挥政策护航功能,以国际化标准优化政策,发展先进的医疗手段。目前,尖端科技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治疗方法,中国的研发环境也十分活跃。


近几个月,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创新药物的研发,包括加速临床试验审批、治疗罕见病药物附条件上市并提出减免临床实验申请等。


为了确保生物医药技术高速发展,且保障患者安全,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新时代的国际化政策法规体系。在优化人源样品的进出口流程、加强科研和政府的合作等方面也在不断完善。


提高健康产业信息化水平

高效的产业运行管理,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保障。面对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和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循证医学等对行业管理进行全面审视和科学重构,建成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体系,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强化行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


中国政府已经在多个行业推行大数据的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十三五”规划也要求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和电子病历系统,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智慧医疗。


早在2016年,我们就向上海提出政策建议:设计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治理模式,建立鼓励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应用的机制,并表达了与上海医疗机构合作的意愿。实践证明,利用医疗大数据的手段来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与价值,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走好这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一要优化现有电子病历平台、保险支付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以及推行IT基础建设所需要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二要建立健康的监管流程。制定严格的数据获取、共享和隐私条款,鼓励健康产业内所有相关方共享相关数据,譬如企业和学院。而加强中国政府机构间的项目合作也将有助于现代化监管体系的建设。


加强药物创新的普惠性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强化了2009年以来医改的成果,有助于提升药物创新的普惠性。这释放出一个可喜的信号,未来的改革方向将关注价格和报销的制度性改革,同时也将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的总体投入。


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出发点。基于共同的目标,在制定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实施细则时可以更多借鉴国际经验,在调整过程中提供清晰的流程、时间表和方法,并邀请更多领域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包括创新型制药公司等。同时,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中建立药物价值评估方法。


此外,需要在国家、省和地方各级进一步完善评估办法并简化流程。去年2月,中国国家医保目录再次更新,有36个创新药物被纳入国家目录,使得大量患者可获得最新的治疗方式,我们对这些政策在地方层面的执行翘首以待。


未来,诺华将进一步加强同中国本土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通力协作攻克疾病领域的科研难题,积极推进新药研发进程,进一步完善国际物流枢纽,为本地提供多元化业务组合以更好地满足包括心血管、呼吸、乳腺癌和慢性髓性白血病等重点领域的创新药需求。并继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共同推进创新能力提升,以行业内最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国患者提供优质创新药物。


全文转自人民日报3月26日第13版


点击阅读原文

探索逆转生命之轮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