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医改良方——央广网专访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袭燕
为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2018年7月,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人社厅、财政厅、物价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力争2018年底前50%的县市建成机制完善、成效显著县域医共体,到2020年,县域内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医共体。央广网两会特别节目《2019全国两会 我为医改献良方》邀请到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与广大网友交流山东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心得。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图左)接受央广网采访
山东省已实现81县和县级市医共体全覆盖
深化医改的难点和重点在基层,活力之源也在基层。县域医共体建设就是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体制问题的一个重大探索和突破,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力抓手。山东在出台意见以后,各级非常重视,强力推进。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山东时对山东医共体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一年的实施,基本上意见中的重点任务都如期完成,主要的目标也基本实现。2018年,我们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在县域以县医院为龙头推进医共体建设。目前已实现81个县、市全覆盖。
通过医共体建设,山东省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就诊率90%的目标。同时,经过一些积极的探索,山东各地也培育出了一些亮点和特色,如,临沂市费县、滨州无棣县、青岛即墨区、日照岚山区等地建立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运行机制、政府投入、医保配套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呈现“四升四降”良好态势,即个人报销比例、群众满意度、医疗收入和医务性收入占比上升,药品、检查检验、居民次均住院和看病就医费用负担下降,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
县域内医共体建设的“123456”
谈到县域医共体建设,袭燕总结为“123456”体系。
综合监管实现“三个一”
山东省是个医疗卫生大省,医疗机构数量在全国第一,行业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深化医改的五项制度之一。据袭燕主任介绍,这几年山东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强综合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一”。
一是健全一个体系
体系建设是综合监管的坚实基础。我们建立了省、市、县、乡、村“四级五层”的执法体系。在省、市、县、乡四级设立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在村级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属地化、网格化管理,实现了行业监管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体系。
二是建立一套制度
制度建设是综合监管的有力保障。围绕日常监管、规范执法办案,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为加强日常监管,制定了以监督覆盖率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我省的监督覆盖率逐年提升,2018年达到99.6%,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规范执法办案,我们推动各级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建立法制稽查、案卷评查、行刑衔接和首席监督员制度,严把执法办案质量关,去年我省办理的优秀案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建立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把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信息全部上网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力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依法执业的主体责任,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群众满意率有了很大提高。
三是打造一支队伍
队伍建设是综合监管的关键支撑。围绕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队伍,我们有效整合卫生监督和计生执法资源,实现了行业内“一支队伍综合执法”。目前,全省3400多名监督执法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案件查办数量和办案质量均居全国前列。
基层监管成为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首道防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联系和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水平提升方面,袭燕总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政策要向基层倾斜
在制定财政投入、薪酬政策、医保政策、资源配置政策中,要体现以基层为重点,向基层倾。同时,要加大“一类保障、两个允许”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提升基层活力。
二是人才向基层聚集
着重解决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制定更加适合基层需要的人才编制、招聘方式、培养培训、评价激励、使用监管等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
三是资源向基层整合
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政策和机制,将城市医疗机构管理、技术、服务等资源向基层聚集。加大投入,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工程。
四是监管向基层延伸
强化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发挥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员作用,构建打击非法行医的“人防”体系,做到信息沟通及时、处理处罚到位,让基层监管成为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首道防线”。
来源:央广网