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发文:这类药18岁以下禁用!很多人家里都有
孩子感冒咳嗽是常有的事,常用药也是不少家庭里都有的,但有一类日常止咳药却成了“禁药”!
2018年9月6日,国药监局(CFDA)发布了一项重磅消息,将含有可待因的国民止咳药品,正式拉入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的“黑名单”。
可待因?这是啥?我们赶紧来了解一下!
可待因成分,长期滥用可成瘾
可待因你可能没听说过,但“吗啡”(毒品)大家熟悉了吧?可待因和吗啡是“兄弟”,都是从罂粟壳里提取出来的。
可待因又称甲基吗啡,是一种强而迅速的镇咳药。该药物的适应征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
可待因被限制使用主要是因为其成瘾性和严重不良反应。长期滥用这类止咳药品,后果很严重,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不恰当地使用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极度嗜睡、意识混乱、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止咳药片是会明确标注可待因成分,但还有一些标注了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的药品,也含有可待因、吗啡的类似成分,有类似副作用。
含有这类成分的止咳药物品种繁多,成分复杂,以下就是简单的列举,帮助大家辨别:
除了国内的药品,海淘药品也不可掉以轻心。有些妈妈总是觉得国外的药都是好药,所以只要是说有效,立刻就给宝宝买来使用,但实际上下面这两款日本的网红药不仅含有“可待因”,还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这是一种婴幼儿慎用的药物。
除了可待因,这种成分也需警惕
除了含有类似可待因的药品,还有一种成分的止咳药品也要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止2岁以下儿童作为镇咳药物来使用。异丙嗪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2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异丙嗪属于西药成分,但是它却经常被混在中药止咳药物中来使用,最常见的有:
伤风止咳糖浆
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含有这个成分的药物还有很多,不只是止咳药,家长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多留心看看成分表。
咳嗽不是坏事,真的不需要“止咳”
咳嗽和发烧一样,不是病而是症状,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就是说,咳嗽并不是坏事。咳嗽除了可能因为病原体引起,还可能因为正常空气变化的刺激、过敏、哮喘、气管异物等原因引起。
孩子正是通过咳嗽的方式,将气管内的不适物(异物、细菌病毒或痰液)排出体外。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止咳相当于制造“表面的和平”,实际问题却没有解决。
要是孩子咳嗽不严重,家长在家可以这样帮助宝宝缓解:
可以用加湿器调整室内湿度,合适的湿度范围在55%左右。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口服2~5毫升蜂蜜来缓解咳嗽,但不要使用得过于频繁,因为蜂蜜含糖量大,容易抑制食欲。
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多喝一些母乳,通过增加液体摄入稀释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6个月以上人工喂养宝宝,在满足饮奶量同时可以适当喝一些温开水,道理同上。
如果孩子咳嗽时间太久(超过10天),或者咳嗽伴随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喘息、声音嘶哑等症状的时候,需要及时就医。
除此以外的咳嗽,先不要急着止咳,家长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情况,帮助找到原因。
总之,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咳嗽,不要过于焦虑,为了表面的“止咳”效果,用副作用巨大的止咳药,真的没必要。
来源:浙江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