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最爱缠上这7类人?改变7个习惯,不知不觉防住六成血管病!
脑梗、心梗、肺栓塞……这些凶险的疾病背后有一个相同的源头——血栓。动脉血栓可能导致上述疾病,静脉血栓则可能引起急性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甚至猝死。总结来看,有7类人格外受到血栓的“偏爱”。
七类人重点防血栓
1、有遗传倾向的人群
伦敦大学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遗传性血栓的患病率约为 5%,它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有VTE家族史的无症状女性,应考虑在妊娠前或怀孕时做一次遗传性血栓的筛查。
2、高血压患者
血压升高会使脑部小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致使脑部缺氧、血管内压力增高,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为了让血液更好地流通,血压就会随之升高,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脑血栓。建议高血压患者要按时遵医嘱吃药,注意饮食,坚持每天晚上喝一杯水,平时少吃动物油,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这些都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血糖增高,血液变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脑血栓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50%以上,为一般人群的10~20倍。所以,糖友要持久控制血糖,适当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比例合理,多吃蔬菜、鱼类、大蒜、海带、洋葱、玉米等抗动脉硬化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糖、血脂,保持正常体重。
4、吸烟人群
一方面,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引起血管缺氧及营养障碍,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管壁肥厚、管腔狭窄、血流减慢,并为脂肪的沉积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变稠,增加脑血栓发生机会。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上的研究证实,烟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增高。建议这类人马上戒烟,越早越好,只要肯戒,多晚都不迟。
5、久坐久站
连续4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人坐着时,脚踝、膝盖、大腿呈三个90°弯曲;久坐不动,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发生概率。临床上,老人彻夜打麻将、年轻人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肺栓塞的案例很多,等感觉腿麻想动时,可能已出现血栓了。久站会导致小腿肌肉紧张,无法自主收缩,同样影响血液回流。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都相对较大。建议每个人都要动起来:办公室职员配一双弹力袜,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坐长途车或飞机时可经常伸腿、勾脚尖,伸缩大小腿肌肉;多喝水,在稀释血液的同时增加排尿。
6、服用雌激素的人
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口服雌激素会增加血栓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和脑卒中风险轻度增加。孕妇患血栓的风险高于普通人,因为她们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增加。更年期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时应遵循低剂量、个体化用药。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乳腺、子宫内膜情况。有血栓性静脉炎者最好不要进行雌激素治疗。经皮给药可避免口服雌激素的肝脏首过效应,静脉血栓发病风险较低。
7、以前得过血栓的人
有过血栓疾病史的人再次得血栓的可能性很大。有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中,1/3的人在10年内会再次得病。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对静脉造成损伤,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
改变七个习惯,防住六成血管病
“六成心脑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约60.5%的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归因于没有达到7项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分别是吸烟、体重指数、体力活动、饮食、血压、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若日常生活中努力纠正过来,完全可以避免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病,国际上类似的研究做过很多,但我国还是首次,很有借鉴意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李康给出了指导建议。
1、戒烟
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并刺激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引起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因此,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2、控体重
日常的饮食,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合理搭配,能满足身体所需即可,尽量不要超过热量上限。同时,要少吃含热量较高的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和快餐等。
3、常运动
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脂、血压和体重效果明显,还可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建议根据自己年龄、性别、体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和强度。一般可多进行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每星期至少5次,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以不大于170为宜。运动状态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最佳。
4、合理饮食
饮食油腻会导致血脂增高,过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血栓。建议日常饮食要减少摄入盐、糖、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吃低热量且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杂粮、瘦肉、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等。
5、控血压
血压高时,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使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产生动脉硬化。不少人天然存在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动脉瘤破裂,会引起脑出血。因此,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大家平时少吃盐,每人每日控制在6克内,多用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用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儿童、青少年也要注意血压监测和预防。
6、控血脂
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并形成斑块,甚至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或脑梗。建议饮食以少油为原则,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尤其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黄油等。
7、降血糖
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动脉内皮细胞容易受损,血管壁的通透性也会变差,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脑梗等疾病。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燕麦、柑橘等,能延缓肠道吸收糖分。
五个时刻喝水防血栓
水是生命之源,但很多人对喝水的时机似乎从未在意过,常是渴了才喝。实际上,在适当的时候喝水不但能解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风险。
1、起床后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一般来说,牛奶、果汁、冰水以及盐水,都不适合作为早上第一杯水饮用,温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网上有传言说,“早上喝的第一口水应当吐掉,否则口腔内滋生的微生物会从胃部入血,从而损伤血管。”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一般来说,在胃黏膜完整的情况下,细菌根本不可能进入血液。即便进入了血液,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很快将细菌识别并消除。
2、晨练前后
不少人都习惯晨练后喝水,晨练前就应少量饮水,这能降低运动引起的脱水、血液黏稠的风险,从而有助预防血栓。气温高时,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但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一般150毫升~200毫升即可。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3、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半小时再饮水,200毫升左右,有助于缓解餐后的血黏度升高。但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4、下班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从而给血栓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别喝太多,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5、睡觉前
睡前应抿两口水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时马上喝几口。
还需要提醒的是,正常人每天清水的摄入量为2000毫升~2500毫升,若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影响身体健康;若太多,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也不可取。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除饮水外,应定期去医院作血液黏度的相关检查,如发现血液黏度已增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
科 别 |
坐诊 专家 |
坐诊 时间 |
坐诊 地点 |
适应症 |
咨询 电话 |
肝胆脾胃科 |
河南中医一附院 主任医师 刘全忠 |
每周三 |
西关院区 肝胆脾胃科门诊 |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胃扩张等 |
骆主任 13837047675 |
心内科 |
郑州七院 副主任医师 朱自强 |
每周六 |
北关院区 心内科门诊 |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
李主任 13937042549 |
儿 科 |
河南中医一附院 主治医师 张 博 |
每周一、周二 |
北关院区 儿科门诊 |
呼吸道感染、肺炎、消化、免疫系统疾病 |
高主任 13837009059 |
儿 科 |
商丘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袁朝芝 |
每周二 |
西关院区 儿科门诊 |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新生儿疾病等 |
王主任 13526344645 |
外 科 |
商丘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郑 义 |
每周三 |
西关院区 外科门诊 |
普外科疑难、复杂病例,腹腔镜微创手术 |
赵主任 13837033718 |
脑病科 |
河南中医一附院 主任医师 杨国防 |
每周四 |
北关院区 脑病科门诊 |
中风、头痛、眩晕、痴呆、帕金森病、焦虑、抑郁、失眠等 |
张主任 15839050618 |
口腔科 |
商丘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继东 |
每周日 |
北关院区 口腔科门诊 |
口腔颔面部肿瘤、创伤、畸形修复 | 关主任 13781485618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