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一文拆穿保健品诈骗套路,提醒爸妈别上当!
“每天一杯养生茶,包治百病;这是特制手表,老年人戴手上能疏通血管;只需5万块,能帮您治好糖尿病...”这些保健品推销语深得中老年人心,事实上,一旦进入这个无底洞,只能说“一步错,步步皆错”了。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2252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
题图:资料图
近年来,全国公关机关一直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7年共破获案件7.8万起,止付、冻结资金103.8亿元。
今年上半年,人民网和腾讯公司发布了一份针对中老年人的网络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中老年人遭遇到最多的诈骗类型就是保健品诈骗,而从公安部办案的经验来看,诈骗金额损失最大的是仿冒公检法的诈骗。
保健品诈骗的具体手法
虚假保健品或养生品的销售方式一般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线上销售:基本都是在电视上、网站、电商平台、朋友圈等播出煽动性广告,诱导人购买。
线下销售:一般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洗脑”后推销,这种销售的欺诈性强、危害性大,很多都涉嫌诈骗。
那这些销售的具体手法是怎样的呢?
1、小恩小惠,引人上钩
骗子一般会在小区、超市门口送鸡蛋、送小礼物、在公园处搭个台免费测量血压,还有的是声称专家讲座,吸引老年人参加,重点是讲座的时间一般是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避免年轻人加入。
2、入门登记,套取资料
一旦有老年人到达讲座现场,首先要求填写资料,并派出“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联系。目的是摸清老人家底,评估购买力,以便后期跟进。
3、轮番忽悠,让人心动
讲座开始前,一些所谓的“专家”“医生”会给每位参会的老人看病,只要看了后都会“一概有病”,而且不治疗后果很严重。
讲座开始后,会让老人体验他们的产品,先是免费体验不收钱,后是必须要治疗X个疗程,才有效,进而开始消费他们的产品。
还有的是在讲座上请托,这些托会在讲座上现身说法,称用了这个保健品、器械后什么都好了,借此打消其他老人的顾虑,让你心动购买。
甚至还有的讲座中途时,某些老人(托)会突然去哄抢一些商品,称晚到一步都没有,进而诱导其他老人购买,实则只是很普通的商品,但价格往往就是几千元上下。
4、服务到家,亲情回访
因进场时已做个人登记,如果在讲座上没有心动购买产品的话,就有“专业人员”到家专访,那些“专业人员”会像对待亲爹亲妈一样打“亲情牌”,由于很多老人平时很孤单,很容易被忽悠,这样一来,更容易心甘情愿掏出钱来买产品。(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5、免费旅游,大卖产品
隔三差五,还会组织老年人去免费旅游,如参观产品生产车间、产品种植场地等,其实就是借机让老年人远离家人,更进一步洗脑。
参加完免费旅游的老人,都可以送一些小礼品,为的是下次免费旅行时,老年人继续参加,而目的就是让老人过后购买一大堆保健品。
6、存钱有息,大无底洞
有些诈骗团伙还会让老人把钱存在他们账户里,并许诺每年给10%左右的利息,购买保健品还会有优惠。
事实上,只要把钱存在那里,就等于陷入了一个无底洞,除了全部买保健品外,只有另一个结果:该团伙被查、跑路,你的钱,一分都拿不回来。
保健品诈骗的危害
这些诈骗团伙的招数花样百出,让老年人防不胜防,而更可怕的是,他们除了骗老人的钱以外,还会传递错误的养生观念,甚至有时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本质是食品,虽然声称能调解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不能用于治疗疾病,更不能替代药品。因为我国批准了27项保健品功能范围里头,一般是辅助、改善、调解、促进,但绝对不能是直接起治疗作用。
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第十八条: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二)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三)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四)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
(五)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那些不在批准范围内的保健食品,比如滋阴壮阳等,绝对是假冒保健品。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公布大批保健品欺诈案例和名单,具体可以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落入保健品骗局?
1、防骗意识薄弱
社会发展太快,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且骗子的诈骗形式专业化,就像上述一样,招式花样百出,有固定的“剧本套路”,擅长取得中老年的信任,让中老年上当受骗。
2、经济问题
部分老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希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或帮轻下家庭的负担,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得不偿失。
3、心理因素
年纪大,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病痛增多,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加,一些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诈骗。(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4、缺少关爱
到了晚年,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被欺骗很容易。
如何避免保健品诈骗
1、打消“花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
2、老人拿不定购买主意时,可以找孩子征求意见;
3、生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不要轻信所谓的包治百病的“神药”,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10报警与质监部门、消费者协会进行联系。
同时,晚辈要安抚好老人的情绪,避免老人着急上火,再生新病。
4、不要相信那些“专业人员”对你的无缘无故的小恩小惠,不要相信有人说自己被治疗好了的说法,也不要觉得拿了小恩小惠就一定要购买产品,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的手段而已。
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平台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您的健康。我的任务。奥吉娜药业。
欢迎您的來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