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药学院博士生导师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临近考研,为了方便广大考生了解中药学院各专业导师的基本情况,现将博士生导师简介、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整理如下。希望大家都能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绩,顺利进入心仪导师的门下~

乔延江

教师简介

乔延江,男。1956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生产过程控制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药检验工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酵中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副主编;《实验方剂学杂志》副主编;《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首都医科大学、西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西藏藏医学院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智能制造、中药数据科学、中药高等教育、科学艺术哲学。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药辛/苦味活血化瘀功效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究;

(2)中国植物(中药)提取物产业调研软课题;

(3)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制造知识创新系统;

(4)中药智能制造—生产工艺控制和优化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

联系邮箱:yjqiao@263.net


石任兵

教师简介

石任兵,男,1957年12月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市中药质量控制工程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经典名方有效物质发现重点研究室”主任,“中药化学”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主任,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科研成果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与药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科委有关项目与科研成果奖励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及重点领域:研究方向: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药物创新;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及配伍机理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及曾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以“开心散”和“通脉颗粒”为载体的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技术;

(2)北京市支持中央高校共建项目:基于药物动力学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产学研合作项目:中药创新药物“清脑宣窍滴丸”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

(4)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创新药物“清脑宣窍滴丸”研究;

(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银翘散优化方指纹图谱与抗流感病毒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6)主持横向课题多项;

(7)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编写全国规划教材3本(主编/副主编),主编著作2部。

联系邮箱:shirb@126.com


张冰

教师简介

张冰,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系主任,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临床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品种、保健食品、新药审评专家等。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①中药药性理论与名老中医传承研究;②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研究;③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

科研情况: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29项,目前主持在研的主要课题:

(1)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一种标本兼治抗痛风中药研制;

(2)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肠-肾”途径脾虚湿盛型高尿酸血症病理基础的中药效用机制研究;

(3)国家自然基金—辛热类有毒中药风险-效益“阈”及作用机制研究;

(4)北京市自然基金—基于肠道转运蛋白CNT2/ABCG2探讨健脾祛湿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

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出版论著24部,主编国家/行业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等16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等奖励30余项。

联系邮箱:zhangbing6@263.net


倪健

教师简介

倪健,男。 1964 年 11 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首批飞天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兼职:第十届和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生产工艺与全程质量控制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常务理事、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审评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专家、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专家、北京市上市后药品安全性与再评价专家等。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新剂型与体内过程、中药质量评价。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白金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与开发;

(2)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静宁颗粒用于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气阴两虚证)的研究与开发;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黄酮类成分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关联分析及系统生物学方法探索何首乌中不同提取分离组分致肝损伤的生物学特性;

(5)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中成药生产工艺控制中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6)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项目——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与利用; 

(7)北京市“十病十药研发”科技计划8项;

(9)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6项;

(10)横向课题——中药五类、六类新药、经典名方制剂研发课题22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民族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发表学术论文286篇,其中SCI收录52篇,累计IF=114.1,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主编著作10部,副主编著作6部,参编著作6部。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25名,硕士81名。

联系邮箱:njtcm@263.net


杜守颖

教师简介

杜守颖,1960年12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中药制药系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全国高等学校、中药制药、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大健康产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执业药师工作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与制剂关键技术。重点研究领域为中药复方新型给药系统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上市中成药再评价及二次开发。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基于提高名优中成药疗效的新型释药系统及其品种研发-活血止痛膏”(2014ZX09301306-009);

(2)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基于提高名优中成药疗效的新型释药系统及其品种研发-复方丹参制剂”(2014ZX09301306008);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鼻脑多通路细胞模型组的构建及通窍散瘀共聚物纳米乳鼻脑转运特性研究”(81473363);

(4)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等,现有到位科研经费1200余万。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5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dushouying@263.net


屠鹏飞

教师简介

屠鹏飞,男,1963 年 4 月生,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药材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药总局药品审评委员。《中国药学》(英文版)、《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副主编,J Asian Nat Prod Res 等10多家杂志编委。北京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0多所科研院所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与创新药物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药质量评价。

科研情况: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0余项。成功研制二类新药2项,获得新药证书4个,在研一类、五类新药10多项。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SCI收载300多篇,著作10部,申请和授权专利40多项。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保元汤”为载体的中药体内药效物质“组—效动态关联”系统研究体系的建立;

(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肉苁蓉寄生信号物质及其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天然药物活性组分的快速发现技术-基于分子生物色谱和仿生微流控芯片的天然活性组分的发现技术。

联系邮箱:pengfeitu@bjmu.edu.cn


肖红斌

教师简介

肖红斌,男。 1969 年7月生,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分析与转化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中药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学学报》(英文刊)、《中医科学杂志》(英文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物质及机制系统分析、中药新药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反向溯源”分析的川芎对药治疗偏头痛药效物质基础及川芎“引药上行”作用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黄蒽醌-半胱氨酸加合诱导的中药肝损伤机制研究;

(3)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中药新药研发;

(4)“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任务——马兜铃酸潜在致肝癌风险的监测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其中SCI收录1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

联系邮箱:hbxiao69@163.com


雷海民

教师简介

雷海民,男。 1968 年 8 月生,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与开发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药监局新药及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

研究方向: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与开发。

科研情况:本团队基于“中药源头创新”思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以“配伍法则·拼合-络合原理”为指导的药物发现模式,融合传统配伍增效减毒法则和现代药物设计原理;围绕“中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开发研究方向”,基于“西黄丸”等经典方药为研究对象,获得新化合物40余个及结构修饰新化合物1000多个,已建立系统的药效组分发现与评价模式;阐明中药复方功效成分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揭示中药活性分子自组装配伍规律,证明中药复方新型物质基础的存在,诠释中药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授权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并于2015年完成I类精准抗肝癌先导化合物专利成果转化,项目金额6480万元。

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35篇,EI收录3篇。

联系邮箱:leihaimin@126.com


刘春生

教师简介

刘春生,男。 1964年 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中药资源与鉴定系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道地药材分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药用植物和分子生药学。

近期科研兴趣为:

(1)疑难药材分子生物学鉴定新方法新技术;

(2)中药生物技术新资源;

(3)野生药材引种驯化及评价;

(4)中药仓储过程外源性毒性成分。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内生真菌“获得性”产生甘草酸合成能力新发现的甘草有效成分复杂基因功能挖掘研究,2018-2022年度,项目编号:81773838,科研经费57万元;

(2)国家中医管理局-水蛭等3种名贵动物药及混伪品鉴定技术及规范应用研究,2106-2108年度,项目编号:210507002,科研经费167万元;

(3)祖师麻药材种植相关技术研究,2017-2019年度,项目编号:2020071720230,科研经费50万元;

(4)中药材五灵脂的菌群鉴定及菌群库的建立,2017-2018年度,项目编号:2017110031012434,科研经费20万元。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max_liucs@263.net


张玉杰

教师简介

张玉杰,女。 1962 年 6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世中联中药化学分会理事;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基于药代动力学理论及方法探讨中药方剂和证候的基本问题,包括方剂配伍、证候实质、药效物质及药物制剂研究等。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泰丸调控神经递质组织分布及其转运体功能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症的作用机制;

(2)横向课题-桂枝-白芍成分配比优选研究;

(3)校级课题--基于方证相关探讨交泰丸调控神经递质体内处置治疗失眠的机制。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8.092。

联系邮箱:zhyj227@126.com 


张兰珍

教师简介

张兰珍,女。1964 年 1 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中药化学系三级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分会理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常务编委,《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 重点领域:抗癌、抗病毒中药民族药活性成分、质量控制、体内代谢、肠道微生物代谢、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要科研课题:

(1)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余甘子鞣质抗肿瘤临床前研究(2018ZX09711001-003-0250)”;

(2)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人参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大健康产品开发(编号:2017YFC1702100);

(3)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纵向发展基金(202007212)。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联系邮箱:zhanglanzhen01@126.com


吴清

教师简介

吴清,女。 1965 年1月生,中药药剂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等。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癌症化学预防

科研情况:近年来共主持或参加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4项,参加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参加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主持企业合作横向课题4项。目前在研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炎癌转化机理的当归汤用于结直肠癌预防的有效物质确认与多元给药系统构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细胞共培养人体皮肤类似物模型研究挥发油对中药成分促透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3)“十病十药”研发—癌性腹水中药外用剂实脾消水浸膏的临床前研究;

(4)“十病十药”研发-温络通散的成药性研究。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并于2015年应邀在Science增刊中发表介绍中药内病外治理论、应用及制剂发展的综述文章。获中药药剂相关发明专利1项。

联系邮箱:qwu@vip.sina.com


李军

教师简介

李军,男。 1976 年12 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现任中药学院副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药效物质与作用机理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中药创新药物研究。

科研情况: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论文99篇,个人H指数20;参编著作4部,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组效关联的龙血通络胶囊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研究;

(2)国家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项目—沉香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课题—以“保元汤”为载体的中药体内药效物质“组—效动态关联”系统研究体系的建立;

(4)横向合作课题—鹿瓜多肽注射液药效学物质基础研究;

(5)横向合作课题—血人参与芪胶升白胶囊的药效物质及保肝机制研究。

联系邮箱:drlj666@163.com


高晓燕

教师简介

高晓燕,女,1967年9月生,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分析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药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北京市色谱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研究方向为基于肠道菌群组学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主要从事中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和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发现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清开灵注射液致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变应原组学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代谢物组终端表象的中药注射剂暴露/反应模型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大黄改善人源化AD模型大鼠认知障碍的药效物质及多途径作用机制研究。

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Plos On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本领域国际一流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

联系邮箱:gaoxiaoyan@bucm.edu.cn


李向日

教师简介

李向日,女,1972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饮片应用室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证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执业药师委员会工作专家,北京市医药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炮制研究、中药活性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中药创制药物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谱-效结合、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比较研究菟丝子酒炙、盐炙增强补肝肾作用的异同及增效机制;

2)国家发改委、中药标准化行动专项-三七等2 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3)发改委、中药标准化行动专项-白术等14 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防风子课题);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行业专项课题—槟榔的毒性研究;

(5)国家药典委员会,研究炮制前后的变化,建立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标准。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

联系邮箱:lixiangri@sina.com


曹俊岭


教师简介

曹俊岭,男,博士、博士后、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副主编,《药品评价》,《中国药物经济学》,《中国药房》,《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环球中医药》,《中国新药杂志》等杂志编委,Medical Chemistry Research 杂志审稿人等。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中药临床药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理事及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药物政策专家库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中国中药协会企业与医疗机构药事管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学会理事,北京市首批中药骨干人才指导老师。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应用、药食两用中药资源、中西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临床药学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基于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技术的太子参质量评价研究;

(2)横向课题:有毒中药饮片使用剂量规范化研究;

(3)横向课题: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的综合评价;

(4)横向课题:百令胶囊临床应用的综合评价。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编本学科国家规划教材1部,主编著作8部。

联系邮箱:caojunling72@163.com


柴兴云

教师简介

柴兴云,男,1979年11月生,北京大学生药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主要社会兼职:巴基斯坦真衲大学博士论文外籍评审专家、世界中联中药国际化品牌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J Ethnopharmacol, J Nat Prod, Phytomedicine等SCI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民族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相关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整体涌现性特征研究蒙药山沉香抗心肌缺血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藏药矮紫堇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理;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藏药多刺绿绒蒿抗心肌缺血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

(4)中央本级增减支项目—山沉香的药效物质倍半萜生源途径及其结香机制研究;

(5)民族药协同创新项目—蒙药山沉香抑赫依性心刺痛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67篇。

联系邮箱:chaixingyun@126.com


杜红

教师简介

 杜红,女。 1979 年12 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中药炮制系教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炮制减毒增效原理;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TRPV1通道介导的蒙药诃子制草乌“减毒存效”炮制原理研究;

(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物相改变的石膏“生熟异用”科学内涵研究;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代谢组学的西北道地药材的品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发表第一(通讯)作者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

联系邮箱:duhong@vip.163.com


 董玲 

教师简介

董玲,女。 1972 年 2 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制剂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项目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标准化、中药制剂新技术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大黄等6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经典方的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构建研究。

(3)宁夏科技厅项目—基于三性指标的枸杞质量综合指标体系建设。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

联系邮箱:dongling@bucm.edu.cn


黄建梅

教师简介

黄建梅,女。 1970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分析系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分析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常务委员、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专家委员、药物质量分析与生产过程控制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及体内分析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复方血栓通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组方规律;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复方血栓通胶囊标准化建设。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

联系邮箱:hjm70@139.com


李卫东

教师简介

李卫东,男。1970年4月生,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员。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审专家、国家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林业新品种保护评审专家、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审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聘用中药材专家、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资源评价与品种创新、中药资源品质功效挖掘与利用、中药材GAP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欧李优新品种引选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示范;

(2)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生态经济型植物欧李的沙产业开发技术研究;

(3)横向课题—欧李花青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技术开发、基于太空育种的欧李诱变优良株系筛选及其品种选育、缓解视疲劳的欧李保健产品开发。

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SCI收录28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liweidong2005@126.com


刘斌

教师简介

刘斌,男。1967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系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经典名方有效物质发现重点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科技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农业部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和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库成员。《药物分析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药学杂志》、《世界中医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分)发现与新药创制。重点研究领域包括:

(1)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分)发现和制备;

(2)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分)代谢和转化;

(3)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分)分析和评价;

(4)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分)新药创制。

科研情况: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横向课题2项。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2R网络药理学”的四妙勇安汤治疗心肌肥厚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2)横向课题:中药6类新药降脂宁临床前研究;

(3)横向课题:决明子萘骈吡喃酮类对照提取物制备研究。

主(参)编论著、教材20余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证书20余项。已培养毕业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

联系邮箱:liubinyn67@163.com


刘洋

教师简介

刘洋,男。 1973年 9 月生,博士、教授、博生士导师。

主要产业投资:奇虎中财投资公司董事、中财瀚熙科技公司董事。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1)  药靶结合动力研究与新药创制

(2)  医药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投资

科研情况:

(1)在研课题:主持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下设课题两项,主持中医药行业专项子课题一项,主持医药产品开发横向课题一项;

(2)完成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主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课题一项,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关键技术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三项,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三项。

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2.0。

学生培养:

(1)学科交叉:欢迎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具有代码编写基础和数学、化学竞赛背景及相关爱好者,导师聘请其投资互联网公司技术专家指导;

(2)产业培养:欢迎动手实践精神足、产业转化意愿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者,导师协助联系投资人对好项目转化落地

(3)因人定制:欢迎自主知识学习、文献信息分析、独立设计课题的探索型基础研究痴迷者,导师全力进行资金和行业内合作机构资源支持。

联系邮箱:liuyang@bucm.edu.cn


刘元艳

教师简介

刘元艳,女。1980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橘属中药的代谢组学和生物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西药联用、肠道菌群在橘属中药应用中的作用、中药在肝损伤/肝癌治疗中的分子机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橘属中药物质基础及其体内作用。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胆汁酸代谢调控探索乳香醋炙促进乳香酸成分吸收的机制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联系邮箱:yyliu1980@163.com


陆洋

教师简介

陆洋,男。1981年 2月生,药剂学硕士,中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UT-Austin大学访问学者、执业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中药学院制药支部书记,物化药剂室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世中联经皮给药委员会委员、世中联儿童医药健康产品产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核心组指导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聘中医药导师。2014年荣获北京市委市政府“第七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1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制剂、剂型设计和评价、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药大健康产品(包括食品、保健食品、药妆)的开发及与3D打印、AI、大数据等技术协同创新研究。

科研情况: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重大新药创制”基于提高名优中成药疗效的新型释药系统及其品种研发-复方丹参制剂;

(2)经典名方真武汤的合作开发研究;

(3)参芪扶正注射液与顺铂联用抗肺癌协同作用研究;

(4)骨通贴膏急慢性皮肤超微结构影响研究等;累计科研经费约500余万元。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授权专利5项。

联系邮箱:landocean28@163.com


马群

教师简介

马群,女。1971年7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实践教学部主任。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医药促进会外药治内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干预细菌耐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脂质代谢组学研究;中药新药及化妆品研究。

科研情况: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近20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2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作为副组长承担“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1项;作为主要研究骨干承担“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课题1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收录论文20余篇 ,获得授权专利6项。

联系方式:   maqun99@163.com


石晋丽

教师简介

石晋丽,女。 1967 年 8 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资源教研室主任,中药学院中药生药与资源系党支部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民族药学分会、中药资源学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火炬计划评审专家,国家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SCI杂志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审稿人、《中国科技论文》及《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药用植物亲缘学和创新药物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围绕我国败酱科缬草属、甘松属药用植物,系统开展了蜘蛛香、甘松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科研情况:近5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项,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课题—基于肠吸收谱-效相关的中药材有效成分群筛选优化新方法研究——以蜘蛛香为例;

(2)重大新药创制-中药临床前研究-复方抗焦虑胶囊的开发研究;

(3)国家药品标准提高暨2015版药典科研任务项目--甘松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增订;

(4)国家药品标准提高暨2015版药典科研任务项目--金铁锁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增订;

(5)横向课题-优质三七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6)校级课题--基于DSC-NIRS-SIT技术结合二维条形码电子标识技术构建三七粉溯源体系、枣仁五味袋泡茶的研制、基于DSC热分析技术结合快速元素分析技术对树脂类中药乳香真伪、等级、产地区分效果影响研究等。目前有主持在研国家级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到位经费总392.42万元。

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shijl@vip.sina.com


史社坡

教师简介

史社坡,男。 1976 年9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Pharmacognosy Magazine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及其合成生物学。致力于利用分子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分析化学、合成生物学、酶工程等多学科发展优势,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调控基因的发现、克隆、功能鉴定,以及中药活性成分在微生物中的异源合成与生产。

科研情况:主持完成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专项等课题多项。以主要参与人员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排名:2)、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各1项。

在PNAS,Org. Lett., J. Nat. Prod.,BMC Plant Biol.,《药学学报》,《中草药》等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编写专著1部(副主编)。

联系邮箱:shishepo@163.com


史新元

教师简介

史新元,女,1974 年 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天然药物)发酵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健康工程分会高级会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童医药健康产品产业分会副秘书长,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1)中药“药辅合一”研究与给药系统设计。将模拟计算与经典实验相结合,从微观、介观、宏观等不同尺度研究药物-辅料-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药辅合一”科学内涵,指导辅料的科学应用;

(2)中药双向发酵。以药用真菌对中药进行生物转化,探讨其物质基础、药效变化,研究发酵体系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冰片经皮吸收促进机理多尺度研究;

(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传递体经皮给药系统性能评价体系与处方设计方法研究;

(3)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子课题:脑心通胶囊标准化建设(脑心通胶囊在线检测及信息化追溯研究);

(4)横向课题:人参发酵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联系邮箱:xyshi@126.com


孙毅坤

教师简介

孙毅坤,男。 1965 年 1 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检测中心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药品质量控制、重点领域在中药治疗创伤愈合及失眠等疾病研究。

科研情况:曾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受体学说的双夏汤治疗失眠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断体再生期的地龙促进创面修复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目前主持北京市科委“胃瘫外敷方治疗恶性肿瘤后胃瘫的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sunyik@163.com


孙志蓉

教师简介

孙志蓉,女,1967 年12月生,农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农业部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林下经济学会常委、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心--海峡两岸农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委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药材质量及调控机制研究;中药质量与开发。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甘草碳氮代谢与其活性成分积累的相关机制研究;

(2)国家农业部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大黄等6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4)基于化感作用原理的三七轮作植物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zrs67@126.com


唐民科

教师简介

唐民科,男。 1970年8 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长、港澳台事物办公室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是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神经科学会会员,美国神经创伤学会会员。是Avicenna Journal of Phytomedicine杂志编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国际传播学”后备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从事中药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究关键技术及药物干预研究领域。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活性物质研究;

(2)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皂苷成分开发研究;

(3)中药药效的评价标准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

联系邮箱:tangmk@bucm.edu.cn


王学勇

教师简介

王学勇,男,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毕业,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药新资源中心主任,民族药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分子生药学研究及药用植物资源与民族药新药开发。

学术任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民族药资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分会常务理事;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函审专家;担任SCI论文《Phytotherapy Research》、国家级核心期刊《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和《实验方剂学杂志》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3余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以上(含SCI)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杂志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IF:10.25)列表引用);编写Molecular Pharmacognosy等学术著作1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荣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研究生培养: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届共计15人,毕业4届硕士共计7人,博士1人。

奖项:

(1)王学勇.基于次生代谢功能基因和EST-SSR标记的丹参道地品质形成机制研究及其推广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

(2) 黄璐琦,王学勇等.丹参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

(3)黄璐琦,王学勇等. 名贵中药材分子系统学及药材分子鉴别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


王英姿

教师简介

王英姿,女。 1975年 12 月生,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农业部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审评专家等。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饮片质量专业委员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中药(天然药物)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自然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外用制剂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国际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GP-TCM)会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制药技术分会会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药饮片行业分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OncoTargets and Therapy》、《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Phytomedicine》审稿人,《中华中医药杂志》等6家杂志的特约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及炮制机理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肠道菌群-药动学-代谢组学”整体关联性的千金子炮制减毒机理研究(81673597);

(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FA-PLGA载体的千金子甾醇磁性靶向宫颈癌给药系统的构建及诊疗一体化研究(7182097);

(3)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天麻等6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ZYBZH-Y-SH-38);

(4)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红鹤胶囊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研究与开发(2012ZX09103201-044);

(5)公益性项目国家行业专项—30种中药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生产一体化关键技术规范研究---“肉桂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生产一体化关键技术规范研究”(201507002-2)。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5篇,参编科研著作16部,取得发明专利4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

联系邮箱:wangyzi@sina.com


王耘

教师简介

王耘,男。 1973年 2月生,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信息学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美国迈阿密大学药物信息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北京青年榜样"称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副会长,北京应用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医药卫生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Humanitas Medicin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临床医学进展》副主编,主要从事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参与“973”、“863”、支撑计划等各类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药信息学》和《调控流图建模原理与应用》两部专著。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信息融合与中药设计,系统中药学。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承担的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朝向中药作用机理解析的细胞耦合地图及其应用;

(2)国家自然科学项目:药性组合三联密码子的作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3)中药标准化项目:大黄等6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4)横向合作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中药防治抑郁症作用机理研究。

联系邮箱:wangyun@bucm.edu.cn


王志斌

教师简介

王志斌,男。1966年 5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药理学会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秘书长、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市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科技开发咨询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主任评审员、第九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北京药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活血化瘀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活血化瘀类复方制剂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学及质量控制模型研究;

(2)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课题-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的诃子肝毒性物质基础筛选研究;

(3)营心丹药效学再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4)柴胡、牡丹皮配方颗粒的药用部位特征成分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联系邮箱:wangzhibin4804@126.com


魏胜利

教师简介

魏胜利,男。 1974年9月生,博士、日本富山大学和汉医学药学综合研究所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副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农业农村部中药材种植指导专家组成员,中国中药协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技协会中药材专委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服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副会长,国家蒙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中国中药协会海峡两岸青年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中药协会甘草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工信部中药材扶持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中药杂志》编委,《中国现代中药》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精准药材”定向培育体系研究;中药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中药功能性产品定位与综合开发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国家科技部--甘草、黄芩、金荞麦采收、加工、储运技术研究(子课题4);国家科技部--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及应用(大黄);国家中药管理局--何首乌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何首乌种植规范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白术等14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黄芩种植规范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黄连等4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种植规范部分);子洲黄芪规范化种植新技术开发研究(横向);大黄优良种质筛选及规范化种植新技术开发(横向);莲花清瘟胶囊FDA注册原料药材大黄标准化基地(横向)。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申报专利6项。

联系邮箱:WSL7491@126.com


吴嘉瑞

教师简介

吴嘉瑞,男,1977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传承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委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网络药理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等10余个SCI刊物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1)基于网状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方法的中药临床评价研究

(2)基于整合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科研情况: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以独立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生物医药青年奖,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以主要完成人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主持或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目前在研主持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

发表学术论文380篇,其中SCI论文40篇。主编的学术著作累计超过200万字。

联系邮箱:exogamy@163.com


吴志生

教师简介

吴志生,男。1983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北京市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A类,北京科技新星A类,北京中医药大学杰青。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协▪中华中医药学会十大论文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陆婉珍院士近红外青年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主要社会兼职: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创世界一流学会,一级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秘书长,中国医药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及北京、江苏、广西、山东和福建等省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中医药英文版、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杂志等编委/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先进制药控制技术、中药智能制造和名医名方质量源于设计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药固体制剂(片剂)的极性改进设计与优化关键技术研究2018YFC1706900-1;

(2)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中药丸剂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2018ZX090205;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系统建模的中药制药过程实时监测可靠性研究81773914;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多源信息融合的中药近红外模型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81303218;

(5)国家博士点基金—基于构谱关联的中药近红外检测规律研究20130013120006;

(6)北京市科技新星与领军人才—中药分析xx2016050。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53篇,EI收录4篇。

联系邮箱:wzs@bucm.edu.cn


徐暾海

教师简介

徐暾海,男。 1969年 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系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中药化学分会委员,世中联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西藏藏医学院特聘教授,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干预胰岛素抵抗作用途径和机制研究,中药干预胰岛素抵抗有效方剂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中药干预胰岛素抵抗创新中药开发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1)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医药干预治胰岛素抵抗创新中药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篇。

联系邮箱:thxu@yahoo.com


续洁琨

教师简介

续洁琨,女,1979年生,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12月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导师:姚新生 院士)。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和北京市优秀人才计划(2013年)。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药效物质和新药开发

科研情况:近5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Bioorganic Chemistry、Neuroscience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9项;参编著作2部。

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 北京市科委G20工程医药产业创新研发项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1类新药佳思明尼的临床前研究;

(2) 北京中医药大学杰出青年人才项目:中药药效物质;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体内过程-生物效应”相关性角度研究3首泻心汤类方的配伍机制;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腺苷受体的苦茶中嘌呤生物碱Theacrine促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中药复方多成分脑内协同动态过程与缺血性中风治疗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利用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技术研究精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及配伍规律;

(7)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云南药食两用植物苦茶作为镇静安神功能食品的应用基础研究;

(8)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

联系邮箱:xjkbucm@163.com


闫永红

教师简介

闫永红,女。1967年3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学分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材品种鉴定、中药质量评价,以及电子感官技术构建中药质量智能鉴别体系的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形态特征、药效物质及药理作用变化规律采用电子鼻建立苦杏仁“走油”预警机制及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2)横向课题——崔氏速效损伤灵改进型药膏质量标准及临床药理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篇;2018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7年获北京市讲课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奖4项,2016年获大学教学成果奖6项。

联系邮箱:lxdyyh@yeah.net


翟华强

教师简介

翟华强,男,1975 年 10 月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金世元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分部)负责人。

主要社会兼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国注册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秘书长。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调剂技术标准研究、升降浮沉药性研究、中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肺泡巨噬细胞网状调节的祖卡木颗粒组方配伍及作用靶点预测;

(2)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地黄等3种饮片标准化建设,;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基于道地属性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优化模式研究;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课题: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技术规范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76篇,其中SCI收录8篇。

联系邮箱:jz711@qq.com


张燕玲

教师简介

张燕玲,女。1980年7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学院中药分析研究生党支部支部书记。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工程与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欧盟GP-TCM研究会成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1)中药药性与功效科学内涵研究。

(2)中药药效成分及作用机理解析。

(3)中药大健康产品组方设计与优化。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药靶标活性谱的构建及其在降血脂有效成分配伍中的应用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点线面三维模拟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3)北京市共建-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共建项目—科研项目-基于中医功效的中药设计技术研究。

(4)横向课题-经典名方《丁香柿蒂汤》颗粒剂的合作开发研究。

(5)横向课题-豨莶通栓胶囊作用机制解析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7篇,EI收录13篇。

联系邮箱:collean_zhang@163.com


赵保胜

教师简介

赵保胜,男。1973年8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培训与评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品临床评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肿瘤药效学与机制研究;中药新药研发。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联用技术探讨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及信号元件交互作用;

(2)中药新药研发横向课题-寒喘祖帕颗粒增加儿童用药人群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3)中药新药研发横向课题--温经止痛颗粒中药新药临床前药学及药效学研究;

(4)中药新药研发横向课题—羚羊清肺颗粒濒危药材替代补充申请临床前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2篇。

联系邮箱:zhaobs1973@163.com


折改梅

教师简介

折改梅,女。 1976年 4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

主要社会兼职:桂林市智库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经济林协会食品加工利用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世中联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新药创制;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

科研情况: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基金-基于体内动态变化成分民族药滇白珠抗风湿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2)北京市排水集团-环境友好型除臭提取液配方的研发。

目前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中成药整体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2)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部位/成分—疗效—品质”一体的宁夏大宗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82余篇,其中SCI收录42篇,EI收录1篇。

联系邮箱:shegaimei@126.com


考研加油!

我们在中药学院“天心立品”等你!

:招生导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编辑丨商陆  暖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