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糖尿病仿制药未展开一致性评价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也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推动了糖尿病用药市场的迅速扩容。米内网数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化药总体市场将近500亿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入倒计时,但截至目前,新京报记者统计,仅有2个药物(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的3个产品通过/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还有大量企业并没有动作。
“一个品种我认为有三五个厂家生产就足够了,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把原本临床数据不规范或自身研发能力有问题的企业排除在外,通过一致性评价是今后仿制药最基础的生产前提。”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指出,糖尿病药物的品种本来就少,目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均有产品通过已算不错。
超六成产品未展开一致性评价
近日,新京报记者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进入289目录的糖尿病药物均为口服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5个药物共10个品种,涉及294家企业的307个批文。截至10月21日,仍有203个批文没有任何进度,占比达到66.12%,仅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两个药物的3个文号的产品通过/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
在上述5个药物中,作为国内医院销售额第2位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所涉及的药品批准文号最多,为120个,但目前有64个文号暂无任何进度,比例超过一半。其中0.5g规格的二甲双胍片用量较大,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这个规格的二甲双胍片主要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华北制药等7家企业生产,目前均已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而0.25g品规的二甲双胍片需评价企业多达113家,却有64个文号无任何进展。
10月2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成为国内该品种首家按照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申报通过的企业。在此之前,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的盐酸二甲双胍片(0.5g)和盐酸二甲双胍片(0.85g)以美国ANDA(新药申请)身份转国内申报获批,可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0.85g品规为非289目录品种。
而另一个拥有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糖尿病药物是格列美脲。8月,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格列美脲片正式通过一致性评价,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格列美脲片。
格列美脲片目前共有14个文号,涉及11个厂家。米内网数据显示,格列美脲片由赛诺菲占据了83%的市场,扬子江药业排在第四位。
阿卡波糖评价难度大至今未有企业通过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PDB医药终端市场综合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份额第一位的是阿卡波糖,第二位是二甲双胍,第三位则是格列美脲。其中,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是我国糖尿病用药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排名前三位的糖尿病口服药物,目前已经有两个药物均有品种通过,而市场份额最大的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仍未有突破。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阿卡波糖在我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的用药金额为7.1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7.72%。其中拜耳公司的原研药拜唐苹占据了68.75%,中美华东制药的阿卡波糖片卡搏平占据了29.02%,四川绿叶制药的阿卡波糖胶囊贝希占2.23%。在米内网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中,拜耳的阿卡波糖片以14亿元的销售额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畅销的药物,中美华东制药的阿卡波糖片也以6亿元的销量成为社区最热卖的十个药之一。
新京报记者查询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发现,中美华东制药和四川绿叶制药均已提交补充申请。其中,中美华东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申请于今年4月8日被药审中心承办,并于8月8日进入补充资料任务,截至目前暂无审评意见。10月9日,四川绿叶制药阿卡波糖胶囊的一致性评价刚刚获承办。
中美华东制药在发布完成一致性评价并开始申报的消息时坦言,阿卡波糖的一致性评价难度很大。一方面,阿卡波糖的原料药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发酵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杂质,这对企业的生产质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阿卡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在肠道中发挥作用,血液中吸收少,所以BE试验的难度也较大,这也是目前国内阿卡波糖获批较少的主要原因。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展开,中美华东制药认为,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快对原研品种的替代,给公司带来重要业绩增量。
专家称每个品种三五厂家足矣
“任何产品质量的提升都是通过两种方式:监管和竞争。”史立臣指出,目前来看,外资企业在各方面都有优势,尤其是研发能力。而国内制药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但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倒逼国内制药企业重视提升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质量。中国制药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但仿制能力很强,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用不了几年,市场格局会被颠覆。“政策给中国企业留了很多机会,但大前提是质量要过关。”
史立臣指出,糖尿病药物的品种本来就少,有两个药物出现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很正常,而且每个品种三五个厂家生产足矣。清理了乱象后,市场将得到很大规范,企业也无需投入过大营销费用。一些外企甚至会借此机会新增此前没有的仿制药品种。毕竟很多外企目前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候:大批专利药到期,后期新研发的专利药跟不上,必然会盯上仿制药市场。“中国市场未来的药品需求增量是全球最大的,包括糖尿病药市场,任何企业都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