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新疆首个三甲医院组团托管县级医院 半年内医院整体效益翻番

人民医院

门诊量翻番!手术量翻番!住院人数翻番!医院效益翻番!

皮山县人民医院的这些转变,全部发生在过去5个月的时间里。

从提升医疗技术,到完善医院管理,再到医务人员整体的精神面貌,自从今年5月被正式托管于自治区人民医院后,皮山县人民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

可作为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自治区人民医院组团援建团队队长的胡延孟,对目前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我们会继续做下去,未来,一定会做的更好。”

作为新疆首个三甲医院组团援建县级医院的试点,胡延孟有着自己的“野心”,“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可复制的援建经验与制度,在全疆推广,惠及更多的基层医院。”

13位三甲医院“活宝老师”进驻 撬动医院变革

11月4日,尽管是周末,皮山县人民医院的门诊依然很闹热。排队等候的时候,不时会有病人踱步到诊室门口探出脑袋,估摸着轮到自己的时间。

5个月前,该院每日的门诊量约在40人,如今,最高门诊量已经达到每日800余人次。而住院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最高日住院人次亦超过了800。

而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就诊和住院人数的翻番增长,只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表象。在他们心目中,重拾本地患者信任,体味到职业荣誉感,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们皮山县的患者,却宁肯去60公里外的叶城县医院自费看病,都不来我们这里。”说起曾经,原就职于医院呼吸内科,今年5月被调任至重症医学科担任主任的阿布力克木·吾买尔坦率的像个孩子,“作为医生,我们心里真的很难受。”他拍拍自己的脸,黯然地摇了摇头。

可提起如今,他的眼睛却亮了,指着从自治区人民医院“空降”而来的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黄小鲁,“他是我们的大‘活宝’,经验这么丰富的老师就在身边,我们随时可以请教、学习。”

而同样被阿布力克木·吾买尔视为“活宝老师”的,还有12人,他们都是来自自治区人民医院各个领域的专家,如今已分别进入医院的医务部、护理部、财务科、后勤等多个行政部门,及肝胆外科、消化科、口腔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

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加盟”,一点一点撬动着医院的变革。

重症监护室新建后患者日日爆满

以重症医学科为例,“在安徽援建之后,我们医院有了新楼、新病房、新设备,也有了具备11张床位的重症医学科。”阿布力克木·吾买尔说,当时的科室内有3套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重症监护的必备设备,“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人会用这些设备。”

重症医学科的存在,是为了更好更专业的抢救、支持、延续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相当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堡垒”。

做得好,就可以挽救很多重症患者的生命,做的不好,即使手术成功,但围手术期的各种突发状况也会让患者遗憾离世。因此,对于科室内部环境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程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阿布力克木·吾买尔坦言,由于临床能力有限,医院之前除了成人的阑尾、疝气等难度系数较低的手术外,80%的外科手术都会在医生的建议下转至外院。

即使偶尔碰到了外伤等急危重症患者,重症医学科能够发挥的功效不会比普通科室好多少,而每一个因围手术期并发症离世的患者,对医院的品牌与口碑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越不做,越不敢做,来的人越来越少。”

而如今的重症医学科确让阿布力克木·吾买尔有着满满的骄傲,“我们是二甲医院,可我们的重症完全是三甲的标准。”医院被托管后,重新定义了重症监护室的重要性,由自治区人民医院捐赠的8套抢救设备让科室内的11张病床都能有效运转起来,随着手术的大量开展,“现在我们科室的床位已经爆满了,都需要提前预约。”

而更让阿布力克木·吾买尔自豪的是,凡在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患者,如今几乎全都恢复了健康,“这在以前我们都是不敢想的。”

他指着如今正在科室住院的小路——孩子六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入院时满肚子都是脓。“以前,我们只能让孩子转到地区或乌市的医院,可如今,随着医院建制及技术的成熟,孩子已经度过了术后危险期,下午就可以转入普通病房了。”

医生技术飞越:“一个月的手术量与之前一年差不多”

同一时间,肝胆外科执行主任马志刚刚刚做完一台妇科手术,为患者切下了一个篮球大小的卵巢囊肿,“都是外科手术嘛,触类旁通,友情援助一下。”

自从5月份来到皮山县,在他手把手的教导下,已经有3名本地的医生能够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

“我现在一个月腹腔镜的手术量大概是20多台,比我原来一年做的还多。”肝胆外科住院医师李明礼笑着说,最近的这5个月,是他在职业生涯中,最突飞猛进的日子。

李明礼坦言,自己曾在三甲医院进修过一年,但由于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一直都没掌握腹腔镜手术技能,“以前即使会做些疝气、阑尾手术,而且都是开刀的。”

还年轻,还想学习新东西,可原来的医院却无法让他获得大幅提升,为此他甚至考虑过是否离开。

随着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的入驻,在马志刚的言传身教下,如今的李明礼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我们现在所有的手术都是用微创的腹腔镜,创口小,恢复快,患者的反馈都特别好。”

医院环境好,医疗技术好,医院又同步实施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如今,来手术住院的患者越来越多,不想出院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了。”马志刚笑着说。

17岁的玛依努尔因急性阑尾炎住院,原本微创手术5天后即可出院,可都术后一周了,面对着医生的问询,她依然皱着眉认真地说,“我觉得,我还应该再住5天院,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学习嘛。”

愿以试点建模板 带动新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提升

说起组团援建,大家的印象还大多停留在援疆省市对新疆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的援建。而由新疆本地三甲医院,如此全方位地组团援建县级医院,在我区还是首例。

回忆刚刚接管医院时,“医院硬件设施很到位,但是软件实力亟待提升。”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自治区人民医院组团援建团队队长的胡延孟坦言,由于诊疗技术薄弱,不仅一些本地的危重患者会舍近求远的去外地就医,即使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患者也会去距皮山县60公里外的医院自费就医,“这给援建团队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

经过多次调研,根据本地高发疾病及医院现状,自治区人民医院有针对性地选派了13位专家进驻医院,先后投入了近500万元,从行政到临床科室进行全面托管。

构建涵盖内外妇儿全方位的门诊体系、规范急诊院内外救治流程、根据当地心脑血管疾病、结石等疾病高发,打造心脑血管病、肝胆、泌尿科、微创外科等重点专科、新建重症医学科,发展中医康复等特色科室,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胡延孟仍然记得刚到医院没多久,一个9岁的女孩因为肠坏死入院,“手术很成功,可是却因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而离世。”看着孩子生命体征一点点的消逝,看着医生们拼劲全力仍无法挽回,胡延孟下定决心,一定要建设重症医学科,要尽快。

6月,经过一个月的筹备,重症监护室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执行主任,黄小鲁连着一周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内,除了教会医护人员如何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测仪等抢救设备外,更关键的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大家如何处理患者的突发紧急状况。

“很多急症的判断和患者的抢救,都来源于经验,患者的生死可能就取决于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的决断。”黄小鲁说,他希望能把自己所有经验都留下,让重症监护室运转起来,让更多的重症患者都保留生机。

正是在黄小鲁、马志刚等援建专家们的不断努力下,皮山县本地医生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而随着被治愈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口碑效应也日渐成型,不仅本地患者开始回归,甚至还吸引了其他县市的患者,不少患者甚至从上百公里外专门赶到皮山县,“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在这,我们放心。”

“如今医院的改善,是可喜的,但这只是个起点。”提到未来,胡延孟的眼睛黝黑闪亮,他希望通过努力探索,将组团援建县级医院的优秀经验固化,形成可供参考的模板,将试点经验变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先全面提升各地县级医院的水平,再以县级医院为核心通过医共体模式,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技术提升,“你说,那个时候,我们新疆的老百姓,还会为看病而发愁吗?”



文/健康报记者:夏莉涓 通讯员 艾雅娜 王黎虹

文/.转自新疆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