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栖霞已发现病例,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

栖霞市人民医院


相信你的朋友圈或微信群里这两天被“流行性出血热”刷屏了!随着天气转凉,“流行出血热进入高发期,栖霞市人民医院已接诊此类患者。



发热面红醉酒貌

头痛腰痛似感冒

皮肤粘膜出血点

恶心呕吐蛋白尿


要是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您或者孩子可能就不是感冒了,而可能是得了流行性出血热


前几天,栖霞市蛇窝泊镇的孙先生发现自己存放的一大袋瓜子被老鼠啃了,丢之可惜,他就把完好的瓜子挑了出来,继续食用。


几天后,他开始出现头疼、腰痛、畏寒、发热等症状,体温也蹿到了39.7°C,以为是感冒的他,吃了大量感冒药也不见好转,于是来到栖霞市人民医院就诊。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M(EHF-IgM)阳性检查结果,他被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他已脱离生命危险。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学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该病发病急,临床症状重,危害大,病死率高。


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人与人之间没有传播的证据。


传播途径: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呼吸道传播 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 进食被携带病毒的鼠类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或伤口接触带有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 有研究表明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等具有传播作用。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尤其是新近进入疫区的人员更容易患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出血热


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皮肤黏膜出血点、血压低、头晕、腹泻、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等症状,但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认为是流感、急性胃肠炎、腹泻等。因此,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不退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怎样区别“流感”与出血热


在疾病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和“流感”的症状相似,二者并不容易鉴别,大多数人误以为是流感,未引起注意;流行性出血热区别于“流感”发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痛”(如头痛、眼眶痛和腰痛)还有“三红”(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其次,“流感”体温正常后全身状况好转,而出血热在体温正常后全身症状继续加重,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注意“热退病重”这一流行性出血热特征。


典型的病例会出现“三痛”和“三红”


怀疑患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发热等“上感”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果病患发热3天以上没有好转,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排除罹患出血热的可能。一旦怀疑为流行性出血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在多家医院来回转辗;二是发热时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塞来昔布等);三是发热期多饮水;四是就医时要有陪同人员,协助检查;五是要避免患者劳累;六是注意观察自己的尿量,了解有无尿量减少等情况;七是医生建议门诊或者住院观察时一定要听从安排。


流行性出血热严重吗?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有部分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免疫力下降、未能积极配合治疗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出现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肾脏破裂、皮下血肿、心功能不全、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及真菌感染、胰腺炎、尿崩症、继发性糖尿病、神经精神异常等情况,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灭鼠、防鼠,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搞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食具,剩饭菜必须经充分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这样可最大程度避免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对死鼠及其排污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注意个人防护,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宜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损,破损后要及时消毒包扎,在野外作业时要穿长裤、袜子,并扎紧裤腿、袖口,防止鼠类咬伤。


流行性出血热有疫苗,通常在流行地区使用,注射后抗体可维持3~6个月,需在1年后进行加强。


请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提醒他们高度警惕!



指导专家:赵云宽

供  稿:乔 伟、孙丽艳

编  辑:昕 男

责任编辑:贾 亮

栖霞市人民医院综合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