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感动】讲医者暖心故事,扬时代奉献精神——江苏省优秀医师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我区举行

广陵卫生计生

 提示点击上方"广陵卫生计生"每天都有新鲜资讯


11月19日下午,初冬的暖阳映照着京杭大运河之滨的京杭之心。

江苏省优秀医师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扬州广陵站在这里盛大举行。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扬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姜龙,市人大科教文卫工委副主任江晓昀,扬州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黄为民,市文明办副主任王辉森,广陵区委副书记刁顺勤,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鸿钧,区人大常委副主任李成志,区政府副区长黄艳,区政协副主席居益芬,扬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轶群,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邬益军,区卫计委主任李彬等出席报告会。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省健康教育所相关负责人,市、区、乡镇及街道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代表,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以及省、市主流媒体等共700多人参加活动。

姜龙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坚守在医疗战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他指出,扬州市委、市政府认真遵循习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把健康作为最核心的民生,重点推进“健康中国扬州样本”建设,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他认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凝聚着卫生健康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心血汗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涌现出一大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照亮了心灵,温暖了社会,展现了新时代扬州医务工作者的风采,是医术至美的展示,也是榜样力量的弘扬,更是对改革发展的推进。他希望,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牢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先进做榜样,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同时,要让更多的平凡英雄从幕后走向台前,走向公众视野,成为人人称颂的名人、达人、红人,展现好形象,弘扬正能量。让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带动身边人从自己出发,从点滴做起,自觉用一言一行筑牢城市发展的道德基石,携起手来建设人人向往的宜居新扬州。

朱岷在讲话中指出,全省举办优秀医师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是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卫生健康崇高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宣传的重点内容。她认为,扬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先进典型为示范,引领行业文化建设,持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形成了学做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她希望,扬州市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超前谋划,积极融入,上下一盘棋,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以来,我省卫生健康事业的辉煌成就,让卫生健康系统的好典型、好故事感染人,鼓舞人。

活动最后,参加巡讲的6位优秀医师接受少先队员敬献的鲜花,并与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几位讲述者带来的平凡故事,感受他们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办公室组稿)

扎根基层二十载 健康扶贫佑百姓

付宝鼎

扬州市广陵区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部书记、主任,“中国好医生”“中国好人”“全国群众满意的社区医生”“江苏省医德之星”“江苏省优秀基层医生”“扬州市劳动模范”等。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这是他工作20年来最深切的感受。他总是说:“做医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他每年免费出诊百余次,为行动不便者上门治疗,为家庭困难者节约开支。他15年如一日,为一名胸膜瘘患者“掏心”换药,被当地百姓称为“救命菩萨”。

从医二十多年来,付宝鼎时刻牢记职业赋予他的使命,始终将病人放在第一位,一直以“假如我是一名病人”的换位思考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付宝鼎的事迹不仅感动着头桥百姓,也鞭策着医界同行。


小医生的梦想之路

孙绪峰

徐州市丰县单楼卫生院医生,“江苏好人”“江苏省优秀基层医师”等。

我的父母都是很普通的乡村医生,我初中毕业后选择了从医这条路,梦想长大后做一名医生和爸爸一起为老百姓服务,做一名合格的百姓健康守门人。

2009年我被借调到单楼卫生院,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挤出休息时间走村串户,下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一张村医朋友提供的桌椅,自编自导,自己搭台,自己“唱戏”,拉开漫长的慢病防治之路。我坚持每月拿出200元左右的工资,为每一位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免费提供三天的基本降压药物作为“体验性”治疗,“医来二往,牵而有约”,慢慢地获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理解和配合。截止目前累计为患者免费提供降压药物2万余元,用“小剂量药物联合,个体化阶梯式”特色治疗方案,直接节省降压药物费用20万元左右。 2017年3月份在镇党委和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孙绪峰爱心团队”,截至目前已对76户84位建档立卡低收入患者家庭中的高血压患者开展精准医疗帮扶,深受好评。

我还坚持将自己在基层高血压等慢病管理方面的创新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书写的有关论文均被每届中国心脏大会会务组采纳,并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循环杂志》上面,多次应邀在国家级学术会议现场做经验交流。2015年8月,《健康报》对我在基层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采访,后以《小医生有大梦想》在《健康报》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

儿科医生33年的坚守

朱玲玲

苏北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医德标兵”“江苏省医德之星”“扬州市十佳五一巾帼标兵”“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扬州市医德标兵”“扬州市文明职工”等。

作为刚刚毕业的医学系大学生,初到儿内科,整天要和一群哭闹的小孩打交道,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太情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一个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幼小生命,因为我们的救治而重获新生时,那份喜悦和欣慰是常人难以体验的。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担任科主任以来,新生儿科也从只有2个房间、6张床位的独立医疗小组,发展到今天的46张床位、硬件设施将达省内先进水平,并于去年获评扬州首个“江苏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

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科室有危重患儿,我总是随叫随到,冲在抢救患儿的第一线。我们抢救的最小的孩子叫大毛,宝宝出生时25周+6,体重仅1000克,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经历了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感染、黄疸、喂养困难等等并发症,随时有生命危险,家长焦急万分,几乎面临绝望,但我们没有放弃,经过我们新生儿团队全力抢救精心护理、治疗,小家伙坚强地度过难关,回到妈妈的怀抱。这就是一个儿科医生坚守和奉献的理由,这就是儿科医生的幸福。

……

践行医者仁心的“朱阿姨”“朱奶奶”芳华远去,但初心未改!33年儿科从医路,别人觉得我工作辛苦,但我觉得得到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一辈子就做儿科医生这一件事,值了!

播洒人间大爱  书写绚丽人生

陈玉瑛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全国卫生系统道德建设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最美巾帼人物”“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扬州市巾帼建功岗位能手”“扬州市优秀护士”“扬州市十佳护士”“五一劳动奖章”等。

我先后担任过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儿科科护士长等职务,在护理岗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5年。35年来,我记不清楚到底护理了多少婴儿,但一直坚定一个信念:孩子是每个家庭精心培育出来的最大希望,每一声啼哭、每一次皱眉都牵扯着父母的心。既然他们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他们共同的母亲!

我一直记得一名叫“东东”的孩子。他是一名“丙酮酸激酶缺乏”的患儿,每1-2个月都要来医院输血一次。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6年内已耗资近40万元。为了减少东东住院天数以节省开支,每次在东东入院2-3天前我便会与血库联系备血,保证患儿24小时之内出院。后来东东到上海去做干细胞移植,出发前东东说唯一愿望就是我能陪他到上海治病。我还赶到上海去看望他,给他鼓励。不过东东的干细胞移植未获成功,在我得知脾切除可以根治这个病,立即帮东东联系了我们医院最好的外科医生,为他进行了切脾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现在东东已经18岁了!

我潜心研究、大胆实践,在省内率先开展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应用技术。后来,我又在非常规部位及疑难病例穿刺、导管定位研究以及导管后期维护等方面积极取得突破,在江苏省内享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为了辐射PICC技术的应用范围,我积极协助护理部、科研处申报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连续4年在扬州市成功举办了“儿科护理新概念、新技术、新项目学习班”,将PICC技术得以在省内广泛应用。

虽然现在我的工作岗位有所变化,但我还是原来的我。只要患者需要我,我会立刻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被人需要真的很幸福!”

乐观、积极向上的80后基层医务工作者

仲艳玉

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江苏省最美接种医生”“江苏省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扬州市十佳岗位学雷锋标兵”“扬州市十大好人”“扬州市医德之星”“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广陵区劳动模范”等。

原是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免医生的仲艳玉,在乡镇一呆就是十五个年头,这十五年来,凭着一辆电瓶车,她走遍了沙头的每一条乡间小道,访遍了沙头的大小村落。2005年11月,仲艳玉怀孕6个多月,可她仍坚持奔波于各个村组。一天傍晚,仲艳玉访视完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就在回家的路上,出现了意外。因为刚下过暴雨,路上泥泞,她一没留神,从车上摔下来,跌进了旁边的水沟里。所幸仲艳玉当时衣服穿得厚,肚里的孩子也没什么事。事后,家人很是反对仲艳玉这样“不要命”的工作模式,可是她坚决不肯休息。母亲拗不过女儿,之后仲艳玉再去村里访视,母亲就会悄悄骑车跟在她后面,生怕女儿再出意外。

因为积劳成疾,2012年10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手术后大半的胃都被切掉了。紧接着她又咬着牙熬过了六个疗程的化疗,以及手术和药物带来的痛苦反应。医生一再叮嘱,让她在家好好休息。可是经过半年的休养,看着大量堆积的工作,她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于是她又向领导请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她常说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驻滩办主任”

仇其令

广陵区疾控中心主管医师,“扬州市医德标兵”“新长征突击手”等。

作为区疾控中心血寄地防工作唯一的专职人员,他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勇挑重担,甘于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每年的春秋时节是查灭螺、巩固血防成果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他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忙碌在全区各个查灭螺现场,认真巡查、督导各个滩块的工作质量及进度,基本上连续一个多月都得不到休息,被同事戏称为“驻滩办主任”。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和大家共同努力下,广陵区连续经历了“血吸虫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消除疟疾”“肠道线虫病有效控制”达标考核,2017年代表江苏省通过国务院血吸虫病春查考核,2018年又代表扬州市高分通过“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考核验收,相关做法及经验还获得英国、印尼同行的肯定。

处处留心,个个留约,做患者的贴心人

董爱华

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优秀基层医师”“扬州市三八红旗手”等。

我是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中心的一名基层全科医生兼妇产科医生,我在医生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4年。让我最值得自豪的是,现在在我的手机上已经积累了1400多名患者的电话,添加了1100多名患者的微信。可以说,每一个电话号码,每一个微信号都有一个故事,一份患者对我的信任。

在我刚工作不久,一位产妇产后十多天,夜里两点突然下身出血,第二天早晨他丈夫才来医院咨询。听了他的述说,我立刻背上器材同他一起赶回家,此时产妇已晕厥。经过急救,产妇转危为安。如果再耽误一步,后果不堪设想啊。还有……

这些事让我意识到,如果患者能第一时间联系上医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就能将意外和不幸降到最低。于是从那以后,我便养成一个习惯,在每位就诊患者的病历上写上我的手机号码,可以24小时随时联系我,就这样,我手机24小时待机,任何时间都能接到患者的电话。

当然,留电话也会带来烦恼。有一次我就接到一个挨骂的电话,患者是四川来扬打工的,因为没钱,没有接受住院治疗的建议,经朋友介绍找到我。我给她做了前庭大腺脓肿手术,手术很成功,创口不能缝合,需每天到门诊换药,患者丈夫不理解。第二天,我带患者来到苏北医院的专家,听了专家的一番解释,彻底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这样的事很多,我认为,人一旦得了病,非常的无助,也很恐惧,如果我能被患者当作精神支柱,能让她们看病少走弯路,那就无愧于医生这份神圣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