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及辨证用药

深圳万胜隆医药


   高脂血症(HLP),是临床常见病,它既是独立病种,又是血管及脏器疾病的主要基础病变之一。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均已证实: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



中医认识高脂血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心理压力的加重,使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积极预防高脂血症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医调脂方药众多,且毒副作用小,在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但是,由于中医没有高脂血症之病名,其主要病情散见于痰饮()、肥人、胸痹中风眩晕心悸等病证之中,所以临床分型繁杂,缺乏统一标准,在临床疗效评价上难以规范。有鉴如此,有专家将19942006年以来部分中医药期刊文献所报道的对高脂血症治疗和研究情况进行整理,收集高脂血症临床辨证不同的证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辨证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临证治疗。


从175篇研究文献中,统计出615l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辨证分型,归类合并样本,具体证型的病例分布情况见表l

湿阻遏型和气血瘀滞型最为多见,痰湿阻遏型(包括痰浊中阻型、痰湿内蕴型)1300例,气血瘀滞型(包括血瘀阻络型、气滞血瘀型)1307例,其他证型依次为脾肾阳虚型885例;痰瘀互结型60l例。将涉及痰、瘀、湿的分型进行统计,共4120例占全部病例的66.98%,涉及脏腑气血虚损的分型进行统计,共2031例占全部病例的33.02%。因此提示高脂血症是本虚标实的病变,而以标实及标本兼病为多。本虚主要责之脾肾功能障碍,标实在痰湿瘀血为患。这种相关性,能被中医临床实践资料所证实,因此临证调整脂质代谢紊乱,从痰湿血瘀分型辨证论治较为多见。

痰瘀互结浸淫血脉是高脂血症的病理特征。因痰致瘀,或因瘀致痰、痰瘀互结沉积体内,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的关键病机,也是高脂血症演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然转归。因此,高脂血症的实质为痰瘀浸淫血脉为患,然血脉遍及脏腑,应无所不害,其害者,始在血脉,似无争议。从临床实际出发,治疗高脂血症,或称痰浊瘀血,大法有三:若责之脏腑功能失调者,以调理其功能为主;若痰瘀之邪反标本者,则先攻其邪,后议其调理;若本虚标实,难分仲者,则攻补兼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廖氏化风丹,源于一六四四年,是治疗头风脑病的传统名药,所含药母、天南星、天麻、全蝎、僵蚕、麝香、冰片等21味中药,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作为立方根本,兼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安神定惊之功效全方配伍,内外结合,标本兼治,且大胆借鉴白酒发酵工艺,大大增强了药物的生物亲和性,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适合用于痰湿内盛、痰淤阻络之高脂血症病人对脑中风的预防。


主要证型联合用药

分型

症状对比

舌象脉象

用药



湿阻

多为中年肥胖者,高血脂头晕目眩,痰多而粘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化风丹+辛伐他汀



气血瘀滞

血脂高而伴胸痛、胸闷、痛处固定,此类患者多合并冠心病

 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

化风丹+辛伐他丁+丹参滴丸



肝郁化火

血脂增高伴烦燥易怒,面红目赤,口于舌燥,尿黄便干,头晕、头痛

舌苔黄腻、脉弦,多合并高血压

化风丹+辛伐他丁+丹栀逍遥丸


肝肾阴虚

多为年老体弱高脂血症患者,表现为腰酸腿软,耳鸣眼花,倦怠乏力

舌红苔薄,脉沉细

知柏地黄丸,养阴生津中药:生地黄15g,山萸肉9g,钩藤后下15g,丹参15g,白芍15g

本文摘自

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辩证规律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第14卷第3期

————————————————————

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万胜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您想要的信息

商务合作请联系:1365145339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