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至,养生有重点——祛“暑湿”是关键

昆中药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因此不知不觉地开始吃点好的——按中国人的习惯,也就是要吃肉。一些中老年人,还讲究“贴秋膘”。不过,中医养生专家提醒人们,不要急着贴秋膘。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


对着镜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腻且发黄,就要警惕“暑湿”到访。 “湿”分内湿、表湿两种:因节气所致,“伏案久坐”人群易感的为“内湿”,退湿过程相对漫长;雨淋、中暑为“表湿”,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近期感到头昏、睡不醒、疲劳缺氧、周身乏力、吃什么都没味道,舌苔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黄苔,那八成就是体内有了“暑湿”。提醒出现上述症状后,积极就医的同时,在日常饮食的选择上也要有所调整。


祛“暑湿”,饮食上应注意多食用薏米、西瓜、冬瓜等除湿化湿的食物。常食薏米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西瓜皮是化湿的药,可吃些皮和瓤相间的部分;荷叶主要表湿,用荷叶做的荷叶包饭、荷叶茶水有助除湿;冬瓜最好去掉软毛后带皮煮,可以化湿,也可用冬瓜皮和绿豆一起煮,为1:2的比例,冬瓜占1,绿豆占2;鱼肉大都“生湿生痰”,因此,处暑期间最好少食大鱼大肉。


【昆中药提醒】

尽量保持室内环境干爽、通风,如果有“暑湿”症状,参苓健脾胃颗粒来帮您!


参苓健脾胃颗粒

补脾健胃,利湿止泻。

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应对“暑湿”怎能少它!


•处暑开胃三宝:萝卜、鸭肉、糯米粥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表明暑天接近结束。处暑节气的显著特征是空气干燥,人们往往感觉皮肤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所以眼下的保健离不开防秋燥。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



萝卜和鸭肉也是人们熟知的适合秋天吃的食物,有润燥的功效。女性可多吃些百合,能达到润肺养阴的效果。



同样具有养阴润燥功用的食品还包括鱼类、干贝、海带、芹菜、菠菜、芝麻、豆类及奶类。


总体来说,更应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性,特别应多吃耐嚼、富含纤维的食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生津润燥。


•“一场秋雨、一场凉”

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这个节气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时,必有寒气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睡觉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要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


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初期应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的人,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的人,早晨可吃几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