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医护风采 | 记榆次区模范医师、长凝镇南合流村村医李文娟

晋中卫生计生

做农活的人习惯早起,七点刚过,长凝镇南合流村村医李文娟工作的卫生室里,已经有村民前来候诊。换上白大褂一阵忙碌,给病人检查、诊治结束,又忙着整理起资料来。“下午还要去入户走访,这些活都得抓紧时间做完。”李文娟说。九年来,这已成为她工作的常态。

在乡村医生队伍中,像李文娟这样的“八零后”并不多,特别是作为一名女性,长期扎根乡村、服务农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

九年来,在服务乡村卫生医疗的一线上,她甘之如饴,逐步将健康和卫生理念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去。

除村医的身份外,李文娟还有一份职责——长凝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一员。这是我区首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村。在这个团队中,她不是专家权威,却是距离村民、患者距离最近的一个人。2018年,她所在的团队获评“山西省基层好团队”,全省仅有两支团队获此殊荣。


李文娟医生入户为村民服务

扎根乡土“村医梦”

从小时候起,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解除病痛,就是李文娟的理想。为此,她不断努力,于2004年从医学院校毕业,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认定了要将这条路坚持走下去。2009年9月,李文娟加入了乡村医生的队伍,成为了长凝镇南合流村的一名医生。“尽管当时来到农村,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选择,但我心里仍然十分激动,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相比城市,农村更需要有年轻的医者沉下心来做点事,我愿意成为一名年轻的乡村医生。”李文娟说。

在李文娟入职的第一年,国家便开始推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历了从2009版到2011版再到2017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不断完善、丰富,对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可以把十三项公共卫生工作井井有条地完成,李文娟付出了不少心血。最初,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李文娟也很发愁,而现在,她不仅为每一名村民建立并及时更新了健康档案,更对他们的健康状况了然于心、如数家珍。在一步步累积中,李文娟扎实完成每项基础工作,曾获评全区“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如今的村级卫生室,已经不再是村民看个头疼脑热、买点常用药的地方。更像是居民体检站、咨询室、活动服务室。早上醒来,李大爷感觉有些头晕,就过来测个血压;糖尿病人昨晚多吃了水果,一早便来测个血糖;高血压病人觉得现在口服的药品有副作用,会前来询问;新婚夫妇想问问叶酸领取;妊娠妇女想了解相关登记管理和优惠政策;家里有新生儿打听一下婴幼儿体检,预防接种;家里有住院病人过来咨询报销流程相关事宜;慢病患者希望了解办理慢病卡的相关手续;老年人也许只是过来坐坐,想说说自己最近的身体和饮食情况,希望得到关怀和安慰;也有身体异样的病人来就诊,要及时的治疗和分诊转诊……诸多繁琐的工作接连不断,往往不经意间,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匆匆吃过午饭,李文娟又忙着做文案工作、入户走访。“在这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很累,也很充实,这是每一位乡村医生工作的常态。”李文娟说。


群众健康“守门人”

 2016年9月,南合流村作为首批“家庭签约服务示范村”,开展家庭签约服务。这是一项惠民好政策,但也是新生事物,村民们普遍存在迟疑与和观望。南合流村常住人口超过1200人,想要普及签约服务绝非易事。而在区卫计局和团队的努力下,在李文娟几乎是逐门逐户的走访、宣传下,最终,在一年的时间里,2017年,该村的签约率达100%。因为他们贴心服务群众的感人事迹,最终被评为“山西省基层好团队”。

在服务村民的过程中,李文娟也收获了许多“亲情”。尽管她不是本村人,却慢慢融入了每一位村民的生活中,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也把南合流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村”经常挂在嘴上。

27岁的村民小李是一名智力障碍患者,母亲已故,父亲年迈,有家族精神遗传病史。从2017年底开始,小李几乎天天都会到卫生室,总说他自己身体不舒服,但因智力问题,又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从他断断续续的简述里,李文娟尽可能诊断病情,给予治疗,缓解他的身体不适。同时,李文娟还为他进行了特殊申请,每次上级医院下乡都安排给他免费检查。除此之外,李文娟还将一些干净整洁的旧衣服送给他,并不时的送去一些生活用品,给予小李力所能及的帮助。

56岁的曹阿姨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十二年前,一次劳作后突发脑出血,虽然经过积极治疗恢复良好,但血压控制情况并不好,五年前又再次出现脑出血,双目视力急剧下降,肢体活动也欠灵活,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为病情特殊,用药量大,虽然办理了慢性病卡,但受到用药规范的限制,她单次购药量不能超过标准,几乎每周都要跑一趟医院。在签约服务后,团队依据特殊用药群体的特困人群帮扶政策,省去了曹阿姨的许多麻烦。

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李文娟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93岁高龄的范大娘虽然身体硬朗,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希望李文娟来看望她。于是,李文娟每月至少要入户一次看望老人,简单量量血压,测测血糖,询问一下最近的饮食用药和作息情况,再听听老人聊家常,每次老人都会特别开心。“让我最高兴的,是老人的家人对我说,每次我去过以后,老人都会很精神,每次去老人家时,她都要把好吃的给我尝尝……”李文娟说。


默默无闻“奉献者”

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时,李文娟便离开了小家,奔向那个小小的卫生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多年来,李文娟几乎没有假期,风雨无阻,难以兼顾家庭,所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李文娟坚实的“后盾”,其中包括年幼的女儿。

女儿六岁那年,一天黎明时分,李文娟伸手为孩子盖好被子,却无意中碰到了女儿的额头,像个小火炉一般滚烫。李文娟马上开灯,看到女儿的脸蛋通红,温度计测量后居然高烧至39度。而此时,手机也像赶趟一般响了起来,原来村里也有一个孩子整晚高烧不退,希望李文娟赶去诊治。无奈之下,李文娟只能求助母亲来照顾女儿,而她则带着不舍和内疚,匆匆赶去出诊……

“基层工作动手机会多,使我更好地提升着自身的医技能力;基层充实的工作,使我感受着自身的价值。看个小病痛,完善一个记录,归整一次档案,居民脸上的微笑……每一项看似不起眼的小任务,在完成后即刻就能有干成大事的满足”李文娟说:“除此之外,我更希望有更多年轻、专业的医生能够加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中。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了解到农村对医护人才的需求,村民对健康生活的渴望,需要越来越多有志于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年轻人,加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中,更好地服务父老乡亲,让党的好政策在农村大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