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关键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德宏州人民医院

每周知识小课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提出过程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阐述。



基本内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足以说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意义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提出,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是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钥匙。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提出,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性质、确定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确定社会根本任务。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提出,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找到了发展短板,进一步夯实和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实践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德宏州人民医院  宣)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