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看见春暖花开的未来

高密人民医院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每读到诗人海子的这首诗,就会被诗人所向往的那种简单宁静的幸福所吸引,所感动。“有一所房子,阳光明媚,干净明亮”,这样简单的愿望,又何尝不是世代居住在条件简陋、低矮潮湿的棚户区的居民们渴望的、梦寐以求的?!

而就在今年春天,一个万物盎然,春暖花开的季节,为建设“品质城市”,圆棚户区居民的安居梦,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响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的战役。13个片区,90万平方米,8000多户居民,成为棚改的“重头戏”。来自各条战线上的12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了“棚改工作小组”,奔波在棚改一线,演绎了一曲曲可歌可泣、令人动容的棚改乐章。我为他们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忘我奉献的付出而点赞,也为有幸成为这场伟大实践的见证者并参与其中而自豪!

难忘那份水乳交融的干群情谊。棚改工作队员是棚改政策的“宣传员”,他们肩负着传递政府棚改“好声音”,讲清棚改好政策的重任。多少个漆黑夜晚,多少次风雨无阻,他们不是在入户走访,就是在入户走访的路上。或坐在拆迁居民家里炕头上倾心交谈,或在微风吹拂的院子里面对面交流,如何征收、怎样评估、何时回迁等等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有问必答,有难必解。他们热心真诚的服务,舍家忘我的工作,深深感召着棚改居民们,仿佛有了一剂“定心丸”,也仿佛有了一份深深的信赖。而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外面排起的人潮涌动、焦急等待的签约队伍,就是回报他们的、最令他们感动的情景。我院朱成芳副院长所在的卫计局第一拆迁小组,干群们齐心协力,仅用一天半时间就实现了鲁家庙片区23户居民“清零”,为全市棚改工作奉献上了一份响当当的成绩。

难忘那种坚持原则、迎难而上的果敢和韧劲。棚改工作队员还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棚改工作充满艰难曲折,每个片区,总有那么一两家比较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坚持“一个标准评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热心人心灰,更不让有无理要求者如愿。记得我们科有一位护士,她公婆家的房子面临征收,因提出一些过分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始终拒绝签约。工作人员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找到我们科护士,并让作为护士长的我陪同她一起回去做思想工作。那是一个周末,我接到任务后,义不容辞,把年仅4岁的儿子独自一人留在家里,便投身到帮扶工作中。没想到,她公婆的态度非常强硬,对她儿媳也是恶语相加,一副誓把“钉子户”坐穿的架势。我和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一起苦口婆心,反复和他们沟通,讲政策的公平性、公正性,并承诺一定最大限度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直到夜里凌晨一点,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口水。连续好多天,当他们看到工作人员不容动摇的原则和不松懈的态度后,终于缓和了情绪,同意签约了。那一瞬间,似乎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所有的辛劳都烟消云散。

难忘棚改工作人员全天候穿梭于改造区的身影;难忘他们不遗余力帮助拆迁居民腾空、租赁房屋的热情;难忘他们为生病住院的居民雪中送炭的关切;难忘那些浸透衣背的汗水……难忘的事情总是很多很多,感动无处不在……

都说“棚改难,难于上青天”。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2018年,在这个写满动人诗行的春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号召下,千余名党员干部用一份为民服务、舍我其谁的担当,凝聚成坚守一线、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打通了一条战天斗地的棚改之路。

在这一片片广袤的废墟之上,我相信,在不久的、看得见的未来,或许那时也正春暖花开,必将有高楼平地起,广厦千万间,回迁居民喜气洋洋、笑逐颜开,把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