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钟 穴:补肾第一要穴,强腰壮骨、治疗音哑失声......
大 钟 穴
大钟穴为肾经的络穴。什么是“络穴”呢?“络”就是联络的意思,它就像一座桥梁可以沟通表里两经。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大钟穴一穴两用,可同时调节肾经和膀胱经,它可以益肾、清热、安神。
大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与跟骨的交角凹陷中。
穴位名解:
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太钟名意与大钟同。
取穴方法:
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正坐或仰卧位,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平太溪下0.5寸,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
大钟穴取穴视频
大钟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联络表里、益肾平喘,调理二便、大钟穴有益肾和血、补精调神的作用。
特异性:大钟穴为足少阴经之络穴。附注:肾经络穴。
大钟穴意义: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循肾上行,二是吸热后别走膀胱经。
有位女士发烧后音哑失声,中医直按给她点按肾经的“大钟”穴。她忍不住疼的大叫“好痛呀!”医生说:“你看,出声了吧。”两人心领神会,相视而笑。
“大钟”穴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不仅因为它是肾经的络穴(肾经通于咽喉,所以治咽喉肿痛),更得益于它的名字叫“大钟”,钟不敲不鸣,一敲就会出声。
肾主恐,有的人因恐惧吓呆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时,也可以马上按摩大钟穴。
大钟穴主治病证:
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等。
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等。
大钟穴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
其它:哮喘,咽痛,口腔炎,食道狭窄,便秘,疟疾。
治疗音哑失声之法——刺激大钟穴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咳,喉中鸣,咳唾血。
《备急千金要方》: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烦心满呕。
《循经考穴编》:足跟肿痛。
大钟穴的穴位治法: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泻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表里不和则多提插捻转。
针刺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日常保健:
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大钟穴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如此反复按压。
作用:络穴都是治慢性病的,恐惧这种病就与肾有关。肾气足,人心静神定;肾气虚,人易恐惧。
恐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有的人先天肾气不足,从小就胆小怕事,到老了也是如此,而且因为年老肾气不足,会比原来还胆小。所以,一旦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情绪上的病,要坚持揉按肾经上的大钟穴。
大钟穴位配伍:
大钟穴配太溪穴、神门穴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
大钟穴配行间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
大钟穴配鱼际穴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大钟穴配中极穴、三阴交穴,有清热益肾的作用,主治尿闭。
大钟穴配神门穴、太溪穴,有滋阴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