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以至于,
我死的时候,
都没有人知道。
袁奶奶今年84岁了,一个人住在乡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城里买了房,离家远,又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平常不怎么回来。
袁奶奶的小孙女前几年在这生活,后来由于升学就进了城,一两个月也不来一次。袁奶奶说,这孩子从小跟着我,缺妈疼,陪陪她妈,应该的。
两个儿子离的远,又都有了自己的孙子,也抽不出来身。她不怪儿子,生活难,不帮忙照顾,孙媳妇该生气了。
袁奶奶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吃药,睡觉。
终于有一天夜里,她忽然念念叨叨,她只是念着几个孩子的乳名,重复念着,念了一夜。
她去世的那天周六,正好赶到孙女隔了三个月来看她,不过孙女打开门,已经没有人迎接她了。
既然没有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高玉兰今年也已经73岁,一个人住。
老旧的房子,门槛和房门四角都已经磨的光滑圆亮,屋内的灯泡也充满了油灰,布置只有简单的桌子、凳子、蜘蛛网以及夹杂的发散的霉味。
村里没有什么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出去做生意或者打工,高玉兰的儿女也一样。
每年过年的时候,儿女回来都会争相给她钱,让她买点吃的喝的用的,她每次都说不要,她觉得娃娃们挣钱太辛苦,不愿意作为一个老太婆不仅帮不了他们还给他们增加负担。
她很多时候都是坐在门口的拐角处,因为那个地方靠近村里的前街,不定啥时候会有个人打那过。
但是她不与任何人说话,变得越来越古怪。
她经常一个人在门口坐一天,从早晨看到太阳升起,到傍晚看太阳落山,还是不说一句话。
因为腿脚不便,每次她买东西都得托村里人捎带。
夏日的一天,她给了邻居15元钱,让帮忙带带点开胃的药和止疼片。
第二天,她的侄子给她端了一碗小鱼唐汤,叫了几声也没反应。想到老太太平常也不爱搭理人,就端着小鱼汤又走了。
第三天,还见她出门走了几步,又回到屋里关着门。
第四天,邻居回来把开胃药和止疼片拿过来,敲门敲了半天里面也没人应,另一个邻居说,昨天回屋里之后就没见出来,晚上灯也没亮。
村长、村支书和她66岁的妹妹随后赶来,把锁撬开,发现她吊死在里屋的梁上,屋里弥漫着一股臭味,肚子鼓得老大。
邻居都说,这一死可算是解脱了。
“出门一把锁,回来一盏灯”几乎是这些老人最真实的写照。她们的孤独与寂寞,是无穷无尽。死亡什么时候也开始成为了一种解脱和救赎?
王师傅是安徽的一名退休工人,60多岁,有两个女儿,都嫁在了外地。
王师傅住在一栋居民楼的楼顶,养了近十条流浪狗。由于多年独居,他不怎么爱跟别人说话沟通,邻居的印象也都是深居简出,寡言少语。
有一天,住在楼下的马师傅散步回来,发现王师傅的灯还在亮着,觉得奇怪,平常他晚上的灯几乎没亮过。可是最不对劲的是接下来的几天,王师傅的灯天天都亮着,大家这才感到不对劲,赶紧报了警。
民警而后王师傅的女儿都赶来了,但是房门被反锁,于是赶紧请来开锁公司。
门一开,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也看到一群窜来窜去的狗,场面一片狼藉。
经法医鉴定,王师傅已经死了大概一周左右,具体时间不详。
表面上纸醉金迷的都市,居住着中国一半以上的孤独老人。
没有陪伴,没有照顾,甚至身边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他们有的只是儿女们不断汇入的钱,可是有什么用呢,他们甚至连花钱的能力都不再具备了。
他们只能在黑暗的城市中,等待死神的到来,悄悄离去,不被任何人知道。
有多少子女,在父母离去的最后时刻并不在身边?
很多人并不清楚,年迈的父母究竟是如何生活的。
在你每天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的时候,他们整天扣着手指,算着你归来的时间,度日如年。
他们每天拄着拐杖,从公交的起点,坐到终点,再坐回起点,如此反反复复。
电影《我们俩》里,小马的学校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拍一个短片,小马决定拿起摄像机,记录老太的一天,但她很快发现,老太的一天过的特别无聊。小马让老太给女儿打电话,电话打通了,没人接。
老太说:每天都是这样,睡醒了吃,吃饱了,歇会再睡。闷的时候,就希望来个收破烂的、收水费的、走错门的,敲门可以说说话...
老太的这种孤独,年轻的小马哪里会懂。
老太太跟小马相处了一个春秋冬夏,争吵不断,可是当小马搬走时,她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弯着腰,语音颤抖地问:真搬空了?
在她生病说不出来话的时候,她也只想到了小马,女儿说,亲闺女还不如一个租房子的人呢!
小郑是广州黄埔区的一名送水工,每隔半个月,他都要给小区的一个老太太送水。
送水的次数多了,他也知道了老太太的一些基本信息。
老太太很多年前就离婚了,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就再也没嫁,如今女儿已经结婚,嫁到了上海。
小郑每次去的时候,老太太都拉着他跟他说好多话,给他倒好水,不用太急。每次离开的时候,她都会准备零食拿给小郑让他工作累了垫垫肚子。
从没想过,我们会有一天,找个人说话也那么难,哪怕只要几分钟。
刘爷爷今年82岁,年轻人的时候当过兵,打过仗,躲过了日军的轰炸机,也捱过了三年饥荒灾害,英勇一世,晚年却被孤独轻易捕获。
三个子女,一个早逝,还剩一儿一女,都在外地定了居。
刘爷爷每天很早起床,夜里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几乎天天不着家。他说他一回到家就坐立难安,胸口闷。
但凡家里来一个人,他就买上各种好吃的,恐怕别人不喜欢吃,他就每个口味的都来一份,他喃喃自语:我只是想饭桌对面有个人陪我而已。
李奶奶今年76岁,一个人住,身上各种病痛,家里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瓶瓶罐罐的药,最大的问题是行动不便,吃饭不能自理。
女儿也已经53岁,身体也不好,每次来给她喂饭,也是很麻烦。于是李奶奶为了不给女儿添太多麻烦,每次都选择少吃饭,少喝水。
那样的话就能少去卫生间了。
“也尽可能地少洗澡,万一摔倒了感冒了就太麻烦了”
谁能想到:这个为子女曾经撑起一片天的,到老了连洗澡都不敢洗。
前些日子,微电影《最好吃的饭》被刷屏。
故事讲述了妈妈张雨莲一只患了白内障,另一只眼睛也开始老化,几近失明。
得知女儿身体有些不好,她决定去给女儿做顿饭,因为女儿小时候一生病,就最喜欢写她熬得鸡汤。于是她第一次独自出了大山。
翻阅两次山头,淌过一次小河,走28公里的山路,转三次车,跨越四个省,坐3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
她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除了知道女儿的名字。
终于在大雨磅礴的时候被警察看到给送到了女儿家,可是那顿饭米很硬, 菜很咸,鸡汤上飘着鸡毛,鱼汤里还有鱼鳞。
难得的相聚,她也只待了一天就回去了。
直到有一天女儿不放心回家去看望老母亲,她才知道,母亲的眼睛已经几近失明。
可是谁又能责怪一个努力摆脱农村走向城市的儿女,那是不可逆转的滚滚红尘。
我们与父母隔着千山万水,终有一天,也会隔着阴阳。
就像弋舟说的,我在这世上太孤独。以至于,连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父母能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
远离父母,大多都是身不由己。
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着父母还健在,趁着我们还算年轻,尽我们所能,多回家看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络素材整理发布,如涉及版权问题,可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