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疲劳到猝死只有6步!你的疲劳有多严重?

大连广誉远中医院

20-44岁的人群,最不健康!《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44岁居民疾病状态比例为23%,在所有年龄段中,疾病状态比例最高。

年轻人常自诩年轻,熬一下没问题,将保健养生都忽略了。殊不知,过度透支身体,从疲劳到猝死也就6步而已。


6步走到猝死边缘



身体发沉
周身疼痛
突发猝死
经常犯困
易怒或抑郁
疾病缠身
测测你的疲劳值


1.早晨不想起床,勉强起床也是浑身倦意。

2.工作或看书注意力难以集中。

3.说话有气无力。

4.不愿与同事交谈,回到家后也常默不作声。

5.总想伸懒腰、打哈欠,睡眼惺忪。

6.懒得爬楼,上楼时常常绊脚。

7.公共汽车开过来也不想抢步赶上去。

8.喜欢躺沙发,把腿抬高才舒服。

9.四肢发硬、两腿沉重、双手易发抖。

10.食欲差。

11.心悸胸闷,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12.经常腹胀腹泻便秘

13.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是容易忘掉。

14.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后不断做梦。


以上症状,出现2-3项,表示轻度疲劳;出现3-4项,表示中度疲劳;出现5-7项,表示重度疲劳;如果出现8项以上,则可能说明身体已经出现疾病,最好到医院做一下检查。


猝死在身边


1
过度劳累

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2
肥胖

心血管疾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都占全了,而且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3
抽烟喝酒

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4
三高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都会损伤血管内壁,使血液变稠,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碎块堵塞血管,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5
压力大

焦虑、高压、惊恐、抑郁等情绪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还会増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6
打鼾

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120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这样做赢回健康



1
减压从吃开始

抗压其实也可以从吃入手,多吃水果、蔬菜、菌藻类等。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类抗压食物,远离咖啡、甜食和快餐等增压食品。


2
按时吃早餐

硏究表明,吃早餐的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要好于不吃早餐的人。早餐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较低的压力水平。



3
摄入充足的水分

水分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人体缺少水分,血液就会开始变稠,并且不能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器官,人就会感觉疲劳。建议大家每隔两个小时就摄入至少250ml水分避免身体出现缺水症状。


如果你不喜欢喝水的话,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西瓜、橙子等。


4
避免在午后摄入过多咖啡因

有研究显示,每天摄入200-300mg的咖啡因(2-3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人们的精力更加充沛。但如果在午后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则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睡眠,使你在第二天感到极度疲劳。



5
多出去转转

闷在室内久坐不利于健康,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让心情更压抑更焦虑。不如抽空参与社交活动或出去走走,与大自然亲近,每天行走一万步保健康,多晒晒太阳能促进钙吸收,多看看绿色也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


6
利用淋浴缓解身体疲劳

有调查显示,55%的被调查者认为利用“水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疲劳。如果没有条件淋浴,往脸上喷些水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7
听听音乐

音乐可以迅速有效的帮你摆脱负面情绪,因此,当你感觉疲倦的时候,不妨打开音响听听自己喜欢的歌。


8
学会向人倾诉

将苦闷留在心中也许很符合成年人的作风,但是向他人倾诉却能有效的帮你摆脱负面情绪,在真的撑不住的时候,给情绪一个出口,这会使你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9
尽量少生气

科学研究证明,愤怒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多负面影响,它会影响你的心肺功能,并且让你更容易感到疲倦。



10
采用瑜伽呼吸法

当人们压力过大时,通常习惯浅而快的呼吸法。而瑜伽呼吸法则倡导人们缓慢的深呼吸,这样可以增加氧气吸入量,从而使人更加精神。


11
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混乱的环境会给人失控的感觉,因此,定期清理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它们井然有序,可以有效的调节心情,助你远离压力。



12
把让你焦虑的事情写下来

如果你无法克服对事情的焦虑,那么试着把它写下来,然后认真分析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研究发现,人类忧虑的事情有七成都是不会发生的。但持续的焦虑会让你感觉疲惫。


13
每天发呆5分钟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呼吁广大市民每天“发呆5分钟”,用于集中精力、活跃脑细胞、减轻焦虑与压力。



14
保证充足的睡眠

充足睡眠是对身体健康最好的保护,不要熬夜,尽量做到23点前睡觉,最大限度地确保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午休时间不论身在室内室外,闭目养神或小憩20分钟都是有必要的。


本文图文转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转发只为分享,无商业目的。如有使用不当,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