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打嗝是心脏抽搐!日常这么做,悄悄护心!

新泰市中医院

近日,印度“广播传奇”丽塔在参与节目录制中突然打嗝,接着仰头不省人事。随后,工作人员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急救,但丽塔最终还是因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为什么猝死前会打嗝?


这是因为,膈神经是从人的大脑开始,经过颈部、从颈椎两边到达胸部,从心脏的外膜延伸到膈肌之上。若是人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刺激到了膈神经,就有可能引起膈肌梗塞,人就会打嗝


患者表面看起来是在打嗝,却已经发生心脏抽搐了,而实际上在抽搐出现之前的5~8秒当中,患者的心跳可能就已经停止了,但由于大脑意识还能继续维持几秒,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打嗝现象。


心脏骤停危害极大,当患者心脏骤停超过4~6分钟时,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而心脏骤停一旦大于10分钟,患者将会脑死亡


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等特点,当猝死发生时患者会失去意识,无法自救也不能求救,因此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有这样几类人尤其需要预防心脏猝死冠心病、曾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心脏射血分数过低者、心力衰竭者、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史者、曾经发生过心脏性猝死者以及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者。


这几类人群最好每隔6~12个月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自购家用监测心率手环等设备,以尽早发现心脏问题,防止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手臂内侧三个护心穴


手臂内侧是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心经起于心中,在体内和体表各有一段循行路线,体表是沿手臂内侧后缘一直到小指。心经与心血管病直接相关,主治心、胸、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掌心热等。心经经气异常,会产生心痛、咽干、口渴、前臂厥冷、麻痛等症。此外,心经还可安定神志、调节心理,治疗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神经和精神疾病。


疏理心经和检测心功能的最佳时间是11点至13点。两臂各捏揉5~10分钟,重点按揉腕部四穴(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各5分钟。长期坚持可辅助调理心慌气短、胸满憋痛、失眠乏力、冠心病、高血压等症。心经上还有三个代表穴位需重点讲述。


掐按神门助眠防老痴。


情志不畅会影响睡眠。神门为心经之原穴,即安定心神的门户。临睡前点按此穴有助产生困意,调节睡眠障碍,平时经常揉按还可防治老年痴呆。神门穴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是治疗晕车。神门穴位置很深,需用大拇指的指节内侧用力掐按才能达到一定刺激量,产生治疗效果。


弹拨极泉测心功能。


极泉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它不仅可以调节心律,治疗两肋疼痛,还是检测心血管健康的要穴。检测手法是用拇指点按极泉,然后拨动它,拨动时会触及很多“小筋”,并产生向手指传导的发麻感。若麻感明显,说明心经通畅,心血管功能正常;若拨动时只痛不麻也不传导,证明心血管有淤阻;若不痛也不麻,说明心血管系统供血不足。


心痛疲劳按通里。


心动过缓的人群大多在通里穴(小指一侧的腕横纹向上1横指处)有压痛、结节等阳性反应点。捏拿此穴36次为一遍,捏拿3~5遍,可舒心安神。上班族工作疲惫时,两手握拳,将手腕内侧放在桌子边缘上,从通里穴向手肘方向推,重复30~50次,既可休息大脑,还可疏通心经。


每天快走10分钟就护心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最新论文指出,每日仅需快走10分钟就可降低老年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选取了1600多名60~64岁的志愿者,让他们连续5天穿戴心率和运动传感器,每日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打理花园和慢走)和中高强度活动(如跳舞、割草坪和快走),并记录下其数据。同时,研究人员分析了老人体内几种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分别提示炎症、血管功能、胆固醇水平等,从而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其中,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它由肝脏生成,当存在全身性炎症或炎症部位生成白细胞介素时,C-反应蛋白的水平就会升高;血管功能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密切相关,后者是一种能溶解血栓的蛋白质;瘦蛋白和脂联素可用于了解胆固醇,瘦蛋白是一种防止过饿或过饱的激素,脂联素能调节血糖水平和脂肪酸分解。


研究结果显示,每进行1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男性瘦蛋白水平就会降低3.7,女性降低6.6%;每进行10分钟低强度活动,男性和女性的t-PA水平都降低了0.8%;若不活动,则男性白细胞介素水平升高0.6,女性升高1.4%。研究人员指出,降低患心脏病风险的关键在于改善血管功能。老年人久坐不动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不利影响。60岁以上人群哪怕每天快步走10分钟,都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来源:人民网健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底部请随手点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