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加点料,健康到!10款养生茶喝走疾病,就是这么简单
中药茶通常用于平衡体内阴阳气血,很多人平时爱喝上一杯养生。
中药茶学名“茶剂”,与中药汤剂、丸剂一样,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剂型,需要辨证使用。
既然是药,就有药性,长期盲目饮用反而对健康不利。
玫瑰花茶
玫瑰花可疏肝解郁、醒脾和胃、活血止痛,多用于调经、安抚情绪等。
饮法:沸水冲泡干燥玫瑰花3~5朵即可,也可放入大枣、或根据体质与红茶或绿茶同饮。
这些人不能喝
但玫瑰花气味芳香,性温燥,容易耗伤气阴,体虚之人越喝越乏力。
所以气阴不足、血虚血燥者,比如容易疲劳、出汗、口干舌燥、面色苍白、皮肤指甲干燥的人一定要慎用。
决明子茶
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血脂、降血压、利尿等作用。
饮法:9~15克决明子煎煮或冲泡,不可长期饮用。可与菊花茶同用,明目、降压效果更佳。
这些人不能喝
大量服用决明子可引起中毒反应;
脾胃虚弱、腹泻便溏者不宜服用;
高血压患者,与降压药合用时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胖大海茶
胖大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常用于肺热声哑,咽喉干痛,热结性便秘。
饮法:取胖大海3颗,泡茶饮用。喝胖大海茶时,要注意短期服用,症减药停。
这些人不能喝
胖大海药性偏凉,服之腹泻、老年人及脾胃虚弱者慎饮。
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研究过度引起声音嘶哑服胖大海无效。
甘草茶
甘草味甘性平,临床上凡咳嗽,皆应用甘草。又因其是天然的甜味剂,所以很多人喜欢冲泡甘草作为代茶饮。
饮法:甘草多配伍应用,用于急慢性咽炎。如:甘草5克,罗汉果9克,桔梗、麦冬各3克,胖大海2枚,加入适量冰糖;服用后,症状缓解应立即停止饮用,一般不超过三天。
这些人不能喝
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所以湿胜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长期大量使用甘草可出现水肿、高血压、低血钾、四肢无力、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因此,肾病、高血压、糖尿病者慎用甘草,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有抗病毒的功效。其药性寒凉,比较适合夏季饮用。
饮法:金银花20g,水煎或泡茶饮用。出现上火、感冒等情况才可服用,症减药停。
这些人不能喝
虚寒体质或久病不愈者慎用。
不分季节与体质长期饮用,会造成脾胃负担。
五味子茶
五味子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等功效,单味药泡茶对于缓解更年期常见的失眠、心悸、汗多、烦躁等症状均有良好疗效。
饮法:五味子10-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建议症减停药。
这些人不能喝
五味子药性涩,有收敛作用,外感患者服用会使病情加重或难愈。
长期喝五味子茶可能出现胃部灼烧、反酸及胃痛等不良反应。
擅自增加剂量可引起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
如饮用过程中出现不适,请及时停药就医。
陈皮茶
陈皮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积气,能理气健脾。
饮法:陈皮10g,开水冲泡即可。
这些人不能喝
建议正常人每周服用一次即可,有胃火、气虚或燥咳者慎用。
无症状的情况下,长期饮用陈皮茶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以请勿连续饮用。
枸杞菊花茶
菊枸茶甘甜爽口,入肝经,可明目。菊花性微寒,用于疏散风热,常用于发热、头痛眩晕等症状;枸杞药性平和,养肝明目。
饮法:枸杞、菊花各10克,以沸水冲泡,一周2~3次。
这些人不能喝
枸杞亦不宜久服或大量服用,有手脚冰冷、脸色苍白、怕冷、怕吹风等体寒症状的人需慎用
人参茶
人参性微温,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改善衰老。
饮法:取人参3~9克,从小剂量开始,若无不适反应可缓慢增加剂量。
根据自身体质选择人参制品,如煲汤、熬粥、泡酒,宜清晨或上午服,以免影响睡眠。
这些人不能喝
人参属于上品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特别是阴虚火旺,有出血倾向的人不宜服用。
此外,人参不可与萝卜、绿豆、螃蟹及强碱性食物,如茶、葡萄、海带等同时服用,也不可与藜芦、五灵脂、皂荚同服。
黄芪枸杞红枣茶
这款茶可提高免疫力,但其药性温热,适于气血两虚、脾胃虚弱者,比如有感疲乏无力、手脚冰冷、食少便溏及体虚多汗等症状。
饮法:黄芪15克,枸杞10克,红枣两枚水煎服用,见效停。
这些人不能喝
本茶适合体质虚弱的人。有积滞、阴虚阳亢这不宜饮用。
比如有便秘、高血压、细菌或病毒感染、咽喉肿痛症状者不要喝,以免“火上浇油”。
一天3个喝茶最佳时刻
第一杯是早茶,宜在早饭后8点半到9点半之间饮用。
用200毫升沸水泡3克茶叶,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劳的作用,助你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一天的工作。
第二杯是午茶,下午2点到3点之间饮用最适宜。
午茶可用180毫升沸水冲泡4克茶叶,对于降血脂、保护血管有一定好处。喝的时候要一口一口地慢饮,不要一口气喝完。
第三杯是晚茶,时间宜在晚上6点到7点之间。
茶水切忌过浓,可用150毫升沸水冲泡2克茶叶,能够起到降血脂、助消化的作用。要强调的是,晚上9点后不宜再喝茶,否则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
文|来源于网络
编|余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