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一个优秀的团队,拼的不是人才数量,而是用人方法!

新野人民医院


    “知人者,王道;知事者,臣道也。”即懂得用人是为王之道,而懂得做事是做臣子之道。只懂得做事,不懂得用人是许多心怀鸿鹄之志的领导者沦落为失败者的主要原因。

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说,“集合众智,无往不利”。在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挖掘人才,利用人才。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往往是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

对于企业来说,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用人标准、用人理念和用人方法。

用人标准

基层看才能、中层看德行、高层看胸怀

如果把企业比作是运动场,那基层就是运动员,中层就是教练员,高层就是裁判员。

基层只做事不做人;中层既要做事情又要做人;高层不做事只做人!

对于考核基层,就是运动员

金牌就是目标,没资格指手画脚!多做少说!目标就是金牌,把事情做好,达到目标,这就是标准!其他的别谈!

一切用数据说话,把好的事情做到更好,把不好的事情也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就是优秀的基层!这样才能谈做人!

对于考核中层员工,就是教练员

教练员既要做事又要做人,因为好的教练员是拿过金牌的运动员,有背后的传承,也有经验的创新,这样的教练员,必须既做事又做人。

也就是说,既要做好工作,也要带好团队,做人做事相结合,做人无私则无畏,做事无私也有畏,这样,才是合格的中层!

而对于考核高层,就是裁判员

裁判员就是只管人不管事,因为高层只负责用好人,该管则管,不该管千万不要管!给下面的人多留点空间,允许人犯错,这样才能使下属迅速成长。

万万不能做诸葛亮般的人物,最后累死了自己同样亡国,因为不是后续无人,而是没培养人才。

用人理念

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历更讲奉献、讲道德更讲风格。

用人理念是小、中、大企业都必须具备的,特别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可以无理论,但必须有理念。

在用人方面,没有正确的用人理念,招来人也是白招!到最后,为了壮大实力,而盲目扩充人数,越招越大,只会成为大大泡泡糖,一戳就破了。

文凭 VS 水平

在市场经济下,高学历不等于“人才”

所谓的文凭,就是学历,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都为了学历而历学,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再问问小学的课本,早就不记得了!

学历与能力的关联不是必然的,通常,高学历意味着高知识,但高知识不一定转化为高能力;但在知识社会下,没有丰富的知识,能力是会打折扣的。

要知道,文凭是敲门砖不是保证书,而水平才是通行证,带你走向你更远更高的位置。

学历决定你的下限,能力决定你的上限。

职称 VS 称职

“评上的用不上,能用的评不上”

职称,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就像考驾照一样,拿驾照的人不一定很会开车,开车十多年的老司机也不一定能考得下来驾照,就是这个理。

这就跟真正的美国人考不过中国的英语6级考试一个道理。所以,企业要更注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激励政策也要与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挂钩,才能激发员工称职的态度。

有职称不能代表就能称职。一个人努力的方向应该永远是以知识技能为重点。

阅历 VS 能力

阅历代表过去,能力成就未来

说到阅历,确实很重要,但阅历相对能力来说,阅历是无力的。很多人以自己的阅历自豪,却忘了阅历只是过去,并不代表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

经验与阅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有些人有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年复一年的工作固然很熟练,但却没将阅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亦早已失去。一切辉煌仅代表过去,未来永远是空白。

企业是做出来的,是需要实际行动落地的,一切的辉煌仅代表过去,未来永远是空白。

所以,可以用阅历去壮志凌云的想,但必须用能力脚踏实地的做!

资历 VS 奉献

很多地方论资排辈,那是短缺经济的年代,过剩经济的今天,有资历的人需要讲的是奉献。

要学会奉献,把机会、荣誉、掌声多让给年轻人,这才是成熟的表现——稻子成熟了,就该低头了。

何不将阳光和雨露多奉献给年轻人,让他们茁壮成长呢?搞企业切勿出现鞠躬尽瘁却死而无后已的人,有了资历更要奉献!

道德 VS 风格

最后说到道德。什么是道德?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方为道德。

道德是做人必须具备的,而做企业的人除了道德之外,更讲风格。

用人方法

任人唯贤、量才用人、扬长避短、公开透明

在用人上,只要有能力,人品没问题,就大胆的用!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着眼于人的优点和长处,就能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当领导的,若求全责备,对下属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巨大的压抑之下,就会人心离散。而只有用其所长,各得其所,大家才能心情舒畅,团队效率自然会不断提高。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既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平,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打破这种不和谐的局面。

投稿邮箱:

nyxyrmyy@163.com

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点击我查看投稿要求

(来源:共产党员

统筹:林楠  编辑: 郭楠 陈斌  田平  


请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