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叔:您的“粉丝”遍布全市,街坊都说“谢谢您”!
在望牛墩镇洲湾村里
无论男女老少
在村口巷尾碰上他时
大家都会亲切地喊他一声:“文叔”
他就是莞小卫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最美医生”——望牛墩陈旭佳卫生所的医生陈仲文。
1966年,陈仲文从赤脚医生做起,扎根乡间52年,救死扶伤,惠及周边街坊。已进古稀之年的他,现在依然行走在乡间,为村民提供全天候的医疗服务。接下来,请和莞小卫一起走近陈医生,了解关于他的“最美故事”。
走路求学解决村民看病难
医术精湛“粉丝”遍布全市
上世纪60年代,村里缺医少药,村民们有个头痛脑热的,看起病来很不方便。当时的大队干部看中了年轻的陈仲文,希望他能在村里干个“赤脚医生”。考虑到村里看病难的实际情况,文叔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成为了镇里6名学医人员之一。
对于当时求学的场景,文叔依然历历在目,“每天需要步行两个半小时才到学校,吃饭要自带饭票,一个月仅有6块钱。”经过两年的学习后,聪明勤奋的他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名合格的“赤脚医生”。
刚做医生时,村里只有他一名医生。这意味着,他一人就要担负起守护全村人健康的重任。文叔回忆,以前他往往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常常需要上门看诊,甚至有村民半夜敲门寻药也得起来。有一次,邻村村民也上门问诊。看着村民焦急的表情,文叔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就与村民出发了,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到目的地。
一直以来,文叔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全周期、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他的病人年龄跨度大,从初生婴儿到耄耋老人,都是他的“忠实粉丝”。由于医学精湛,不单单周边的村民也常有上门问诊,甚至有许多病人从南城、高埗、虎门、大岭山慕名而来。
自学中医课程不停“充电”
分文不取义务为村民接生
学海无涯,文叔一直在为自己“充电”。他多次参加培训学习,自学了中医课程,在三十岁的时候,这位初中毕业的乡村医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大专学历,同时在勤学苦练和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
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文叔是驾轻就熟,可你能想到他还曾兼当过“接生婆”吗?
陈仲文说,由于当时条件艰苦,不少村民明知家里接生十分的危险,却因付不起医疗费用,也只能选择在家里生孩子。碰到这种情形,文叔常常分文不取,义务为村民接生,至今已接生过4名孩子,其中一名孩子亦成为了一名助产士。
虽然出身于“赤脚医生”,其实陈仲文在产科、儿科、内科都有一定的造诣。
古稀之年坚守卫生所只为方便群众
儿女受他影响选择学医扎基层
文叔今年已71岁,早已达到了退休年龄,还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他却坚持到诊所上班,周边的街坊遇上什么不舒服的也都乐意来找文叔。门诊病人最多时能够达到每天100人。为了方便周边群众,他的出诊时间还特意延长到晚上22点,一天工作近十个小时。
在文叔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都选择了学医,同样扎根在基层,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女儿更是选择做一名全科医生。
在文叔的认知里,医学这一行就是方便群众,能在村卫生站治得好的疾病就可以在村卫生站治疗,不用群众跑远门去看病。
朴实、平凡的陈仲文,用自己的医术医德感召了年轻一辈,“多年后我就成了你”,这是对他最大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