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28岁小伙颅内血管变“炸弹” 医生妙招“饿死”血管瘤

人民医院

28岁的亚森·吾甫尔,从未生过病。

一个月前,医生却在他的脑子里,发现了一个随时都可能会要命的“不定时炸弹”。

一个月来,亚森·吾甫尔和妻子不知道多少次从梦里哭着醒来,因为每一分钟对他们来说,都可能会是相处的最后一刻。

所幸,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援疆专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副主任、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名誉主任王东海与我院神经外科血管组团队共同努力,为患者排除了隐患,使他恢复了健康。

28小伙突发头疼  疑似重疾愁煞小夫妻

2月11日,亚森·吾甫尔在神经外科病房内,来回走动着。

穿着病号服且活动自如的他,完全看不出,十几天前,刚经历过一场颅内手术。

“谢谢医生,救了我的命,不然我就得等死了。”28岁的小伙,紧紧握着神经外科主治医生刘伟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

亚森·吾甫尔的家在库车县牙哈镇塔西行村,一家人以务农为生。从小到大,他一直都很健康,几乎没怎么进过医院。

但从去年11月开始,经常出现头疼。一个月前,亚森·吾甫尔头疼症状突然加剧,“犯起病来头疼欲裂,无法忍受。”他说。

而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医生告诉他脑部有一个阴影占位,建议他去首府大医院看一下。

听到这些,他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与他结婚六年的妻子阿依古丽·肉孜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手足无措的夫妻俩,反复商量后,决定听从当地医生的建议,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后,神经外科副主任吴红星确诊患者脑部阴影占位为动脉血管瘤。

患者颅内藏“不定时炸弹” 如何手术最棘手

“在患者脑部正中间,有一颗杏子大小的动脉血管瘤。”吴红星指着检查结果说,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瘤。

“所谓脑动脉血管瘤,是由于血管内膜薄弱或缺损,当颅内血管压力增高时,造成血管内膜破裂。血液在血管内膜和外膜之间冲出一个囊状瘤体,就像脑血管壁上吹起的气球。”吴红星说。

这个“挂”在血管外壁的血管瘤,比血管本身大了整整5倍。

吴红星介绍,如今,这个血管瘤随着体液的增大,已触及到了视神经,患者出现了视力模糊的症状。若任其继续生长,不仅会有失明的危险,还随时会有破裂的风险。它一旦破裂,将危及患者的生命。针对患者的病情,吴红星邀请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副主任王东海一同进行了远程会诊。“马上手术,将隐患排除!”王东海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后,果断决定赴疆为亚森·吾甫尔进行手术。

传统的手术处理方式是将长瘤血管两端夹闭,将血管填塞。

“这样的处理,虽然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这根血管也会‘牺牲’。”王东海说。

“该血管瘤位于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是给大脑供血的四根主要血管之一。‘牺牲’这根血管,短期来说还可以,一般对老年患者会采用这种保险的手术方式。”但对28岁的年轻人来说,考虑到未来可能会产生很多意料不到的后遗症或并发症,王东海迟疑了。

选择怎样的手术方式成了最棘手的问题。

置入密网支架改变血流 “饿死”血管瘤

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王东海决定放弃传统的治疗方式,而采用一种国内最新介入技术——Tubridge血管重建术。

所谓Tubridge血管重建术,就是借用微导管系统在血管瘤颈处植入密网孔结构的支架,来改变血液流向,减少进入血管瘤的血液。

同时,在密网支架的支撑下,破损的血管壁慢慢凝结出内膜,就会一步步“饿死”血管瘤了。

说干就干,王东海携手神经外科血管组手术团队,决定为患者尝试该项新技术。

1月29日,在即将被送进手术室那一刻,亚森·吾甫尔紧紧抱住妻子,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句“等我。”

麻醉、穿刺、影像设备显示屏上呈现出了血管瘤。

再借用微导管,将密网支架,送到血管瘤段。

手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这根血管在脑组织中盘旋迂回,就像过山车一样。

如何将密网支架准确送到血管瘤段,而不对这根血管造成损伤,这是手术中最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定要稳、要准,来不得半点马虎。”王东海一边操作着导管,小心翼翼地在血管中迂回穿梭,一边暗暗提醒自己。

3个小时后,密网支架安全、准确地放置到位。

所有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手术终于成功了。

在显示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速降了下来,“血管内壁也会慢慢修复。”吴红星说。

这根血管重新恢复了血运功能。

手术一周后,病房里的亚森·吾甫尔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面色红润的他最喜欢拉着媳妇的手,聊地里的庄稼,聊一家人的未来,聊这次的九死一生,“谢谢王主任、吴主任,如果没有他们,可能就没现在的我了。”说着,他一拍胸脯,“我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等今年地里的土豆熟了,我一定要把最好的送给我的救命恩人。”


文/健康报 夏莉涓、王黎虹

图/党办 孟雅

编排/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