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药品保存不当不“治病”反“致病”
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困扰:吃不完或暂时用不到的药品想留到下次使用,可是往往还没过有效期就变质了。 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线、湿气和温度等。药品保存不当会变质,变质了的药品有时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但实质已发生变化,服用了变质药品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正确保存药品非常重要。
代表药物:抗病毒干扰素
避免方法:低温、冷藏
药物的化学反应会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每上升10℃,化学反应速度就加快2~4倍,因此一般药物都应该放在20℃以下的地方保存。而一些特殊的药物,比如抗病毒的干扰素、增加免疫力的丙种球蛋白等,应该放在2℃~15℃的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否则容易降低药物的功效,甚至发生变质。
代表药物:维生素、抗生素
避免方法:避光存放
西药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药,遇光后颜色会改变,药效也会降低,甚至会变成有害、有毒的物质。比如最常用的维生素C片剂,如果在变质后服用,就会使人产生胆结石。孩子常用的鱼肝油也很怕光,遇光后药效会降低。
代表药物:糖浆类、外用乳膏剂
避免方法:室温保存
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需要低温保存的。比如小儿止咳糖浆、抗感冒糖浆,如果放到温度过低的冰箱里,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所服的药物和标注的药物浓度不符合的情况。还有皮肤外用的乳膏剂,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药效。因此这类药放在室温下保存就可以了。
代表药物:酶类、益生菌类
避免方法:温水送服、低温保存
孩子常用的药物中,有两类最怕热水烫。一类是助消化的酶类,比如小儿胃蛋白酶,多酶片。另一类是治疗腹泻的益生菌类药物,比如妈咪爱、金双歧。这两类药物,前者是蛋白质成分,高温下就凝固坏死了;后者是有益的微生物,高温会把它们烫死。所以,吃这两类药要用温水送服,并且注意低温保存。
代表药物:膏、丹、丸、散类中药制剂
避免方法:一次少买
中药制剂很多都做成膏、丹、丸、散等中成药,蜂蜜是做这些制剂常用的添加剂。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中药很容易生虫,所以最好一次别买太多。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避免方法:密封保存
有些药物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如儿童类风湿常用的阿司匹林就是一种易吸潮的药。它吸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具有强烈的酸性,对胃的刺激性大大增加,严重的还会导致胃黏膜出血。
SPRING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