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专业销售解决宝典——「脑血栓」和「脑栓塞」区别和用药方案(005)
脑血栓简介
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患者,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多在睡眠中或静息状态时发病。
症状
前驱症状是发晕、头痛。
脑栓塞
脑栓塞简介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病年龄较轻。
症状
两者的鉴别要点
脑血栓形成 |
脑栓塞 |
|
病史 |
多有脑血管硬化、糖尿病等病史 |
主要见于各种心脏病、术后等 |
诱因 |
近期感染、饮酒、过度劳累、外伤等 |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
好发年龄 |
多发生于中老年 |
主要为40岁以下的青壮年 |
好发部位 |
颅内各大动脉及分支 |
颈内动脉系统,尤其是大脑中动脉 |
前驱症状 |
1/3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
一般无 |
起病情况 |
缓慢,常于数小时或数天内病情达高峰 |
急骤,数秒至数分钟症状便全部出现 |
发病状态 |
多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病 |
多在安静或剧烈运动状态下发病 |
起病时血压 |
低、正常或稍高 |
多正常 |
临床表现 |
||
脑脊液 |
多正常 |
正常或含少量红细胞 |
头颅CT |
脑内低密度灶 |
脑内低密度灶内可伴高密度影 |
治疗原则 |
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及手术治疗 |
积极治疗脑栓塞,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
预后 |
死亡率:5%~15%,致残率达50%以上,存活者中50%会复发 |
取决于栓塞脑血管的大小、部位和栓子的数量,以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 |
联合用药方案
中药抗血栓药+蚓激酶肠溶胶囊+阿司匹林+大豆卵磷脂+深海鱼油+VE+VC
案例一:
血塞通分散片+蚓激酶肠溶胶囊+阿司匹林+大豆卵磷脂+VE
案例二:
心脑康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蚓激酶肠溶胶囊+大豆卵磷脂+深海鱼油+VE+VC
配伍原因
中药降脂类药:可使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蚓激酶肠溶胶囊: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并且可明显缩短溶解时间。
阿司匹林:抗凝血,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大豆卵磷脂:可帮助脂类或者脂溶性物质吸收、转运和代谢,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沉积并清楚部分沉积物,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深海鱼油:能清除血液中堆积的脂肪,保持血管通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阻塞的发生。
维生素E:具有脂溶性,能够成为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一部分,并且能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因发生氧化、变质而阻塞动脉血管。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并且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防止密度脂蛋白氧化。
注意事项
1、预防及积极治疗三高、肥胖,减少体力活动,勿酗酒;
2、硝酸酯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建议服用5天停用一天;
3、β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后不可立即停药,以防胸痛反跳;
4、钙结抗剂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服,以免加重心力衰竭;
5、低盐、低脂、控制饮食、戒烟、戒酒;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连锁药店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