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省人民医院王存凯荣获第三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决赛“十佳科普演讲达人”第四名
微信号:hebwsjs
头条新闻
6月1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健康报》社与《中国人口报》社承办,中科馆大讲堂协办的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讲解类)在京举行。由《健康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同期举行,经大赛专家委员会前期层层把关、严格筛选,22名选手在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决赛现场登台演讲展开角逐。河北省人民医院王存凯成功晋级决赛并荣获“十佳科普演讲达人”第四名,大赛同时评选出12名“健康科普优秀讲者”。
王存凯是我省唯一一名入围决赛的选手,他以轻松娴熟的表达方式为各位带来题为《大肠癌前传之大肠息肉》的6分钟自主命题演讲,向大家讲述了大肠息肉的危害及如何规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让病变防患于未然,达到良好的科普效果。并在2分钟随机命题讲解中以突出的现场应变能力得到评委的肯定,最终以92.61的高分取得“十佳科普演讲达人”第四名的成绩。
来一睹最有“言值”的健康科普达人风采!
获奖科普
大肠,曾几何时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江湖,在长约1.5米的纵深的区域内,大肠粘膜、粘膜下微血管以及定植菌群井然有序、层次分明、互帮互助共同维持着这台精密仪器的正常运转,吸收、分泌、营养物质代谢以及酸碱平衡的调节等诸多功能。素有“传道之宫、生津之处”的美称,让我们摄取精华,俱下糟粕。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风云突起,原本平静的江湖变得不再祥和,外来势力的一次次大举入侵,大肠粘膜一次次奋力抵抗,于是乎衍生出本不该属于这片沃士的战争怪胎——大肠息肉。首先到来的烟草烟雱让这里变得浑浊,大量致癌物质结合DNA形成加合物,让大肠粘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形成;伴之而来的是酒精让大量正常菌群移位甚至死亡,促进亚硝酸胺类致癌物的合成,增加了息肉发生风险;吸烟、饮酒作乐之时少不了大鱼大肉的摄入,进食较多肉类、腌制食物、油炸食物如此等等导致高脂血症、肥胖,为息肉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原本通畅的大肠之路拥挤不堪,便秘使肠道内致癌物质存留时间延长。没有选择混乱的应用通便药物,如减肥茶、润肠茶、养颜胶囊等,此类被称为蒽醌类的药物,在通便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唤醒着沉睡的肠道息肉基因。近年幽门螺旋杆菌如异军突起,无论在胃肠息肉、炎症、肿瘤、自身免疫等诸多疾病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分泌炎症因子犹如利剑般破坏肠道粘膜,慌忙之中,肠道无序加厚堡垒造成肠粘膜过度增生,促进息肉形成。
作为战争妥协的产物,大肠息肉被允许定居肠道,然而有些息肉并不满足于现状,罪恶的怪胎一刻不停的想要掠夺更多的地盘,占领更多的资源,于是原本还算光滑的息肉,一步步露出狰狞的面孔,表面开始变得粗糙、暗红,绒毛凸起,出现分叶、侧向发育,以至溃烂出血。经年累月,在缺乏有效监督的之下,此刻的肿瘤将瘤体一步步深入大肠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疯长的的罪犯血管开始贪婪的消耗着机体的营养,日复一日,瘤体迅速扩张,由息肉到腺瘤再到癌,至此,一枚息肉完成了它由良到恶的成魔之路。
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的并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而是是循环往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肠癌很常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明显升高。转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让病变防范于未然,让息肉处于监控之下,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目的,也是我们一直倡导和努力的方向。
我们将一如既往铭记初衷: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生命,成全一个家庭。为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尽自己应有之力。
来源:健康报 河北省人民医院
编辑:康小北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