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儿科急诊的“医”夜:这里24小时不“打烊”,每分钟无停歇...
浓缩咖啡、暖风机
这是丁健在冬天
上急诊儿科夜班的标配
丁健
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医生
在这个岗位上
她坚持了八年半的时间
即使身边不停地有同事离开...
▲点击视频观看
这里24小时不“打烊”
每分钟无停歇
这里24小时不“打烊”,浓缩咖啡是她必备的提神“神器”。急诊室工作忙,急诊儿科更是忙,还要每分钟不停歇,更不要说上个厕所、喝口水休息。
上周末开始,东莞气温骤降。感冒发烧的孩子也多,平时已经够忙的急诊儿科,这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12月9日晚
小卫走进市人民医院的急诊室
与急诊儿科医生同步通宵
体验“速度与激情”之夜
晚上11点
市人民医院急诊候诊大厅
依然是人流涌涌候诊椅上坐满了带着孩子来就诊的家长。孩子哭闹声,家属哄娃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整个候诊大厅热闹得像菜市场。
两位男医生正忙得不可开交,开足马力接诊患者。前一个患者刚坐下,后一个患者已经守在门口。约3分钟,就诊椅马上换人坐。即便如此,待诊的患者不见减少。叫号系统显示,儿科候诊人数仍有33人。
上下半夜班的丁健赶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去医生更衣室拿衣服,然后就赶去诊室上班了。急诊儿科6号诊室的上半夜医生严广荣与她进行了交班。几句话,就要把手里还没有处理完的患者情况了解情况。
小卫想跟严广荣说几句,可是搭不上话,“我实在是憋得很急,想去先上厕所。”严广荣不好意思地说,说完径直往厕所跑。
▲图文无关
急诊儿科诊室5号诊室的李嘉超医生也迎来交接班。“现在是又饿又冷又累,我想先去个厕所。”李嘉超说完,也是小跑步冲向厕所。
这边交接工作刚结束,患者已经等不及抱着孩子走进诊室。丁健的夜班正式开始。在看病过程中,她语速特别快,打字速度也特别快。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丁健就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当了一名儿科医生。
在急诊科
丁健值班的岗位
被其他科室医生谑称为“流水”
▼
流水一样未曾停留的病人
看病说话一刻不停的医生
■ 高效“复读机”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烧?最高烧到多少度?有没有咳嗽流涕?有没有吃退烧药?家里有什么药?是否有药物过敏?孩子有多重?最近感冒发烧的孩子比较多,发烧超过38.5℃就该吃退烧药,控制体温。”丁健对着每位患者都要说同样的话,一遍一遍的重复,重复到她已经不记得自己说了多少遍。
■ 高速“转换器”
患者家长经常还会问她各种问题。有时候,拿着检查结果的家长又突然插一嘴。“我必须保持精神高度紧张,解答家长的提问,给不同的患者快速做出诊断。”丁健形容自己,脑子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迅速切换应对情景。
如果每位患者保守估计,丁健说10句话,那一个晚上接诊100人的话,她就要说上1000句话。一个夜班下来,人简直要虚脱。
小卫很想插空采访换班的两位男医生
可是没有成功...
为何?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从晚上5点半上到接近凌晨
他们都没喝过一口水
也没上过一次厕所
图片来源:i东莞 图文无关
■ 为多看几个患者忍着不敢喝水
“不敢喝水,第一没时间,第二怕上厕所。”李嘉超说,看着急诊候诊大厅的患者和家属,排号机上还有几十个病人在等着,他们心里也很着急,也想尽快给病人看病,解决小患者的痛苦。
他们能做的就是
挤出喝水、上厕所的时间
能多看一个是一个
图片来源:i东莞 图文无关
■ 六位医生一天共接诊594位患者
在就诊系统里,记者看到了12月9日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的就诊量。当天6位医生上班,一共接诊了594名患者。
当天接诊时间最长、接诊量最大的医生张桂文,从早上8点连续上到下午5点半,除了中午扒几口饭的时间,他看了192位患者。李嘉超加上中午加班的2个小时,上了8个半小时,接诊了145名患者。严广荣上了上半夜的6个小时,接诊了91名患者。丁健从11点半交班到第二日早上8时交班,连续工作了8个半小时,接诊了107名患者。
图片来源:i东莞 图文无关
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算出,每位急诊儿科医生即使使出“洪荒之力”,每个患者也只能看三四分钟。
李嘉超本来可以早点下班的,“他是看到还有三十多个病人在候诊,特意留下来一会儿,帮我看多几个才走。”丁健说,上半夜有两个医生值班,下半夜只有一个医生,家属等太久,太着急了,情绪容易失控。
幸好近几年有电子叫号系统,因家长插队而导致矛盾的情况少了很多。但依然无法完全避免。
因为来看夜间急诊儿科的小患者,一般都是发高烧、呕吐不止等症状,家属心情很焦虑,探体温到39℃就可以享受优先就诊。“可高烧39℃的也很多,每个家属都想优先,我们医生也只能拿着优先记录摆在桌面上排队,以示公正。”丁健说。
值班当晚,小卫也亲眼目睹了一次小争吵。一位爸爸抱着瘫软在身上的儿子冲进急诊儿科诊室,紧张地叫丁健为孩子诊治,“孩子刚看完急诊回家,马上出现全身发抖,脸色发青,手指发紫的情况,医生赶紧帮我看看孩子,赶紧!”
图片来源:i东莞 图文无关
另一位正准备就诊的爸爸马上不干了,高声地说,“我女儿也生病,呕吐不止,整个人都不动了,我也排了快两个小时的队,孩子都吐了4次了。”
丁健看着两位父亲,快速判断了一下,还是让两位父亲沟通谁先看病,最终还是让抱着儿子冲进来的父亲先看。看完病,那位父亲柔软地说了声感谢。一场可能的冲突化解于无形。
“我以前还被患者拍桌子吼叫,还有同事被扯胸牌,今天这种情况算是小场面,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丁健说。
■ 通宵看诊无停歇
时间在一秒一秒中过去....
熬到了凌晨4点半,丁健实在扛不住了,赶紧拿出带来的“值班神器”浓缩咖啡,匆匆喝上几口。
“凌晨四五点是最困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工作,不耽误看病的效率,喝咖啡提神,靠它‘持续战斗’。我们科室有些男同事却不需要。”丁健笑说,自己是科室最不耐熬的人。
终于熬到凌晨5点半,候诊器上终于显示候诊患者为0。丁健赶紧向厕所跑去,刚跑出诊室不到2米,一名刚挂号的家长就对着她喊,“医生,我小孩不舒服,赶紧帮忙看看。”丁健回头看了一下孩子,交待家长在诊室等一下,她马上小跑去厕所,又小跑回来坐诊。
不停地看病、检查、说话,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点。她再也没有离开过诊室,离开过那种木质的医生座位。她从来不去想后面还有多少个患者,“每看一位病人就要对一位病人负责。”丁健说,她最怕很多人围着催,尤其是高烧小患者集中在排队,家属又着急吵起来,这样对医生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很大。面对这种状况,她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专注于诊疗患者。
图片来源:i东莞 图文无关
■ 最亏欠的是女儿
10日早上8点半,交完班的丁健终于走出了急诊大门。“女儿上幼儿园去了,我回家睡三个小时左右,下午就去接孩子放学,陪陪她,轮到我今天休一整天。”丁健淡淡地说,她最亏欠的是女儿,因为没时间陪她。
上了夜班后,丁健回到家已经累到不想说话,也硬要逼自己休息一下,“女儿小时候,我们经常骗她,妈妈要去上班,我就自己回房间锁门睡几个小时。”
在医护人员中流传一句话
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东莞日报资料图 记者 曹雪琴 摄
看似一句调侃的话
却道出了千千万万医护人员的心声:
通过努力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救死不辞开睡眼
感谢
广大医务工作者
为我们撑起生命的天空
奉献无比热情记者:东莞时报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